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琦報導攝影工作坊成果發表
近日台北似乎吹起了一陣攝影工作坊熱潮,從 5 月的麥可山下(Michael Yamashita)工作坊,6 月張雍工作坊,到 7 月的張乾琦報導攝影工作坊,每一位攝影師都各有其獨到攝影風格,身為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的麥可山下,在自然人文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尚屬年輕的張雍作品中總帶有詩意的流動感,而拿遍世界紀實攝影大獎的張乾琦,其作品中處處可見深刻的人道關懷精神,因此若能親炙各大師,並與其學習,是否能夠藉此打開看世界的另一雙眼呢?
上禮拜六(7月21日)晚間在 TIVAC 開幕的「張乾琦報導攝影工作坊成果發表」,展期僅一週,除了展出各學員作品外,張乾琦與學員的互動,對於攝影想法的溝通討論,拍攝作品的改進等,都在這展覽中如實呈現。不輕易開工作坊的張乾琦,首次在台主持報導攝影工作坊,從最初挑選報名者的拍攝計畫,到連續 7 天 6 夜馬不停蹄拍照、檢討、拍照、檢討,在張乾琦嚴格、鞭辟入裡的指導下,學員最後終能喘口氣說:「總算是活過來了,而其中的收穫真的是太多了。」在此極度高壓的狀態下,就為了激發出所有學員的攝影潛能,張乾琦說:「這些學生都非常有潛力,他們將來一定能有些什麼的!我其實沒做那麼多,我只是把火苗點燃起來而已。」
重視設定拍攝主題的張乾琦,要求學員認真思考攝影,而非僅只是隨拍式的創作,因此在此成果展中可看到每個學員明確的主題拍攝,如對於蔣公銅像的思考、呈現林森北路酒店小姐工作環境、記錄台灣宗教神像、以道路施工現場的假人為題、動物之家的紀實等,其中還有一位成員李浩本身在法國就讀攝影,此次特地返台,而其作品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反思,也讓很多參觀者流連討論。
仍在學的張子謙欲探討蔣公銅像對於台灣人的意義,到底這些銅像尚具有舊時代威嚴感,或者早已成為已逝的歷史,民眾早對其無視了。
拍攝下無數個施工場所假人的陳伊雯,因為造訪許多施工現場,已與許多工人建立友誼,有時還會跟著一起出工。
台灣的機車異相,也被學員選為創作主題。
其實,這類向攝影大師學習的工作坊形式在歐美國家已行之有年,且已發展出各類型的模式,除了在都市裡單一教室舉辦的工作坊外,另有類似達人帶路的形式,如將於 10 月啟程的「國家地理攝影師帶你尋訪香格里拉」,便是帶領學員跟著麥可山下的腳步,再度走一遍其拍攝過的專題路線,透過麥可山下的角度,認識攝影師心目中的攝影天堂——香格里拉。
麥可山下心中的攝影天堂,香格里拉。
上禮拜六(7月21日)晚間在 TIVAC 開幕的「張乾琦報導攝影工作坊成果發表」,展期僅一週,除了展出各學員作品外,張乾琦與學員的互動,對於攝影想法的溝通討論,拍攝作品的改進等,都在這展覽中如實呈現。不輕易開工作坊的張乾琦,首次在台主持報導攝影工作坊,從最初挑選報名者的拍攝計畫,到連續 7 天 6 夜馬不停蹄拍照、檢討、拍照、檢討,在張乾琦嚴格、鞭辟入裡的指導下,學員最後終能喘口氣說:「總算是活過來了,而其中的收穫真的是太多了。」在此極度高壓的狀態下,就為了激發出所有學員的攝影潛能,張乾琦說:「這些學生都非常有潛力,他們將來一定能有些什麼的!我其實沒做那麼多,我只是把火苗點燃起來而已。」
重視設定拍攝主題的張乾琦,要求學員認真思考攝影,而非僅只是隨拍式的創作,因此在此成果展中可看到每個學員明確的主題拍攝,如對於蔣公銅像的思考、呈現林森北路酒店小姐工作環境、記錄台灣宗教神像、以道路施工現場的假人為題、動物之家的紀實等,其中還有一位成員李浩本身在法國就讀攝影,此次特地返台,而其作品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反思,也讓很多參觀者流連討論。
仍在學的張子謙欲探討蔣公銅像對於台灣人的意義,到底這些銅像尚具有舊時代威嚴感,或者早已成為已逝的歷史,民眾早對其無視了。
拍攝下無數個施工場所假人的陳伊雯,因為造訪許多施工現場,已與許多工人建立友誼,有時還會跟著一起出工。
台灣的機車異相,也被學員選為創作主題。
其實,這類向攝影大師學習的工作坊形式在歐美國家已行之有年,且已發展出各類型的模式,除了在都市裡單一教室舉辦的工作坊外,另有類似達人帶路的形式,如將於 10 月啟程的「國家地理攝影師帶你尋訪香格里拉」,便是帶領學員跟著麥可山下的腳步,再度走一遍其拍攝過的專題路線,透過麥可山下的角度,認識攝影師心目中的攝影天堂——香格里拉。
麥可山下心中的攝影天堂,香格里拉。
而於此篇新聞開頭提及的三個攝影工作坊,除了張乾琦主持的工作坊外,MOT/TIMES 編輯群有幸地參加了麥可山下與張雍的攝影工作坊,因此,下禮拜將會推出張雍攝影工作坊直擊報導,敬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