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專訪李佳玲個展《柔軟痕跡》:織品終會消失,時間無形卻盡顯其中 專訪李佳玲個展《柔軟痕跡》:織品終會消失,時間無形卻盡顯其中

專訪李佳玲個展《柔軟痕跡》:織品終會消失,時間無形卻盡顯其中

帶著軟雕塑作品走過米蘭、日本之後,藝術家李佳玲此次回到台灣朋丁二樓,展出近三年來投入纖維雕塑、絎縫藝術的創作軌跡,一起來探索總能勾動內心純粹感受的《柔軟痕跡》吧。

李佳玲個展登陸台北朋丁


藝術家李佳玲個展《柔軟痕跡 Traces of Softness》本次帶來《The Whisper of the stones 石頭的低語》、《Soft Vase 軟花瓶》兩大系列,作品並非首次曝光,初次亮相是今年四月中旬,在 2024 米蘭設計週伊索拉設計展區(Isola Design District)裡,與張家翎、賴亭安、張庭瑄三位台灣創作者攜手推出聯展《弦外之音 UNDERTONE》,運用多元媒材提出對於物(Obejct)的新敘事,獲得好評。

時隔兩個月,李佳玲六月再受邀前往東京 Pharos Coffee 展出;七月底至八月中旬,終於登陸台北朋丁pon ding
 
《柔軟痕跡 Traces of Softness》於朋丁二樓展出。(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柔軟痕跡 Traces of Softness》自即日起展出至 8/18。(Photo Credit:朋丁pon ding)
 

用織品說故事,讓創作更純粹


擁有工業設計背景,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織品碩士,李佳玲向來熱衷於將人類工藝與生活物件,不設限地玩入各項媒材,或許這和她在藝術上偏好雜食有關。她受藝術家馬諦斯、喬治亞歐姬芙的繪畫作品影響甚深,也被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搭建出來的世界觀撼動著。

李佳玲在 2020 年創立台北工作室,以新竹玉石工廠淘汰碎玉材料打造的代表之作「Pieces of Jade 小佳碧玉」為名。近幾年,她轉而使用纖維雕塑、軟性素材為媒介,說一個又一個故事,在纖細布料裡看見屬於它的自由與柔軟,隨時隨地,只需要一根針一條線,或者一台車縫機就能進行創作。李佳玲認為這是一件最簡單也最難的事情,因為一切純然取決於創作者的雙手,捏塑出想要的形態,「對我來說,它像是拿著筆畫畫,是讓事情變純粹、挑戰性很高的創作方式。」
 
藝術家李佳玲本次帶來《The Whisper of the stones 石頭的低語》、《Soft Vase 軟花瓶》兩大系列。(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早在 2019 年,李佳玲就曾入圍義大利纖維藝術獎,英國當代纖維藝術雜誌《Embriodery》更評論:「以新興創作者之姿,挑戰纖品創作框架,塑造獨具魅力的當代思維與美感。」

不過,她想做的還有很多很多,一切仍未停止,受強烈好奇心驅使下,甚至可以說還玩得不夠盡興,無論是織品的材質探究、作品姿態,還是織品與當代藝術、織品與人類生活文化之間突破性的連結與思考。
 
藝術家李佳玲希望繼續探索更深更廣的織品藝術創作。(Photo Credit:AUR)

在米蘭展出時期,李佳玲發現很多人光是經過櫥窗看見《Soft Vase 軟花瓶》就會發出「哇~」的聲音,可能是直呼可愛,或者駐足仔細看,對她來說這就是織品的魅力;那股無聲卻觸動內心的力量,也令她感到很有意思,未來將持續探索下去。(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觀看《柔軟痕跡 Traces of Softness 》有兩個面向,一是柔軟載體上具有縫製痕跡,二是李佳玲近三年來創作路徑的軌跡,透過作品記錄下她以身心感知周遭人事物,以織物絎縫跨越文史邊界、反覆嵌套交織的過程。
 

人類會忘記,石頭都記得


有些時候,在心底留下影響力的靈感往往源自不期而遇。在李佳玲尚未成為全職創作者的時期,她接下一檔需要考察蘭嶼的策展工作,在踏查地方、梳理古書資訊以摸透歷史來龍去脈的過程裡,她發現蘭嶼之名便是取自蘭花。
 
李佳玲分享:「一開始大家都覺得這只是有花朵縫線的圍巾,在展覽裡將圍巾拼在一起,大家才發現花朵都有連續,這是我特地藏在裡面的符碼,傳遞『無盡的蘭花』意象。同時,也想表達,無論它是藝術品還是一條圍巾,我認為藝術和生活不需要明確的分野。」(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1879 年白花蝴蝶蘭(The white Phalaenopsis)首度在蘭嶼被採集,日治時期在花卉比賽上大放異彩,爾後短短幾年內因為人類過度採集,原生種消失在原名為紅頭嶼的小島,只留下蘭嶼這個名字。這些在專案執行中無意間烙印於心的故事,加上閱讀中央研究院的植物圖鑑等元素,成為《The Whisper of the stones 石頭的低語》系列的創作發展核心。
 
《The Whisper of the stones 石頭的低語》系列。(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李佳玲結合拼布、網版印刷、手工刺繡等工藝,描繪蘭花、蘭嶼三五成群的羊與狗等所見所聞,訴說人著迷於自然的美,卻未見珍惜,讓其消逝的故事,她和我們分享:「我很少跟別人說,但我覺得『石頭的低語』底下還有一層意思是指『很多事情,人類可能會忘記,但石頭會記得』這樣的一個想像,但其實這件事也沒有過很久。」
 
《The Whisper of the stones 石頭的低語》系列。(Photo Credit:小佳碧玉 Pieces of Jade)
 

用創作回應他者


談另一件系列作品《Soft Vase 軟花瓶》之前,李佳玲簡扼地分享絎縫藝術(Quilt Art)的過往,她回溯了 19 世紀下半葉美國女性的工藝美學運動,從一條用於保暖、保護的被褥衣物開始,轉而重視工藝與設計,以及日本亦有絎縫的相關運用與時代脈絡。無論發生在哪一個國家及如何發展,對她來說,最有趣的思考點是它如何從一開始為了解決某一個問題,發展成某一個藝術表現的過程。
 
《Soft Vase 軟花瓶》系列。(Photo Credit:AUR)

今年,一次她回家鄉台南,前往憫堂書店尋找老書,在一本古老圖鑑中看見有趣的貿易故事,內容是 1998 年有漁民在印尼沿海發現中國唐代航向阿拉伯世界的貿易商船「黑石號」沉船。在圖鑑裡,上萬件千年陶瓷古物並非全然東方或西方樣貌,而是混融超出當時認知的想像,引起李佳玲推敲千年前的工匠、製作者或許也思考著,這些物件即將送抵遙遠之地,那處有當地人的喜好或生活方式,而身為製作者究竟該如何去回應
 
李佳玲將所見所聞織入創作,透過《Soft Vase 軟花瓶》回頭了解千百前年工匠的想像世界,談論身為創作者與他者之間的關係。(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李佳玲說:「對我來說,我的創作也是在自己的想像世界裡去與他者對話。像是瓶子就有東西方的差異性,比方說瓶身瘦高無耳,你會聯想到東方青花瓷,瓶身低矮有耳,會勾起西方陶甕的想像。」也因此,她也期待個人作品呈現於具有文化差異的各國參觀者面前時,可能會讓觀者在作品中看見自己的習慣、投射自小習慣的符碼,又或者是覺得陌生,創造出很 fusion 的感受。
 
《Soft Vase 軟花瓶》系列。(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織品終會消失,時間無形卻盡顯其中


「創作的時候,我其實沒有特別思考古老的、文史的偏好,可如今回想起來,我的創作主題的確有一個連貫的核心元素,就是『時間』。」

李佳玲認為,透過織品這項媒材來談論時間是非常有趣的表述,因為相較於石雕、陶等材料,織品更加脆弱,「對我來說,它有天終究會消失,但我其實喜歡它如此,這也和我透過作品傳達的事情一樣,也就是無論是我看到的故事,還是曾經發生的歷史,它終究會被遺忘,也因此我很喜歡使用這個材料創作。」
 
《柔軟痕跡Traces of Softness》小書,藝術家李佳玲攜手攝影師張育豪(AUR)拍攝兩大系列作品,並結合朋丁書店元素,選擇具有粗獷紋理的帆布以製書裝幀邏輯完成,在翻閱照片時便能直接連結織物觸感。(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柔軟痕跡Traces of Softness》小書封面由藝術家網版印刷製作。(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我覺得已經把心中想要表現『絎縫』所傳遞的柔軟性、包覆感、織品獨有的傳達出來,但我相信織品並不只有這個模樣。我也在思考它有沒有更野的可能,這會是我下一個想做的挑戰。」未來,李佳玲將運用留學前學習的植物染色、傳統織布,以及透過不同纖維面料進行探路,更深也更廣地探究這項媒材的源頭。
 
(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最後李佳玲分享,米蘭展出結束後,前往英國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看了一檔集結 50 位代表性織品藝術家的展覽《揭開面紗:紡織藝術裡的權力與政治》(Unravel:The Power and Politics of Textiles in Art),引言寫著:「人誕生時被一塊布包著,死去時也被一塊布包裹。」簡單直白的一句話,令她再次深感織品創作不只在談材料的直觀表現,它其實也與文化與生活有著緊密關係,「這也是我對織品藝術的想像與期待。」
 
李佳玲回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展出體驗是 2024 米蘭設計週那次,有一天輪到她在展場介紹作品,一位義大利奶奶就像日常散步般經過展場並入內參觀,李佳玲隨即遞上翻譯成義大利文的作品介紹小冊之後,奶奶對《石頭的低語》流露出十足的好奇心,並頻頻讚美 Bellissimo(非常漂亮)。她說:「儘管語言不通,卻能透過一個故事與別人對話,讓從未來過台灣的人理解蘭嶼曾經發生過的事情,產生連結與同感,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圖為 2024 米蘭設計週《弦外之音 UNDERTONE》入口。(Photo Credit:羅立)

在作品浸潤於不同文化之中,面向擁有不同成長背景的人群,她好奇人們看見軟綿織物被牽動的情緒從何而來。接下來,她將帶著作品陸續前往法國、韓國展出,持續傳遞那份當代織品藝術獨有的纖細魅力,以及探索在此之外尚未打開的未知地圖。
 
藝術家李佳玲認為,在創作路上的每一系列作品之間彷彿存在著故事線,自己不只是在創造物件這樣實體的東西,同時也在梳理某一個故事,像是一個寫故事的人。(Photo Credit:MOT TIMES明日誌、Photography by PJ Shen)

李佳玲個展《柔軟痕跡 Traces of Softness 》
展期|2024/07/27(六)至 2024/08/18(日)
時間|12:00-19:00⁣⁣⁣
地點|
朋丁 pon ding ⁣⁣⁣ 2樓⁣(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53巷6號⁣)
藝術家工作|
小佳碧玉 Pieces of Jade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