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美館雙展登場!《拾景剪影》展示林玉山寫生精神、《移動觀察者》以當代藝術視角探索城市今昔
適逢嘉義建城320週年,嘉美館推出兩檔新展《移動觀察者》與《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展示四組新生代藝術家對時空與地景的創意詮釋,以及國寶畫家大師林玉山貫徹一生的寫生精神。
翻新舊公賣局古蹟、引入現代新式木構造,嘉義市立美術館不僅呈現新舊融合的建築之美,透過主入口面向社區街巷的布局,以及充滿綠意的景觀中庭,自2020年開館以來,便以「城市客廳」為理念,致力成為當地居民的日常藝術場域。今年適逢嘉義建城320週年,嘉美館便聚焦城市,推出最新主題展《移動觀察者》(Mobile Observers),試圖在非日常路徑中探索隱藏於這座城市中的獨特地景,邀請人們感知自身與空間和時間之間的流動關係。
「地景作為一種日常生活實作的移動方式,人成為其中的關鍵,走路、觀看、搭車、開車,各種游移在城市地景中的可能性,都是一種觀察行為。」——John Wylie,《地景》
四組藝術家對時空與地景的創意詮釋
《移動觀察者》集結四組新銳藝術家化身「移動觀察者」,以嘉義深厚的建城歷史為基礎,透過豐富的創作形式,使不同時空之下的地景與多元素材交織出跨越時空的對話。依照對話的方式,展覽可分為兩個部分:藝術家黃韶瑩和吳依宣分別以軟雕塑和空間裝置,探索美術館的公共性,產生地景中的身體對話;藝術家游雅蘭和2enter貳進則藉由手作版畫與新媒體互動影像,回應城市歷史與地景時空的交織。
回應廣場功能和傳統產業的石墩軟雕塑|黃韶瑩
在美術館主入口前戶外景觀中庭展示的,便是由藝術家黃韶瑩創作的〈一個臨時的安排:從推倒一座石墩開始〉,擅長雕塑及立體裝置等綜合媒材的她,此次以嘉義傳統手工棉被行作為靈感,試圖翻轉視覺上的材質與觸覺印象,創造一系列可以移動、可坐下休息的石墩軟雕塑,邀請大家在城市客廳來一場臨時的相遇、實現廣場聚集人群的功能,也喚起嘉義過去的手工棉被產業和城市記憶。
轉譯建築空間的當代詮釋|吳依宣
近到美術館新棟的二樓,便能看見大三角區玻璃帷幕旁,由藝術家吳依宣打造的裝置作品〈過渡空間(走廊)〉,她以嘉美館獨特建築與空間體驗為出發,從大三角延伸至四樓文化沙龍外的階梯瞭望台,結合在地採集元素例如嘉義木屋影像、嘉義竹製香腳、嘉義棉紙等元素,讓觀者體驗不同於以往的觀看視野,讓自身也成為展覽作品的一部份。
在四樓階梯延伸出的瞭望台上的裝置,猶如積木般堆疊,呼應著從玻璃帷幕望出去的高樓景致。(Photo Credit:嘉義市立美術館)
本館外牆上的嘉義八景版畫|游雅蘭
遊覽嘉美館建築外觀,中山路和蘭井街側的立面上,展示了藝術家游雅蘭以版畫創作的〈桃城八景圖繪〉、〈山景〉兩個系列作品。高中曾在嘉中美術班就讀的游雅蘭,將求學時對於城市歸屬感的觀察與體悟,透過廣為人知的「嘉義八景」,蘊含對自然景觀的地景化及民眾參與的民主性。
游雅蘭的〈桃城八景圖繪〉妝點建築立面。(Photo Credit:嘉義市立美術館)
(Photo Credit:嘉義市立美術館)
版畫在不同時間的光線下,有著不同的氛圍。(Photo Credit:嘉義市立美術館)
本次展覽摺頁也以Google Map方式,將游雅蘭的〈桃城八景圖繪〉結合由嘉義出身的文學創作者許蕣紘撰文介紹,歡迎民眾按圖索驥,從嘉美館出發,來場屬於嘉義古今八景的小旅行。
搭乘虛擬森林小火車福森號|2enter貳進
2021年組成的新媒體藝術團隊「2enter貳進」,在此次展覽中,於古蹟棟3樓展區以遊戲引擎為媒介,打造鏡像虛擬城市的沈浸影像裝置〈Data Verse Chiayi〉,可藉由作品的虛擬互動搭乘森林小火車福森號,隨著真實世界的天氣預報及 Google 關鍵字搜尋熱度的變化,移動觀察不斷變化的未來城市景觀,也可透過手機與作品互動,創造專屬的火雞肉飯招牌。
2enter貳進以遊戲引擎為媒介創造〈Data Verse Chiayi〉。(Photo Credit:嘉義市立美術館)
沈浸影像結合了車廂空間與不斷變化的嘉義城市景觀。(Photo Credit:嘉義市立美術館)
透過手機可以與裝置趣味互動、創造自己的火雞肉飯招牌。(Photo Credit:嘉義市立美術館)
林玉山《拾景剪影》:寫生大師的移動觀察
除了《移動觀察者》,本館的主展廳也以嘉義重要前輩藝術家林玉山為主題,於上月推出《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展覽從嘉美館的館藏之寫生作品與速寫本為起點,結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品和「林玉山:臺灣寫生地圖與足跡」線上展之資料,展出33件原畫作品、7本實體寫生冊與1本數位寫生冊,以及35件數位輸出作品,包括首度展出的捐贈典藏《阿里山線附近風景寫生冊》和《尼泊爾印度寫生冊》等作品。
於上月登場的《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首度展出的捐贈典藏《阿里山線附近風景寫生冊》。(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展覽呈現大量林玉山的寫生草稿。(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另一個首度展出的捐贈典藏《尼泊爾印度寫生冊》。(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展覽透過同時呈現畫作與手稿,可以從兩者間的差異看見林玉山在創作的思考過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多幅從空中描繪的壯麗山景,展現林玉山經年累月的速寫功力。(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從家鄉、全台,到世界各地,林玉山的寫生足跡遍佈各地,透過豐富的展品,可以感受他的畫作與寫生底蘊之連結,以及貫徹一生的寫生精神,並巧妙地與一旁的展覽相互呼應——在行經各國的旅途中,作為「移動觀察者」所留下的大量寫生紀錄,為其建構出了一幅藝術大師的人生壯遊圖景。
《移動觀察者》
展期|即日起-2025/3/2
展區|戶外庭院、本館棟2樓與4樓、古蹟棟3樓圖書室
《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展期|即日起-2025/2/9
展區|本館棟1樓至3樓
嘉義市立美術館
地址|嘉義市西區廣寧街101號
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7:00(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