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視覺 Visual
從丹麥幸福哲學出發,義泰建設攜手北歐櫥窗,打造一座有故事的家! 從丹麥幸福哲學出發,義泰建設攜手北歐櫥窗,打造一座有故事的家!

從丹麥幸福哲學出發,義泰建設攜手北歐櫥窗,打造一座有故事的家!

義泰建設邀請北歐櫥窗操刀「義泰信」樣品屋軟裝設計,從丹麥幸福哲學「Hygge」出發,透過餐桌、窗景營造與選品巧思,將北歐設計哲學轉化為台灣日常風景。

如果說家是生活的載體,那麼樣品屋的設計,就好像是由一位很懂生活的人,帶領人們打開通往美好日常的感官之窗。這樣的概念,在「義泰信接待中心」中盡覽無遺。當人們走進接待中心裡,只見三種不同坪數的樣品屋空間中,流洩出的並非極簡姿態或豪奢作派,而是一種如同家一般,有歡笑,有溫暖,有沉靜,有活力的千姿百態,而這些景象的幕後推手,正是深耕選品美學多年的「北歐櫥窗」。

 

「義泰信」 29 坪樣品屋展示。(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以丹麥幸福哲學「Hygge」,為居家風格定錨

想到北歐櫥窗,許多人腦海中的印象,停留在頂級家具通路品牌;然而,其實在代理全球經典家具之外,北歐櫥窗也長期攜手設計師、建築師,透過精準的選品品味,創造出理想的空間模樣。正因為這份對生活美學的共同追求,讓以城市美學策劃者為定位的義泰建設,特意邀請北歐櫥窗操刀「義泰信」樣品屋軟裝設計,並在「築內國際AI GROUP」合作下,讓樣品屋不只是家具的堆疊,而是將北歐的幸福哲學,轉化為台灣的日常風景。
 

「義泰信」 35 坪樣品屋展示。(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北歐櫥窗在與義泰建設、築內國際AI GROUP多次討論後,選擇以丹麥語中的「Hygge」作為整個樣品屋的靈魂錨定,將抽象風格轉化為具體設計。

「Hygge是什麼?我問了五位丹麥朋友,每個人給的答案都不一樣。」北歐櫥窗品牌總監高鄭欽說道,「但是總歸來講,我覺得可以把它視為一種心態,像是有一群好久不見的老友,終於找到一天,大家聚在我家聊天,分享彼此的近況。一切結束後,我忽然覺得很滿足,這樣的滿足感來自於深刻的情感連結,讓人想要好好珍惜當下的一切,這樣的感受對我來說就是Hygge。」
 

Verpan 「Globe Pendant」。(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從這樣的概念出發,北歐櫥窗在規劃樣品屋時,選擇將「餐桌」作為公領域的中心點。「在北歐,家人和朋友聚會時,餐桌可能是使用比例最高的空間。」他分析,從朋友抵達時先來杯迎賓飲到正餐與飯後閒聊,餐桌都是連結彼此的重要場域。「大家椅子擠一擠,把餐桌塞得滿滿的,感覺也很快樂。」
 

「義泰信」 29 坪樣品屋用餐區展示。(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左)「義泰信」 35 坪樣品屋用餐區展示。(右)「義泰信」 42 坪樣品屋用餐區展示。(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選擇有故事的家具,用好奇展開話題

而在具體物件的選用上,高鄭欽則強調,想要呈現北歐的幸福感,並非意味所有物品都得是北歐製造,而是把握北歐以家作為情感核心、講求功能與美感兼具,以及家具用得久、看不膩、觸感佳等細節,創造出理想的生活質地。於是,北歐櫥窗不只精選芬蘭設計家具代表品牌Artek的椅凳、Finn Juhl設計的單椅、北歐代表性的冰塊燈,以及Georg Jensen各式銀器,也從北歐設計中強調自然感、有機感的核心為主軸,混搭出有別於制式樣品屋的細膩感受。
 

House of Finn Juhl「53 Chair」。(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談及此,他也進一步建議,人們在打造居家空間時不妨從「故事性」著手。畢竟,一個能勾起好奇的選品,往往是一段對話的開始。像是西班牙設計師Jaime Hayon設計的猴子桌(Monkey Side Table),讓人看見時不禁莞爾,便是一個有故事的家具。「畢竟,大家到別人家中作客,總會想看看人家家裡有什麼怪東西。好奇你怎麼會有這個擺飾?去哪邊買的?」高鄭欽笑道。而這些家具可以是一件經典設計,也可以是旅行紀念品,只要它被挑選時有理由與意義,承載了主人的品味與生命軌跡,便能成為人與人、與空間互動的載體。
 

Jaime Hayon「Monkey Side Table」。(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北歐櫥窗團隊在「義泰信」樣品屋內規劃了許多家飾點綴。(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訂製獨屬窗景,創造回家時的一眼療癒

另一方面,除了在餐桌及周邊選品上注入巧思,北歐櫥窗在此次規畫中也相當講究窗景。「打造居家與戶外的連結時,有個關鍵是,先用手機拍一下窗戶看出去的樣子,再來思考窗邊的家具。」高鄭欽說明,窗景不僅是室內外的連結,也常是一進門時首先映入眼簾的畫面,將大大影響人們回家後的心情轉換。.
 

「義泰信」 29 坪樣品屋客廳區展示。(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如果窗外是繁茂的綠意,或許可以選擇安靜的木質調來平衡;如果窗外是熱鬧的舊城區,則可以選擇具有復古氣息的家具,在物件與景致之間創造對話。窗邊設計也可以隨季節、心情變換,有時候單純擺張單椅或凳子,就能帶來療癒感。」他也建議來到接待中心的參觀者,給自己三分鐘的時間,靜下來感受窗景的模樣、餐桌的氛圍、椅子的質感,以及周圍光影的變化,才能真正感受到北歐櫥窗想要傳達的Hygge精神。
 

「義泰信」 35 坪樣品屋客廳區展示。(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從樣品屋、展覽到公領域,讓生活浸淫在北歐設計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北歐櫥窗不僅受邀為義泰建設規劃樣品屋,也特別在「義泰信」的接待中心策劃了一檔以北歐設計為題的展覽,介紹各式北歐經典設計作品,分享北歐設計大師及其理念。「這個展覽的初衷,是希望創造一個能讓人停留的空間,透過展覽內容吸引人們駐足,也進一步感受北歐幸福哲學。」
 

「義泰信」接待中心內北歐櫥窗展區。(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左)Georg Jensen「Henning Koppel」家居系列。(右)Vitra「Panton Chair」。(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放眼未來,義泰信公共空間也預計將採用多樣北歐家具,讓來自北歐的幸福感,不只在接待中心中展現,也成為日常中的美好實踐。而從最初的概念發想到具體的空間設計,義泰信與北歐櫥窗的合作,不僅是建築與設計的結合,更是一場把生活過好的實驗,讓目光在窗邊停留,讓人於餐桌相聚,也讓「家」成為最溫暖的風景。
 

「義泰信」建築模型。(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義泰信」建築模型。(Photo Credit:MOT TIMES 明日誌、Photography by 林家賢;建築代銷|海悅機構╴海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