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弘專欄—我在MIT上設計課】打造未來MIT安全永續實驗室!讓數據不只是數字,用科學的方式說使用者故事
這是一個相對複雜且龐大的課題,我們不只談論設計本身,更涵蓋了空間與環境設計、材料科學、能源議題、教育意義、綠色科技等。而且參與的團隊也不只有MITOS,還包含了MIT環境、健康與安全辦公室、MIT設施部門與MIT綠色實驗室。因為學校不只希望集眾人之力打造安全永續實驗室,更期望透過資源的整合,達成2030校園碳中和的目標。
此項目我以研究員與設計師的身份參與項目前期的研究與田野調查,並提供設計的觀點與設計方法。於是我們團隊在前期討論時,使用了以下三個指標框架進行討論。分別是「安全性(Safe)與永續性(Sustainability)」、「學校層面(Institutional)與實驗室層面(Individual)」與「數據驅動(Data-Driven)和使用者的需求與行為(People’s Story)」,並透過實地走訪四種不同類型的MIT實驗室,包括材料科學實驗室、土木工程實驗室、建築實驗室和機械工程實驗室後,透過這三種指標幫助團隊找尋到初步解決方案的設計可能性。
MIT建築系實驗室Jennifer O’Brien管理員自行設計關於實驗室教學網站,希望能把正確使用實驗室的機器與材料的方式帶入實驗室的學習環境中。(Photo Credit:李盛弘)
但滿足了安全性需求後,如何能兼具永續的概念?比如像是實驗室內經常使用的一次性拋棄式產品,口罩、手套、鞋套等,該如何處理?學校是否具備完善的機制幫助實驗室回收這些拋棄式的產品?又是如何合理地延續拋棄式產品的使用壽命。如何訂購適當的產品數量,讓實驗室在不囤積產品與佔據實驗空間的前提下,有充足的使用量。除此之外,包括如何訂購不過度包裝的實驗室產品,減少處理產品包裝廢棄物的時間等,以及這些產品本身是否符合碳排放量與永續發展的指標,也都是討論的範圍。
透過問卷,我們得到一個結論是,實驗室的管理者在控制實驗室內溫度與空氣流動方面是需要學校層面的幫助。而實驗室的垃圾資源回收部分是需要依賴學校與實驗室共同努力。
而當我們參訪材料工程實驗室時,MIT的Krystyn Van Vliet教授提到了,在實驗室需要營造資源永續性的文化。像她們的實驗室就有制定一套規範,比如定期清掃實驗室、材料訂購的數量與品項需要定期追蹤、規範回收物放置的地點與內容,並設定適當的實驗室溫度等。其餘則需仰賴學校一同配合。
在MIT Mathias Kolle教授的實驗室中看到實驗室針對永續性課題所做的反應,實驗室成員回收實驗物品包裝的塑膠袋。(Photo Credit:李盛弘)
目前MIT可持續辦公室(MITOS)已經設有MIT Sustainability DataPool數據平台作為學校紀錄關於永續性相關數據的資訊研究中心,學校每個人都能登入下載與閱讀數據資料,非常方便做研究使用。我們運用這些數據只能瞭解問題的一部分,無法全面的了解問題的本質。為了有更好的研究成果並且全方位的了解問題的核心,我們團隊決定需要做田野研究。
我們遵循學校Covid標準規範,親自走訪四種不同類型的實驗室讓不同實驗室的管理者們,帶領我們去親自了解、體驗、觀察、紀錄在實驗室內與安全和永續有關的問題。這也促使我能在這個項目上充分發揮服務體驗設計師的角色,聆聽實驗室的管理者們與教授們的需求與故事。特別是當MIT Sustainability DataPool數據的定量資料(quantitative data)與田野調查的定性資料(qualitative data)結合時,就能比較客觀與全面地看清問題的事實。
因為我與多數設計師一樣,其實並不擅長處理定量資料,但是我能將定量的結果和定性的資料做整合,讓數據不單只是數字本身,而是轉變成有意義的一項資料,並且能對應到使用者的痛點(pain points)和故事。用科學的方式說使用者故事,使其更具說服力。
MIT Mathias Kolle教授的實驗室運用巧思,用不同顏色的紙膠帶幫助實驗室成員的實驗物品做分類,確保實驗的安全性與責任歸屬。(Photo Credit:李盛弘)
寫這一篇文章時,打造未來MIT安全永續實驗室的項目仍在持續進行。雖然我們是以三個指標框架進行討論,但其實無論哪種類型的指標框架,或是使用哪種設計方法推動項目,都是展現「溝通」的重要性。唯有項目的主要領導團隊、決策者清楚明白了解問題與過程,使資訊的溝通變得透明與即時,才能達成集體共識與有效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