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夢幻數位藝術團隊 teamLab 如何打造一年吸引230萬人的動人大展?核心成員工藤岳解密分享!
還記得2017年在台北華山展出、吸引超多人朝聖的展覽「舞動!藝術展& 學習!未來の遊園地」嗎?這檔展覽來自日本知名的藝術團隊 teamLab,他們與森集團合作打造的美術館「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teamLab Borderless」在 2018 年夏天開幕,迅速成為東京的人氣景點,在一年內就吸引了230萬人次造訪!
在數位藝術基金會和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合作之下,邀請到 teamLab 成員之一的工藤岳,來台北演講分享 teamLab 的創作。目前工藤岳手上正在進行的案子,就有十五件左右,可說是 teamLab 裡的重要角色。他在演講中分享了什麼秘密呢?就讓 MOT TIMES 為大家做重點整理!我們也在演講後抓緊時間訪談工藤岳,了解 teamLab 如何打造一場又一場動人且成功的展覽!
teamLab 成員工藤岳在台北演講現場(Photo Credit:C-LAB)
打破邊界的藝術
工藤岳首先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位於東京台場的「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teamLab Borderless」,以「Borderless」(無邊界)為名,傳達了 teamLab 的重要理念:「突破邊界」。從展覽本身來看,這間數位藝術館裡的整個空間就像一件藝術品,裡面的60件作品彼此之間沒有邊界、建構出一個完整的世界;此外,參觀展覽的人的存在與移動會為畫面帶來變化,進去其中就像是成為了作品的一部分,打破了人和藝術作品之間的邊界。
在 teamLab 的作品中,畫面中的水流會因為人的加入而改變流向,觀眾因此成為作品的一部分。(Photo Credit:teamLab)
工藤岳以自己去羅浮宮看「蒙娜麗莎」的經驗為例,在現場的人山人海中,他「好希望可以一個人欣賞這幅畫」;但在 teamLab 的作品中,作品反而是因為有了其他觀眾而變得更為豐富有趣。
teamLab 所感興趣的,是人與人之間、還有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而人的感官就是形成這些關係的重要媒介,這也是 teamLab 專注創造「全身沉浸式」(body-immersive)作品的原因。說起「沉浸式」的藝術,很多人期待 VR (虛擬實境)技術會帶來什麼發展,但工藤岳認為,teamLab 關注的是人的感官和真實世界,和 VR 技術的方向有所不同。
藝術是因應時代而提問
工藤岳認為,相對於「設計」是要解決問題,藝術的責任是「提出問題」,但問題不會是永遠一樣的,而會隨著時代改變。例如 1960 年代時,Andy Warhol 發表了 32 個康寶罐頭的創作,他的問題就是:「這也是藝術嗎?」,但在今天的社會,這已經不再是個問題了。
teamLab 作為一個藝術團體,內部的分工概念也很類似,藝術部門提出的問題為作品的概念,然後由設計部門來實現,邀請觀眾一起來思考問題。
teamLab 現在正在九州武雄展出的「神所居住的森林」(A Forest Where Gods Live)(Photo Credit:teamLab)
teamLab 以數位科技的力量擴展了藝術與人的感官經驗,近期在九州武雄的「神所居住的森林」(A Forest Where Gods Live)更展現了他們打造「數位自然」(digitized nature)的能力,讓數位藝術與自然完美融合。
而 2016 年在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ArtScience Museum)的「What a Loving, and Beautiful World」,透過手機裝置讓城市裡的人輕鬆與博物館建築建立連結,只要人在博物館附近,在手機裡選擇文字後、手指滑向博物館方向(可參考影片示範),就可以看到 teamLab 為這個文字所創造的世界展現在博物館的外牆上,同時改變了城市的樣貌,是 teamLab 未來想打造的「數位城市」(digitized city)。
「What a Loving, and Beautiful World」(Credit:teamLab)
未來的 teamLab,在自然與城市中會帶來什麼改變?不禁令人更加期待了!以下是 MOT TIMES 與工藤岳的訪談整理:
Q:每件案子的概念是怎麼成形的?
teamLab 作品的概念主要來自我們的社長豬子壽之,他會有一個模糊的想法,我們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他充滿精力和熱情,推動整個 teamLab。他出身於德島縣、位於瀨戶內海的一個小島,有一次他就以當地的阿波舞蹈節為靈感,希望我們做出有那種感覺的作品。
Q:以 teamLab 現在大約600位員工的公司規模,組織如何運作?每個案子如何分工?
我們一年有上百個案子,每個案子會有一個主要的負責人,我們稱為「Catalyst」,他的角色不只是介於團隊和外部合作單位之間的「專案經理」而已,他要負責整個專案和時程,他也是工程師、要負責硬體。總之,「Catalyst」做的事情非常複雜,是個很特別的工作。
每一個案子都是由成員自己來找團隊夥伴,可以自由選擇想要參與哪個案子。我們盡量讓公司的營運狀況公開,大家都可以看到我們每個月賺了多少錢、虧損多少,虧損太多的時候就一起思考問題在哪、要怎麼解決,我們每個案子都這麼做。
「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teamLab Borderless」展場(Photo Credit:teamLab)
為了打造「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teamLab Borderless」絢麗的世界,有超過 500 台電腦與 400 多台投影機在運行。(Photo Credit:teamLab)
Q:剛才提到,藝術所提出的問題會隨時代改變,那 teamLab 針對現在這個時代或是未來世界,想提出的是什麼問題?
一般來說大家是從二維的平面開始創作,例如像廣告就是先有了草圖、才有後面的看板或是活動,但 teamLab 不是這樣。我們是先有決定三度空間的呈現,然後才去想如何用二維的影片或是文字等來讓人了解作品的概念。
我們透過作品試著問問題,但我們不知道這些是不是「對的問題」,歷史才會決定這些是不是「對的問題」。不久後,我們在上海的「Borderless」美術館即將開幕,這是我們近期的挑戰。
對我個人而言,因為我的兒子不久後就是要上學的年紀,所以我現在特別關心教育方面的議題,也有一些相關的案子正在進行,未來請大家持續關注。
teamLab 在上海的「Borderless」美術館不久後就要開幕,除了在東京台場的「Borderless」展出的作品之外,更將有新作「Light Community」(如圖)。(Photo Credit:teamLab)
▌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teamLab Borderless
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 至 19:00,週六日及節日 10:00 至 21:00;休館日詳見官網
購票:https://ticket.teamlab.art/#/order
▌A Forest Where Gods Live
展期:2019/7/12 至 11/4
地點:日本武雄市 御船山楽園(佐賀県武雄市武雄町大字武雄4100)
網址:https://www.teamlab.art/tw/e/mifuneyamarakuen/
在數位藝術基金會和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合作之下,邀請到 teamLab 成員之一的工藤岳,來台北演講分享 teamLab 的創作。目前工藤岳手上正在進行的案子,就有十五件左右,可說是 teamLab 裡的重要角色。他在演講中分享了什麼秘密呢?就讓 MOT TIMES 為大家做重點整理!我們也在演講後抓緊時間訪談工藤岳,了解 teamLab 如何打造一場又一場動人且成功的展覽!
teamLab 成員工藤岳在台北演講現場(Photo Credit:C-LAB)
打破邊界的藝術
工藤岳首先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位於東京台場的「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teamLab Borderless」,以「Borderless」(無邊界)為名,傳達了 teamLab 的重要理念:「突破邊界」。從展覽本身來看,這間數位藝術館裡的整個空間就像一件藝術品,裡面的60件作品彼此之間沒有邊界、建構出一個完整的世界;此外,參觀展覽的人的存在與移動會為畫面帶來變化,進去其中就像是成為了作品的一部分,打破了人和藝術作品之間的邊界。
在 teamLab 的作品中,畫面中的水流會因為人的加入而改變流向,觀眾因此成為作品的一部分。(Photo Credit:teamLab)
工藤岳以自己去羅浮宮看「蒙娜麗莎」的經驗為例,在現場的人山人海中,他「好希望可以一個人欣賞這幅畫」;但在 teamLab 的作品中,作品反而是因為有了其他觀眾而變得更為豐富有趣。
teamLab 所感興趣的,是人與人之間、還有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而人的感官就是形成這些關係的重要媒介,這也是 teamLab 專注創造「全身沉浸式」(body-immersive)作品的原因。說起「沉浸式」的藝術,很多人期待 VR (虛擬實境)技術會帶來什麼發展,但工藤岳認為,teamLab 關注的是人的感官和真實世界,和 VR 技術的方向有所不同。
藝術是因應時代而提問
工藤岳認為,相對於「設計」是要解決問題,藝術的責任是「提出問題」,但問題不會是永遠一樣的,而會隨著時代改變。例如 1960 年代時,Andy Warhol 發表了 32 個康寶罐頭的創作,他的問題就是:「這也是藝術嗎?」,但在今天的社會,這已經不再是個問題了。
teamLab 作為一個藝術團體,內部的分工概念也很類似,藝術部門提出的問題為作品的概念,然後由設計部門來實現,邀請觀眾一起來思考問題。
teamLab 現在正在九州武雄展出的「神所居住的森林」(A Forest Where Gods Live)(Photo Credit:teamLab)
teamLab 以數位科技的力量擴展了藝術與人的感官經驗,近期在九州武雄的「神所居住的森林」(A Forest Where Gods Live)更展現了他們打造「數位自然」(digitized nature)的能力,讓數位藝術與自然完美融合。
而 2016 年在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ArtScience Museum)的「What a Loving, and Beautiful World」,透過手機裝置讓城市裡的人輕鬆與博物館建築建立連結,只要人在博物館附近,在手機裡選擇文字後、手指滑向博物館方向(可參考影片示範),就可以看到 teamLab 為這個文字所創造的世界展現在博物館的外牆上,同時改變了城市的樣貌,是 teamLab 未來想打造的「數位城市」(digitized city)。
「What a Loving, and Beautiful World」(Credit:teamLab)
未來的 teamLab,在自然與城市中會帶來什麼改變?不禁令人更加期待了!以下是 MOT TIMES 與工藤岳的訪談整理:
Q:每件案子的概念是怎麼成形的?
teamLab 作品的概念主要來自我們的社長豬子壽之,他會有一個模糊的想法,我們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他充滿精力和熱情,推動整個 teamLab。他出身於德島縣、位於瀨戶內海的一個小島,有一次他就以當地的阿波舞蹈節為靈感,希望我們做出有那種感覺的作品。
Q:以 teamLab 現在大約600位員工的公司規模,組織如何運作?每個案子如何分工?
我們一年有上百個案子,每個案子會有一個主要的負責人,我們稱為「Catalyst」,他的角色不只是介於團隊和外部合作單位之間的「專案經理」而已,他要負責整個專案和時程,他也是工程師、要負責硬體。總之,「Catalyst」做的事情非常複雜,是個很特別的工作。
每一個案子都是由成員自己來找團隊夥伴,可以自由選擇想要參與哪個案子。我們盡量讓公司的營運狀況公開,大家都可以看到我們每個月賺了多少錢、虧損多少,虧損太多的時候就一起思考問題在哪、要怎麼解決,我們每個案子都這麼做。
「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teamLab Borderless」展場(Photo Credit:teamLab)
為了打造「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teamLab Borderless」絢麗的世界,有超過 500 台電腦與 400 多台投影機在運行。(Photo Credit:teamLab)
Q:剛才提到,藝術所提出的問題會隨時代改變,那 teamLab 針對現在這個時代或是未來世界,想提出的是什麼問題?
一般來說大家是從二維的平面開始創作,例如像廣告就是先有了草圖、才有後面的看板或是活動,但 teamLab 不是這樣。我們是先有決定三度空間的呈現,然後才去想如何用二維的影片或是文字等來讓人了解作品的概念。
我們透過作品試著問問題,但我們不知道這些是不是「對的問題」,歷史才會決定這些是不是「對的問題」。不久後,我們在上海的「Borderless」美術館即將開幕,這是我們近期的挑戰。
對我個人而言,因為我的兒子不久後就是要上學的年紀,所以我現在特別關心教育方面的議題,也有一些相關的案子正在進行,未來請大家持續關注。
teamLab 在上海的「Borderless」美術館不久後就要開幕,除了在東京台場的「Borderless」展出的作品之外,更將有新作「Light Community」(如圖)。(Photo Credit:teamLab)
▌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teamLab Borderless
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 至 19:00,週六日及節日 10:00 至 21:00;休館日詳見官網
地點:東京都江東區青海1-3-8 台場 palette town 2F
網址:https://borderless.teamlab.art/tw/購票:https://ticket.teamlab.art/#/order
▌A Forest Where Gods Live
展期:2019/7/12 至 11/4
地點:日本武雄市 御船山楽園(佐賀県武雄市武雄町大字武雄4100)
網址:https://www.teamlab.art/tw/e/mifuneyamaraku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