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黃翊與庫卡,與機器人共舞奪數位藝術表演百萬首獎

肉身與光影糾纏於虛實空間;環繞奔跑的音效有光有風有雨;巨大的影子投照在牆面如鬼似魅……。
編輯/張慧慧

肉身與光影糾纏於虛實空間;環繞奔跑的音效有光有風有雨;巨大的影子投照在牆面如鬼似魅……。這是第三屆數位藝術表演獎決選現場,入圍者有: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微晶 2.0》、驫舞劇場《記憶的空間‧聲體- 身音》與黃翊《黃翊與庫卡》。
 
歷經 3 個團隊長達 4 小時的實地演出與評審 QA 馬拉松,本屆由舞蹈家黃翊《黃翊與庫卡》與機器人的「雙人舞」奪得百萬首獎。這是黃翊繼 2010 年的《交響樂計畫》再次奪得數位藝術表演首獎。

曾是林懷民口中「可怕的孩子」的黃翊,在國中時即有與機器人共舞的想法,本次演出與工業機器人公司合作,因工業機器人法規定不能與機器人「貼身」共舞,因此黃翊打消了原本想與機器人「庫卡」親密共舞的想法,在有限制的互動中,彼此在一定的安全距離之外,更可以看出機器人的精準確實,與人體的模糊與想像空間的有趣對比。

黃翊說,在本次的實驗作品中,他向「庫卡」學習的是動作的精準,與無表情表現情感的張力。未來在完整作品的呈現中,將會改善因機器人的基座不夠穩固,而無法呈現的速度張力 (每秒可達 2 公尺)。本次實驗性的演出,黃翊選擇呈現作品中的兩個段落,雖斷裂卻呈現出作品的精華,然而「機器」與「人」之間更高層次的對話與思考仍有待觀察。本次全長約 15 分鐘的實驗性表演將在 11 月「台北數位藝術節」完整呈現。
 
另外,評審特別獎由驫舞劇場以《記憶的空間‧聲體- 身音》實驗計畫摘下。這是繼《繼承者》之後,驫舞再次與知名法國聲音藝術家 Yannick Dauby 合作的音景再現作品。極簡的空間透過舞者陳武康的肢體,從感官經驗出發,燈明燈暗,觀者可透過環繞周身,採集於台灣各角落的聲音,想像舞者存在的空間,與流動的時間。本作品具有高度實驗性,雖尚不完整,但從裂隙中產生的可能性,也讓人對此作品的未來發展抱有高度期待。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