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椅精選】十年磨一劍,紐約 MoMA 博物館橫跨一世紀的 10 張必看經典椅
看過 V&A 博物館的 10 張珍藏椅發覺還不夠過癮?那麼,現在就請準備好你的腳步,跟著 MOT/TIMES 一同跳入時光隧道,朝聖美國紐約、這座有如現代藝術資料庫的 MoMA 博物館,看看這些橫跨將近一世紀的 10 張珍藏設計椅,到底為何能稱作「經典」而歷久不衰?讀者們不妨也來數數自己認識哪幾張經典作品吧!
1929 年開幕、遠近馳名的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以下簡稱 MoMA),絕對是設計迷走訪紐約,除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外不可錯過的觀光「聖地」!當然,若細細品嘗本篇後就會知道,這一點也不誇張。
身為美國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MoMA 館內珍藏來自世界各地 19 世紀以來的當代經典作品,特別是走在 20 世紀工業設計與建築蓬勃發展的過程中,那一件件過目難忘的經典設計椅。每件盡納 MoMA 口袋名單裡的經典椅,其擁有的意義,便是代表著素材、技術、甚至是罕見工藝手法上的創新與突破。
所謂「十年磨一劍」,走過 80 多個年頭的 MoMA,在它不計其數的豐富收藏中,我們也特選出分別代表不同年代、與時俱進的經典設計椅,讀者們不妨來跟著走入時光隧道,看看你認識以下哪幾張經典之作吧!
1. 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Chair》,1929 年
包浩斯代表之一的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1929 年在巴塞隆納世博會中負責設計德國館,另特為西班牙國王與王后打造的《Barcelona Chair》,承繼他擅長的懸臂式設計,以不鏽鋼打造出優美的弧形交叉椅腳,座墊內則採泡沫橡膠搭配皮革包覆,就連椅背帶也一律使用皮革,使其坐來非常柔軟舒適。設計好看、坐來實在,無怪乎被譽為 20 世紀最經典的設計椅之一了。(Photo Credits:Knoll)
同場加映:Marcel Breuer ──《Wassily Chair》,1925 年
同樣出自包浩斯的另一位建築大師 Marcel Breuer,從自行車上的骨架而延伸出鋼管彎曲塑型技術,並以在包浩斯就學時的授課導師 Wassily Kandinsky 作為椅子名稱。《Wassily Chair》也是當時鋼管家具的先驅,直至今日,即使椅面由帆布走向皮革,仍為現代設計椅中的經典之最。(Photo Credits:MoMA、Knoll)
2. Alvar Aalto ──《Paimio chair》,1932 年
20 世紀北歐現代主義最有影響力的芬蘭建築師 Alvar Aalto,30 年代初期為「Paimio」療養院設計建築時的作品《Paimio chair》,起初以 Marcel Breuer 的《Wassily Chair》鋼管塑型為靈感,然考量到病人身心需要的陽光與溫暖,故使用比一般木材更具耐用的膠合板(Plywood)來打造。Aalto 的《Paimio chair》也讓當時膠合板彎曲技術有了一大突破。(Photo Credits:Artek)
3. Charles & Ray Eames ──《Child's Chair》,1945 年
MoMA 珍藏椅中最受青睞的記錄保持者── Eames 夫婦,在 1945 年兒童椅設計上,除了發表可愛的《Eames Elephant》,《Child's Chair》椅身與椅背的彎曲塑型,也是 Eames 將模壓膠合板(Molded Plywood)技術發揮到更臻精細的代表之一,亦象徵著有效量產的成熟。可彩繪的外型及椅背上的鏤空心形標記,更賦予這張椅子散發出純真而有趣的況味。(Photo Credits:EamesDesigns)
4. Verner Panton ──《Panton Chair》,1959 年
被譽為丹麥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Verner Panton 的設計生涯中不斷地追求材質與技術的研發創新,代表作《Panton Chair》就是世界上第一張一體成型的塑料椅。在此之後,《Panton Chair》經歷了幾次塑料材質上的變化,直到 1999 年,Vitra 開發使用聚丙烯素材,將《Panton Chair》整體塑造得更具耐用防刮,足見 Panton 驚人的影響力。(Photo Credits:Vitra)
同場加映:Arne Jacobsen ──《SERIES 7》,1955 年
代號「3107」的《SERIES 7》,是由丹麥四大巨匠之一的 Arne Jacobsen,參考 Eames 夫婦研發的模壓膠合板技術並加以改良後所完成的作品。充滿柔美的線條、簡約的外型設計、以及椅面下的可疊放安心設計,都讓這張 7 號椅將屆 60 年仍歷久不衰,更別說它賣出的數量,已等同全丹麥人口一人一張了!不過有趣的是,它也是市面上被仿冒最多的經典椅之一呢。(Photo Credits:Xenophon、Casa Factory)
5. 田邊麗子(Reiko Tanabe) ──《Murai Stool》,1961 年
日本女設計師田邊麗子的《Murai Stool》(Murai 為麗子原姓),將柚木以模壓膠合板技術,不費釘子而採嵌入方式組裝,其三塊夾板的紋路連接更幾近工整,使用上還能當做底櫃收納,完全展現日本工藝中的職人級水準。(Photo Credits:天童木工)
同場加映:Pierre Paulin ──《Ribbon Chair》,1966 年
以大膽色彩與雕塑線條著稱的法國設計大師 Pierre Paulin,從一張《Ribbon Chair》就可徹底解讀他那前衛又不羈的設計風格。如同緞帶般優美的鋼管結構,覆蓋上柔軟的發泡乳膠和彈力面料,提供人體最好的支撐與包覆性,而用料設計上的突破,也讓《Ribbon Chair》這張美感與舒適兼具的設計椅,躋身「20 世紀最舒服的椅子」行列。(Photo Credits:Artifort)
6. 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Wiggle Side Chair》,1972 年
《Wiggle Side Chair》的誕生,彷彿是解構主義大師法蘭克‧蓋瑞昭告天下:除了建築,在家具界同樣能闖出一番名號!這張《Wiggle Side Chair》,蓋瑞單單採用瓦楞紙板、纖維板這類看似軟性的素材,透過爐火純青的力學衡量結構,創造出劃時代的座椅型態。別稱「Easy Edges」的紙板設計椅系列,1986 年也經由 Vitra 重現它 4 款不同的造型。(Photo Credits:1stdibs)
7. 馬克‧紐森(Marc Newson)──《Wooden Chair》,1988 年
「為世界製造曲線」這對鬼才馬克‧紐森來說可謂當之無愧!尤以《Wooden Chair》而言,這看似脆弱的木網結構,其實蘊含馬克‧紐森細膩的弧線平衡設計,且任何角度都能呈現不一樣的曲線美,更別說在工業設計發展上又是一項大膽的革新之作。(Photo Credits:Marc Newson、Cappellini)
同場加映:倉俣史朗(Shiro Kuramata)──《Miss Blanche Chair》,1988 年
影響日本當代工業設計甚深的倉俣史朗,雖然作品大多近乎超現實主義走向,但不落入歐美設計窠臼的思維,並擅長開發如塑料、玻璃、鋼絲等創新的素材來融入設計,此舉也奠定了往後工業設計發達時的基礎。而這張名稱取材自電影《慾望號街車》中女主角名的經典壓克力椅,正是呼應了倉俣史朗心中華麗與抽象的表徵,而它也曾締造佳士得拍賣上罕見的天文拍賣數字。(Photo Credits:Vitra Design Museum)
8. Werner Aisslinger ──《Juli Chair》,1996 年
來自德國的設計師 Werner Aisslinger,有著對材料與技術上的實驗精神,從他富有簡潔線條的設計作品中細看,其實充滿著高實用性的展現。《Juli Chair》便是開先河將發泡聚氨酯(Polyurethane Foam)素材運用至家具上的設計椅,也是自 1964 年以來,第一個被納入 MoMA 永久館藏的德國設計椅。(Photo Credits:Studio Aisslinger、Cappellini)
21 世紀開始,家具上已從原本的素材大躍進,提昇至技術、手法上的創新與改良。由此也可看出 MoMA 走在「時代尖端」的收藏歷程。
9. Konstantin Grcic ──《MYTO Chair》,2007 年
除了蔚為經典的《Chair One》,Konstantin Grcic 的《MYTO Chair》也是本世紀設計椅上的一大革新巨作。《MYTO Chair》採全球最大化工公司 BASF 一種新研發的可回收塑料,在設計上則大膽以懸臂式讓塑料椅保持重力平衡,加上椅面穿孔技術,使得這張椅子質輕又具流線感,而模組化開發也為量產帶來實際效益。(Photo Credits:Konstantin Grcic)
10. Dirk Vander Kooij ──《Flow Rocking Chair》,2011 年
荷蘭新生代設計師 Dirk Vander Kooij,以自身研發的「Endless Process」3D 列印技術,將再生塑料以「擠牙膏」般的塑型方式使機器自動操作,完成這張線條整齊規律、且過程不多餘浪費材料的《Flow Rocking Chair》,此種方法不但大幅縮短製造時間,也正式開啟家具在 3D 列印時代的進化里程碑。(Photo Credits:Dirk Vander Kooij)
除了 3 樓以建築、設計為主之常態展,MoMA 也有不定時針對設計椅等家具策劃特別的展覽。例如 2011 ~ 13 年間的「Plywood: Material, Process, Form」主題展,便是展示膠合板設計家具的概念特展。所以無論你是不是瘋狂設計迷,「MoMA 之旅」絕對是拜訪紐約時不可放過的行程呢!
MoMA 各點設計商店也是值得一探的好地方,裡頭能見到多張經典設計椅點綴其中。下圖為位在蘇荷(Soho)區的 MoMA 設計品商店。
身為美國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MoMA 館內珍藏來自世界各地 19 世紀以來的當代經典作品,特別是走在 20 世紀工業設計與建築蓬勃發展的過程中,那一件件過目難忘的經典設計椅。每件盡納 MoMA 口袋名單裡的經典椅,其擁有的意義,便是代表著素材、技術、甚至是罕見工藝手法上的創新與突破。
所謂「十年磨一劍」,走過 80 多個年頭的 MoMA,在它不計其數的豐富收藏中,我們也特選出分別代表不同年代、與時俱進的經典設計椅,讀者們不妨來跟著走入時光隧道,看看你認識以下哪幾張經典之作吧!
1. 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Barcelona Chair》,1929 年
包浩斯代表之一的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1929 年在巴塞隆納世博會中負責設計德國館,另特為西班牙國王與王后打造的《Barcelona Chair》,承繼他擅長的懸臂式設計,以不鏽鋼打造出優美的弧形交叉椅腳,座墊內則採泡沫橡膠搭配皮革包覆,就連椅背帶也一律使用皮革,使其坐來非常柔軟舒適。設計好看、坐來實在,無怪乎被譽為 20 世紀最經典的設計椅之一了。(Photo Credits:Knoll)
同場加映:Marcel Breuer ──《Wassily Chair》,1925 年
同樣出自包浩斯的另一位建築大師 Marcel Breuer,從自行車上的骨架而延伸出鋼管彎曲塑型技術,並以在包浩斯就學時的授課導師 Wassily Kandinsky 作為椅子名稱。《Wassily Chair》也是當時鋼管家具的先驅,直至今日,即使椅面由帆布走向皮革,仍為現代設計椅中的經典之最。(Photo Credits:MoMA、Knoll)
2. Alvar Aalto ──《Paimio chair》,1932 年
20 世紀北歐現代主義最有影響力的芬蘭建築師 Alvar Aalto,30 年代初期為「Paimio」療養院設計建築時的作品《Paimio chair》,起初以 Marcel Breuer 的《Wassily Chair》鋼管塑型為靈感,然考量到病人身心需要的陽光與溫暖,故使用比一般木材更具耐用的膠合板(Plywood)來打造。Aalto 的《Paimio chair》也讓當時膠合板彎曲技術有了一大突破。(Photo Credits:Artek)
3. Charles & Ray Eames ──《Child's Chair》,1945 年
MoMA 珍藏椅中最受青睞的記錄保持者── Eames 夫婦,在 1945 年兒童椅設計上,除了發表可愛的《Eames Elephant》,《Child's Chair》椅身與椅背的彎曲塑型,也是 Eames 將模壓膠合板(Molded Plywood)技術發揮到更臻精細的代表之一,亦象徵著有效量產的成熟。可彩繪的外型及椅背上的鏤空心形標記,更賦予這張椅子散發出純真而有趣的況味。(Photo Credits:EamesDesigns)
4. Verner Panton ──《Panton Chair》,1959 年
被譽為丹麥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Verner Panton 的設計生涯中不斷地追求材質與技術的研發創新,代表作《Panton Chair》就是世界上第一張一體成型的塑料椅。在此之後,《Panton Chair》經歷了幾次塑料材質上的變化,直到 1999 年,Vitra 開發使用聚丙烯素材,將《Panton Chair》整體塑造得更具耐用防刮,足見 Panton 驚人的影響力。(Photo Credits:Vitra)
同場加映:Arne Jacobsen ──《SERIES 7》,1955 年
代號「3107」的《SERIES 7》,是由丹麥四大巨匠之一的 Arne Jacobsen,參考 Eames 夫婦研發的模壓膠合板技術並加以改良後所完成的作品。充滿柔美的線條、簡約的外型設計、以及椅面下的可疊放安心設計,都讓這張 7 號椅將屆 60 年仍歷久不衰,更別說它賣出的數量,已等同全丹麥人口一人一張了!不過有趣的是,它也是市面上被仿冒最多的經典椅之一呢。(Photo Credits:Xenophon、Casa Factory)
5. 田邊麗子(Reiko Tanabe) ──《Murai Stool》,1961 年
日本女設計師田邊麗子的《Murai Stool》(Murai 為麗子原姓),將柚木以模壓膠合板技術,不費釘子而採嵌入方式組裝,其三塊夾板的紋路連接更幾近工整,使用上還能當做底櫃收納,完全展現日本工藝中的職人級水準。(Photo Credits:天童木工)
同場加映:Pierre Paulin ──《Ribbon Chair》,1966 年
以大膽色彩與雕塑線條著稱的法國設計大師 Pierre Paulin,從一張《Ribbon Chair》就可徹底解讀他那前衛又不羈的設計風格。如同緞帶般優美的鋼管結構,覆蓋上柔軟的發泡乳膠和彈力面料,提供人體最好的支撐與包覆性,而用料設計上的突破,也讓《Ribbon Chair》這張美感與舒適兼具的設計椅,躋身「20 世紀最舒服的椅子」行列。(Photo Credits:Artifort)
6. 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Wiggle Side Chair》,1972 年
《Wiggle Side Chair》的誕生,彷彿是解構主義大師法蘭克‧蓋瑞昭告天下:除了建築,在家具界同樣能闖出一番名號!這張《Wiggle Side Chair》,蓋瑞單單採用瓦楞紙板、纖維板這類看似軟性的素材,透過爐火純青的力學衡量結構,創造出劃時代的座椅型態。別稱「Easy Edges」的紙板設計椅系列,1986 年也經由 Vitra 重現它 4 款不同的造型。(Photo Credits:1stdibs)
7. 馬克‧紐森(Marc Newson)──《Wooden Chair》,1988 年
「為世界製造曲線」這對鬼才馬克‧紐森來說可謂當之無愧!尤以《Wooden Chair》而言,這看似脆弱的木網結構,其實蘊含馬克‧紐森細膩的弧線平衡設計,且任何角度都能呈現不一樣的曲線美,更別說在工業設計發展上又是一項大膽的革新之作。(Photo Credits:Marc Newson、Cappellini)
同場加映:倉俣史朗(Shiro Kuramata)──《Miss Blanche Chair》,1988 年
影響日本當代工業設計甚深的倉俣史朗,雖然作品大多近乎超現實主義走向,但不落入歐美設計窠臼的思維,並擅長開發如塑料、玻璃、鋼絲等創新的素材來融入設計,此舉也奠定了往後工業設計發達時的基礎。而這張名稱取材自電影《慾望號街車》中女主角名的經典壓克力椅,正是呼應了倉俣史朗心中華麗與抽象的表徵,而它也曾締造佳士得拍賣上罕見的天文拍賣數字。(Photo Credits:Vitra Design Museum)
8. Werner Aisslinger ──《Juli Chair》,1996 年
來自德國的設計師 Werner Aisslinger,有著對材料與技術上的實驗精神,從他富有簡潔線條的設計作品中細看,其實充滿著高實用性的展現。《Juli Chair》便是開先河將發泡聚氨酯(Polyurethane Foam)素材運用至家具上的設計椅,也是自 1964 年以來,第一個被納入 MoMA 永久館藏的德國設計椅。(Photo Credits:Studio Aisslinger、Cappellini)
21 世紀開始,家具上已從原本的素材大躍進,提昇至技術、手法上的創新與改良。由此也可看出 MoMA 走在「時代尖端」的收藏歷程。
9. Konstantin Grcic ──《MYTO Chair》,2007 年
除了蔚為經典的《Chair One》,Konstantin Grcic 的《MYTO Chair》也是本世紀設計椅上的一大革新巨作。《MYTO Chair》採全球最大化工公司 BASF 一種新研發的可回收塑料,在設計上則大膽以懸臂式讓塑料椅保持重力平衡,加上椅面穿孔技術,使得這張椅子質輕又具流線感,而模組化開發也為量產帶來實際效益。(Photo Credits:Konstantin Grcic)
10. Dirk Vander Kooij ──《Flow Rocking Chair》,2011 年
荷蘭新生代設計師 Dirk Vander Kooij,以自身研發的「Endless Process」3D 列印技術,將再生塑料以「擠牙膏」般的塑型方式使機器自動操作,完成這張線條整齊規律、且過程不多餘浪費材料的《Flow Rocking Chair》,此種方法不但大幅縮短製造時間,也正式開啟家具在 3D 列印時代的進化里程碑。(Photo Credits:Dirk Vander Kooij)
除了 3 樓以建築、設計為主之常態展,MoMA 也有不定時針對設計椅等家具策劃特別的展覽。例如 2011 ~ 13 年間的「Plywood: Material, Process, Form」主題展,便是展示膠合板設計家具的概念特展。所以無論你是不是瘋狂設計迷,「MoMA 之旅」絕對是拜訪紐約時不可放過的行程呢!
MoMA 各點設計商店也是值得一探的好地方,裡頭能見到多張經典設計椅點綴其中。下圖為位在蘇荷(Soho)區的 MoMA 設計品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