絕對華麗搖滾,直擊 V&A 博物館大衛‧鮑伊特展
一別十年,「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David Bowie)在出道 50 年之際送給樂迷們的大禮,就是令人等待許久的最新專輯《The Next Day》,而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也順勢和 Gucci 合作推出年度大展「David Bowie Is」,不僅開了館方為流行音樂人辦回顧展的先例,同時 5 萬張預售門票也被秒殺一空,打破 V&A 歷來售票紀錄。本次特展除展出大衛‧鮑伊讓人津津樂道的火星人 Ziggy 髮型、搖滾閃電妝等宣傳造型裝束外,還有樂器、錄像、歷年專輯等物件,大衛‧鮑伊的粉絲們可以一次回味。
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的服飾館藏及每年兩次的時尚相關大型展覽之精彩,有目共睹。而月前開展的「David Bowie Is」,更令人引頸期盼,不只因為大衛‧鮑伊於今年再次復出,更因館方首次調出大衛‧鮑伊的手稿、影像、服飾等 300 多件精彩收藏,策畫號稱全世界最完整、盛大的大衛‧鮑伊回顧展,並邀請國際時尚精品品牌 Gucci 贊助,展覽開幕晚會眾星雲集,甚至請來女星蒂妲‧史雲遜(Tilda Swinton)致開幕詞,可見館方對這項展覽的重視。
由攝影師約翰‧勞勃‧羅蘭茲(John Robert Rowlands)攝於 1976 年「The Archer Station to Station」巡迴演唱會。
具有中性特質,被認為五官和氣質都與大衛‧鮑伊十分相似的影后蒂妲‧史雲遜不僅於 V&A 大展開幕時現身致詞,更在大衛‧鮑伊新專輯單曲《The Stars》MV中與大衛‧鮑伊飾演一對中年夫婦。
70 年代的美麗青年們
大衛‧鮑伊這位 1970 年代搖滾巨星對音樂的貢獻眾所皆知、無需贅言,但談及他對 1970 年代時尚文化之影響,不得不從戰後英國街頭文化史聊起。兩次世界大戰將過去英國分明的階級制度大洗牌,婦女由家庭走入職場,帶動女性對時尚自主權的覺醒,工人階級踏進廳堂則將知識與革命意識導普及。富裕與嬰兒潮令英國社會迎接新世代和新興思想,年輕一代透過音樂與服裝在同儕間創造共鳴,各式各樣的次文化年輕族群(Subcultural Youth)於戰後的倫敦街頭崛起,從泰迪男孩(Teddy Boy)到摩登族(Mod),從嬉皮(Hippy)到龐克(Punk),這些族群推動許多英國知名樂團歌手的誕生,例如:披頭四、皇后樂團、性手槍,以及本篇文章所談的大衛‧鮑伊,更透過這些音樂人將倫敦街頭時尚發揚光大。
日本設計師山本寬齋(Kansai Yamamoto)為大衛‧鮑伊 1973 年舉辦的「Aladdin Sane」巡迴演唱會所設計的舞台服裝。
展場正中央的照片是 16 歲的大衛‧鮑伊,拍攝於1963 年,當時他剛組了第一個樂團 The Konrads。
若說戰後倫敦街頭次文化在摩登族與嬉皮時期達到高峰,而大衛‧鮑伊與其所代表的華麗搖滾(Glam Rock)呈現的則是另一個新世代的轉變與革命。摩登族文化的誕生來自戰後年輕人經濟自主引起的時尚自主意識,嬉皮文化則是年輕人對世界現況的反動與社會化的抗爭。但經過時間演變與媒體推動,族群內部逐漸出現分歧,以摩登族為例:披頭四瘋迷全球令摩登族的髮型與服裝成為 1960 年代時尚象徵,將摩登族劃分為絕對堅持次文化精神的 Hard Mod,以及純粹追隨潮流的普通摩登族,造成原先不被社會接受的次文化慢慢成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再加上許多次文化族群誕生自社會現況的反動,藉音樂、藝術、服裝等管道傳遞理念,現在卻面臨選擇:究竟該堅持次文化的私密感還是走向主流?如同即將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究竟應該 Staying Young 或 Growing Up?
左圖:大衛‧鮑伊 1972 年單曲〈Starman〉的緊身七彩造型。
右圖:「David Bowie Is」除展出大衛‧鮑伊曾穿過的舞台、宣傳服裝之外,還有樂器、影像、歷年專輯、私人信件、甚至印有大衛‧鮑伊唇印的餐巾紙等 300 多件精彩收藏。
左圖:1977 年大衛‧鮑伊的《Heroes》專輯中〈Blackout〉一曲的歌詞手稿、將寫好的詞句剪碎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字句。
右圖:1976 年大衛·鮑伊擔任科幻電影《墜落地球的火星人》(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主角,此為電影劇照。
孔雀男始祖
因此,大衛‧鮑伊正好出現於這個轉捩點。從泰迪男孩、摩登族、再到嬉皮,這些次文化逐漸打破過去英國對階級與性別的刻板印象,女性已經頂著極短髮、穿上迷你裙、穿梭於街道與酒吧;男性蓄起長髮、套上花俏的西裝與印第安流蘇斗篷,當大衛‧鮑伊以染髮、濃妝、雌雄莫辨的 Ziggy Stardust 一角出現於觀眾眼前時,雖然再次挑戰社會傳統界線,卻已非前無古人的驚世駭俗之舉,但不可否認當他穿著色彩華麗、裝飾誇張的服裝,踩著厚底高跟鞋登台時,為當時觀眾帶來的不小衝擊。
左圖:1997 年亞歷山大‧麥昆為大衛·鮑伊設計的英國國旗大衣。
右圖:《Heroes》專輯封面上的大衛·鮑伊(David Bowie)自畫像
另外,相較於摩登與嬉皮族群,大衛‧鮑伊的音樂與舞台表演呈現的是更具體的獨立世界觀,看大衛‧鮑伊的現場表演如同觀看一場擁有強烈的故事性、卻超現實的迷幻音樂劇,一如大衛‧鮑伊創作歌詞的方式,將寫好的字句剪碎再重新拼裝,利用視覺和聽覺為觀眾架設一個全新的世界,它既不來自現實也不追求革命,完全獨立於另一空間,因此創造大衛‧鮑伊非神即魔的多面印象,這或許是展覽名稱「David Bowie Is」的緣由,更或許是令 70 年代站在 Staying Young 和 Growing Up 十字路口年輕人趨之若鶩的理由,甚至令他成為一個時代美的標準。
1973 年《Aladdin Sane》專輯封面的經典搖滾閃電妝,不斷被後人仿效,2003 年超模凱特‧摩絲(Kate Moss)也曾模仿大衛‧鮑伊,在臉上畫著紅藍閃電的形象登上《Vogue》英國版封面。
由攝影師約翰‧勞勃‧羅蘭茲(John Robert Rowlands)攝於 1976 年「The Archer Station to Station」巡迴演唱會。
具有中性特質,被認為五官和氣質都與大衛‧鮑伊十分相似的影后蒂妲‧史雲遜不僅於 V&A 大展開幕時現身致詞,更在大衛‧鮑伊新專輯單曲《The Stars》MV中與大衛‧鮑伊飾演一對中年夫婦。
70 年代的美麗青年們
大衛‧鮑伊這位 1970 年代搖滾巨星對音樂的貢獻眾所皆知、無需贅言,但談及他對 1970 年代時尚文化之影響,不得不從戰後英國街頭文化史聊起。兩次世界大戰將過去英國分明的階級制度大洗牌,婦女由家庭走入職場,帶動女性對時尚自主權的覺醒,工人階級踏進廳堂則將知識與革命意識導普及。富裕與嬰兒潮令英國社會迎接新世代和新興思想,年輕一代透過音樂與服裝在同儕間創造共鳴,各式各樣的次文化年輕族群(Subcultural Youth)於戰後的倫敦街頭崛起,從泰迪男孩(Teddy Boy)到摩登族(Mod),從嬉皮(Hippy)到龐克(Punk),這些族群推動許多英國知名樂團歌手的誕生,例如:披頭四、皇后樂團、性手槍,以及本篇文章所談的大衛‧鮑伊,更透過這些音樂人將倫敦街頭時尚發揚光大。
日本設計師山本寬齋(Kansai Yamamoto)為大衛‧鮑伊 1973 年舉辦的「Aladdin Sane」巡迴演唱會所設計的舞台服裝。
展場正中央的照片是 16 歲的大衛‧鮑伊,拍攝於1963 年,當時他剛組了第一個樂團 The Konrads。
若說戰後倫敦街頭次文化在摩登族與嬉皮時期達到高峰,而大衛‧鮑伊與其所代表的華麗搖滾(Glam Rock)呈現的則是另一個新世代的轉變與革命。摩登族文化的誕生來自戰後年輕人經濟自主引起的時尚自主意識,嬉皮文化則是年輕人對世界現況的反動與社會化的抗爭。但經過時間演變與媒體推動,族群內部逐漸出現分歧,以摩登族為例:披頭四瘋迷全球令摩登族的髮型與服裝成為 1960 年代時尚象徵,將摩登族劃分為絕對堅持次文化精神的 Hard Mod,以及純粹追隨潮流的普通摩登族,造成原先不被社會接受的次文化慢慢成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再加上許多次文化族群誕生自社會現況的反動,藉音樂、藝術、服裝等管道傳遞理念,現在卻面臨選擇:究竟該堅持次文化的私密感還是走向主流?如同即將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究竟應該 Staying Young 或 Growing Up?
左圖:大衛‧鮑伊 1972 年單曲〈Starman〉的緊身七彩造型。
右圖:「David Bowie Is」除展出大衛‧鮑伊曾穿過的舞台、宣傳服裝之外,還有樂器、影像、歷年專輯、私人信件、甚至印有大衛‧鮑伊唇印的餐巾紙等 300 多件精彩收藏。
左圖:1977 年大衛‧鮑伊的《Heroes》專輯中〈Blackout〉一曲的歌詞手稿、將寫好的詞句剪碎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字句。
右圖:1976 年大衛·鮑伊擔任科幻電影《墜落地球的火星人》(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主角,此為電影劇照。
孔雀男始祖
因此,大衛‧鮑伊正好出現於這個轉捩點。從泰迪男孩、摩登族、再到嬉皮,這些次文化逐漸打破過去英國對階級與性別的刻板印象,女性已經頂著極短髮、穿上迷你裙、穿梭於街道與酒吧;男性蓄起長髮、套上花俏的西裝與印第安流蘇斗篷,當大衛‧鮑伊以染髮、濃妝、雌雄莫辨的 Ziggy Stardust 一角出現於觀眾眼前時,雖然再次挑戰社會傳統界線,卻已非前無古人的驚世駭俗之舉,但不可否認當他穿著色彩華麗、裝飾誇張的服裝,踩著厚底高跟鞋登台時,為當時觀眾帶來的不小衝擊。
左圖:1997 年亞歷山大‧麥昆為大衛·鮑伊設計的英國國旗大衣。
右圖:《Heroes》專輯封面上的大衛·鮑伊(David Bowie)自畫像
另外,相較於摩登與嬉皮族群,大衛‧鮑伊的音樂與舞台表演呈現的是更具體的獨立世界觀,看大衛‧鮑伊的現場表演如同觀看一場擁有強烈的故事性、卻超現實的迷幻音樂劇,一如大衛‧鮑伊創作歌詞的方式,將寫好的字句剪碎再重新拼裝,利用視覺和聽覺為觀眾架設一個全新的世界,它既不來自現實也不追求革命,完全獨立於另一空間,因此創造大衛‧鮑伊非神即魔的多面印象,這或許是展覽名稱「David Bowie Is」的緣由,更或許是令 70 年代站在 Staying Young 和 Growing Up 十字路口年輕人趨之若鶩的理由,甚至令他成為一個時代美的標準。
1973 年《Aladdin Sane》專輯封面的經典搖滾閃電妝,不斷被後人仿效,2003 年超模凱特‧摩絲(Kate Moss)也曾模仿大衛‧鮑伊,在臉上畫著紅藍閃電的形象登上《Vogue》英國版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