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青山王暗訪日巡!在煙硝瀰漫下,看見你不曾深刻了解過的百年艋舺文化
這是青山宮靈安尊王的生日趴,也是艋舺人的年度盛事。
簇擁而上的人潮裡盡是信眾虔誠的眼波,
煙硝瀰漫的大街小巷,或迎來雙手合十的呢喃,也有直接雙膝下跪的膜拜;
伴隨香擔燃起的佛手柑薰香與漫天飛舞的彩紙,這場「萬華大拜拜」的慶典正式揭開了序幕。
無論你信奉什麼宗教,都無法漠視這場來自在地的信仰盛宴。
它既是歷史一路走來的足跡,也是文化傳承下的脈絡,同時亦描繪了常民生活的樣態與企盼。
簇擁而上的人潮裡盡是信眾虔誠的眼波,
煙硝瀰漫的大街小巷,或迎來雙手合十的呢喃,也有直接雙膝下跪的膜拜;
伴隨香擔燃起的佛手柑薰香與漫天飛舞的彩紙,這場「萬華大拜拜」的慶典正式揭開了序幕。
無論你信奉什麼宗教,都無法漠視這場來自在地的信仰盛宴。
它既是歷史一路走來的足跡,也是文化傳承下的脈絡,同時亦描繪了常民生活的樣態與企盼。
2020年12月4日下午4點,暗訪的第一天,青山宮八將團在天井下喊完班恭請王爺升堂後,青山王神轎便旋即踏出廟門,依路線朝各個紅壇方向前進。這是被譽為北部三大祭典之一的「萬華大拜拜」,也是台北三大暗訪活動之一,洶擁人潮擠滿了台北貴陽街,火熱程度像是要把2020一整年的衰敗一次炸光。
適逢今年青山宮創立165年,場面格外浩大,紅壇數亦突破新高,雖因煙火鞭炮聲響引發外界討論,但傳承百年的青山王祭,不可否認的,依舊是萬華地區重要的在地文化祭典。然而對傳統民俗文化一知半解的我們忍不住要問,靈安尊王(又稱青山王)是誰?每年「萬華大拜拜」的遶境究竟有什麼看頭?我們真的瞭解過遶境文化嗎?這次MOT TIMES首度跟著青山王一同鬥鬧熱,也特別專訪青山宮執行長郭懿堅,由他來教大家如何第一次遶境就上手。
適逢今年青山宮創立165年,場面格外浩大,紅壇數亦突破新高,雖因煙火鞭炮聲響引發外界討論,但傳承百年的青山王祭,不可否認的,依舊是萬華地區重要的在地文化祭典。然而對傳統民俗文化一知半解的我們忍不住要問,靈安尊王(又稱青山王)是誰?每年「萬華大拜拜」的遶境究竟有什麼看頭?我們真的瞭解過遶境文化嗎?這次MOT TIMES首度跟著青山王一同鬥鬧熱,也特別專訪青山宮執行長郭懿堅,由他來教大家如何第一次遶境就上手。
艋舺青山宮,創建於咸豐六年(1856年),座落於素有台北第一街之稱的貴陽街上,與台北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並稱為艋舺三大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艋舺人多稱呼靈安尊王為「青山王」,最早是惠安移民從家鄉帶來的信仰,據說1850年代艋舺爆發瘟疫時,正是由青山王所消弭,因此祂也有治瘟疫之神的稱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165年來依舊延續傳統編制陪王爺「夜巡暗訪」、「正日遶境」
簡單來說,遶境就是神明去巡視自己的管區;每年農曆10月23日青山王生日時,艋舺地區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青山王祭典」,特別是農曆10月20、21日青山王會率部將進行轄區夜巡暗訪,22日則會舉行盛大的日巡遶境。巡視範圍從日治時期原有的艋舺、西門町,到南邊加蚋仔,整個萬華祂都會走透透。
2020年12月4日下午4點,暗訪的第一天,青山宮八將團在天井下喊完班恭請王爺升堂後,青山王神轎便踏出廟門開始遶境。(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青山宮神轎團一行人陪同青山王開始進行遶境,每年遶境路線,由當屆爐主、頭家、地方人士協商而成。(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但為什麼有暗訪呢?因為青山王不只是驅除瘟疫的神明,也被視為如同城隍爺般的司法神,因此夜裡自然必須率部屬們出來捉拿陰陽兩界的妖魔鬼怪,確保百姓平安。事實上,北部會進行暗訪的廟宇不多,僅有青山宮、淡水清水祖師、新莊文武大眾老爺與台北霞海城隍爺,但今年因受到疫情影響,只有青山宮仍有暗訪活動。暗訪首日沿途各宮廟與信眾會搭起紅壇香案接駕,暗訪第二天通常會先到龍山寺,後往艋舺清水祖師廟,最後在西門町天后宮結束。
而陪同王爺出巡的專屬隊伍,從「報馬仔—五方旗(神明的兵馬通常有東南西北中5個營,所以也有五色旗)—土地宮(寓為在地帶路)—走路鼓亭、三角旗(隊伍裡有聲音算一節,節與節中間則以刺繡旗幟分隔)—軒社(七爺八爺...)—哨角隊—清道夫鳴鑼(頭帶斗笠、肩背銅鑼)—手持長短牌的衙役(肅靜、迴避)—青山宮八將團—香擔—到青山王神轎。」長長的隊伍裡每個細節都充滿民俗寓意,果真是內行看門道,外行只能看熱鬧。
在王爺的專屬隊伍中,哨角隊會先吹響哨角,接著鳴鑼,後面才是手持「肅靜」、「迴避」、「靈安尊王」長短牌的衙役。(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畫面中舉著頭旗的鳳音社即為軒社。軒社最早出現於日治時期,由西門市場攤商組成義英社與義安社,後來鳳音社才在1949 年加入駕前行列。在軒社裡可學習到北管戲曲音樂,且各軒社也有自己專屬的大仙尪仔,如范謝將軍、判官等會在遶境時陪同王爺出巡。(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紅壇是神明遶境時的臨時行館,由在地宮廟、爐主、各方信眾於遶境沿途搭建而成,以利隊伍行經時「接駕」迎接青山王。今年接駕紅壇格外盛大多達30餘個,環河南路與廣州街口甚至堪稱一級戰區,接連好幾個紅壇都設置於此,炮聲、樂聲此起彼落,場面相當熱鬧。(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萬華大拜拜是艋舺地區的年度盛事,沿途宮廟、信徒都設有紅壇接駕,青山王一到便立即率眾跪拜。(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特別是今年青山王生日趴迎來不少神明界的大咖來祝壽,包括睽違85年特別搭火車上來的北港朝天宮正駕糖郊媽祖,還有被譽為粉紅超跑的白沙屯媽祖、淡水清水祖師、新莊文武大眾老爺,與四湖參天宮等,通通都來參與這場空前盛大的青山王祭。
睽違85年,北港朝天宮正駕糖郊媽祖特別搭火車北上祝壽。遶境正日當天,不只北港媽,白沙屯拱天宮、四湖參天宮、麥寮拱範宮、新莊地藏庵、淡水祖師廟……等知名大神全都齊聚萬華祝青山王生日快樂。(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必看1:最古老傳統的禁衛軍組織—青山宮八將團
在台灣「八將團」流派中,青山宮的八將團一百多年來在臉譜、服裝、兵器上都沒變過,是超古老的陣頭,尤其八將團的步伐是以傳統戲曲「鬼步」改良而成的「三步贊」(以特有的跨三步為一小節的步伐為前進方式),雖然跳陣時沒有樂器伴奏而行,但現場光是看贊步與兵器敲擊時鏗鏘作響的聲音便頗為震撼。
郭懿堅解釋道,打頭陣的八將團是從枷鎖二將軍演變而成,分屬兩列,一綠一紅,4位著紅臉、穿紅衣的是「枷將軍」,4位著綠臉、穿綠衣的則是「鎖將軍」,中間畫白鶴臉、手持葫蘆的則是引路童子;如此便形成了每次遶境走在青山王神轎前,威風凜凜的八將團。
「艋舺青山宮八將團」身負替青山王開路的重任,中間的是引路童子,左邊穿紅衣的是「枷將軍」,右邊穿綠衣的則是「鎖將軍」。仔細在現場會觀察到,八將團行進時「只進不退」,有時因過馬路離神轎太遠,也不會走回頭路,而是在原地等待神轎。而且將軍們都身著草鞋,只有引路童子穿靴子。(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艋舺青山宮八將團」將軍們手持不同刑具,分別是枷、虎頭牌、火籤、葫蘆、釘床、虎頭鍘,大刀、鎖、釘錘。圖為虎頭鍘。(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今年正日遶境時,總統蔡英文特別擔任扶轎官,為此青山宮特別贈予總統青山王手上的佛手柑,而總統也回贈披掛在神明或神轎上的紅綾做回禮。不過這條紅綾來頭可不小,是由曾獲金鐘獎最佳美術設計的李育昇所設計,上頭兩側題字「百世鑫香萬年香火」與「艋舺青山宮靈安尊王」則出自設計師廖小子之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必看2:衝轎、熄燈;是傳統也是尊重
但在青山王遶境過程中,經常可見「衝轎、熄燈」的橋段,這又是為什麼呢?話鋒一轉,郭懿堅的語氣忽然沉重了起來,他說這是因為1853年「頂郊」三邑人與「下郊」同安人,為了爭奪在艋舺碼頭通商利益而發生的「頂下郊拚」械鬥事件。
當時兩方人馬火拼,最終同安人落敗,並扛著從郊拼中救出的霞海城隍神像逃至大稻埕,才有了現在的霞海城隍廟。也正因如此,每當青山王遶境路過同安人廟宇,如龍山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台北天后宮時,神轎便會熄燈且快速跑過,以示尊重,這就是衝轎,非常值得一看。
必看3:遶境隊伍裡的小細節
遶境隊伍裡常會看到緊隨軒社大仙尪仔(范謝將軍、文武判官等),以及後頭手持「長腳牌」上頭寫有神明稱謂、肅靜、迴避等字樣的「執事隊」;在青山王隊伍中也會看到高舉「張」字的長腳牌。這是青山王的姓氏,他原為三國時期孫權部將張悃,死後才化為青山王。但既然出生三國,怎麼執事牌上會書寫「大宋明臣」四個字呢?那是因為一直到宋朝青山王顯靈相助,才正式受到皇帝敕封,因而有此封號。
青山王遶境隊伍裡怎麼能少了七爺、八爺呢?祂們一高一矮,也被稱為謝、范二將軍,在隊伍中格外顯眼。圖為范將軍。(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軒社在暗訪時的排序為,義安社的七爺八爺手拿手帕、扇子在前,接著是義英社的七爺八爺手拿手銬、火牌,而後是鳳音社的文武判官及陰陽增祿司殿後。正日遶境時則按照軒社加入順序,最晚加入的鳳音社在前,中間為義英社分出的義安社,最後是最早入陣的義英社。圖為義英社的八爺范將軍。(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這是陰陽司,亦為青山王部屬之一,祂的臉色一黑一白象徵善惡分明,而左右手則分別執持朱筆與書卷。其出巡時以真人「開臉扮仙」,與青山王一同接受冤魂陳情。(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手持「長腳牌」的「執事隊」在夜晚街道上行走時氣氛格外嚴肅。(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這下總算知道為什麼青山王被稱為「大宋明臣」!(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必看4:香擔燃起的佛手柑薰香
必看4:香擔燃起的佛手柑薰香
尾隨隊伍而行,總能聞到一股香氣。據稱青山王喜歡吃佛手柑,所以轎前會放上一顆供奉,而出巡隊伍中,也會有一人提著香擔,讓整路掃除邪靈、具有除穢意義的香氣不斷,這是只有出巡時才會使用的佛手柑薰香。
郭懿堅亦神秘地說,此香原本已經失傳。某日他做了個夢,夢見青山王說他知道此香的調配方法,但明明一無所知的他,卻在一覺醒來知道如何配香,而且當地耆老一聞確實是青山王過往出巡時所散發的味道,此後遶境又能再次燃香而行。
郭懿堅亦神秘地說,此香原本已經失傳。某日他做了個夢,夢見青山王說他知道此香的調配方法,但明明一無所知的他,卻在一覺醒來知道如何配香,而且當地耆老一聞確實是青山王過往出巡時所散發的味道,此後遶境又能再次燃香而行。
青山王神轎前的佛手柑。(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對從小居住在萬華的青山宮執行長郭懿堅來說,青山王就是他的信仰中心。(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事實上在祭典開始前,郭懿堅不慎受了傷,原先他還擔心無法參與盛會,還好後來恢復狀況不錯,他又能返回青山宮團隊。畢竟對他來說,青山王存在的意義不只是點燃傳統文化後,短暫釋放的燦爛煙花;郭懿堅認為「信仰的存在是因爲虔誠,所以相信。」尤其過去數十年每逢青山王繞境、啟天宮媽祖繞境,行經華西街內總會有一家亞洲蛇店搭設紅壇接駕,「那是我從小看到大的畫面,我們家就是前面殺蛇,後面拜著『有請青山王請蛇靈歸位』。」一直到蛇店結束營業,他都認為是因為青山王的保佑才讓他們闔家平安。
對從小居住在萬華的青山宮執行長郭懿堅來說,青山王就是他的信仰中心。(Photo Credit:中華文化總會)
事實上在祭典開始前,郭懿堅不慎受了傷,原先他還擔心無法參與盛會,還好後來恢復狀況不錯,他又能返回青山宮團隊。畢竟對他來說,青山王存在的意義不只是點燃傳統文化後,短暫釋放的燦爛煙花;郭懿堅認為「信仰的存在是因爲虔誠,所以相信。」尤其過去數十年每逢青山王繞境、啟天宮媽祖繞境,行經華西街內總會有一家亞洲蛇店搭設紅壇接駕,「那是我從小看到大的畫面,我們家就是前面殺蛇,後面拜著『有請青山王請蛇靈歸位』。」一直到蛇店結束營業,他都認為是因為青山王的保佑才讓他們闔家平安。
因此「艋舺青山宮就是我的信仰中心,一百多年來都守護著這塊土地。」
這種根深柢固的信念,從165年前一路流傳至今,即便到了2020年我們有智慧型手機、VR虛擬實境、AI人工智慧....,但內心的脆弱卻跟一百多年前的人沒有任何分別,都有生老病死,都需要在黑暗時看見光,需要力量支持前行。因此即便物換星移、世事變遷,在當代社會規範下取得平衡後,傳統文化價值依舊是刻在艋舺這個地區的名字。
可震走邪靈的鞭炮量適可而止,如此一來在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間便能取得一種平衡,也讓民間信仰得以被看見及流傳。(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一年一度的青山王祭典不只涉及宗教上的意義,更是撫慰人心的傳統民間文化力量。(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Terry Lin)
想知道更多關於青山王的事—
《青山開趴》展覽
《青山開趴》展覽
時間:即日起—12/20(日) 09:00-17:00 (週一公休)
地點: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2F會議室(萬華區廣州街101號)
如果西城是一首歌 ON AIR!
相揪來聽你不熟悉的萬華故事和那首歌
時間|2021/5/9 (日) 15:00-17:00
地點|誠品信義店 3F 音樂館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AAAonair
後記:
相揪來聽你不熟悉的萬華故事和那首歌
時間|2021/5/9 (日) 15:00-17:00
地點|誠品信義店 3F 音樂館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AAAonair
後記:
事實上,居住在板橋的我,直到暗訪第二天凌晨3點依舊聽得見砰砰作響的煙火聲,心裡想著一年就一次,祝青山王生日快樂吧!結果看了新聞才發現萬華人炸鍋了,連中永和、板橋也通通打爆1999,而且新聞事件頻傳,雖然無辜的青山宮只放了電子鞭炮,但誰能阻止來祝壽的紅壇們battle?我們又該如何在傳統與當代之間達成共識呢?
直到如今腦海中還殘有暗訪第一天,八將團在宮裡喊班,外面圍觀民眾只能張望,而我身旁婦人兀自雙膝下跪,虔誠的呢喃夾在嘈雜人群間卻依舊顯眼;而傍晚尾隨遶境隊伍走到紅壇前,面對氣溫驟降的台北,身穿半甲(露肩)的八將團每跨三步敲響一聲刑具的近距離震憾,也把圍觀少年的目光一秒震懾,直呼「太帥」。
當然也少不了,備齊免費熱湯、飲料的環河南路廣州街口紅壇群。當晚細雨紛紛,不乏有人衣衫單薄,人手一碗埋頭吃食的畫面像是把城市裡的冷漠驅趕到連暗巷都無處可容。異常溫暖。
當然也少不了,備齊免費熱湯、飲料的環河南路廣州街口紅壇群。當晚細雨紛紛,不乏有人衣衫單薄,人手一碗埋頭吃食的畫面像是把城市裡的冷漠驅趕到連暗巷都無處可容。異常溫暖。
這是我的第一次遶境,嘈雜混亂在所難免,但感動也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