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細、長的輕薄極簡設計,是經常出現在日本建築師石上純也(Junya Ishigami)作品中的建築語彙,近期新作「在水美術館」再次呈現細膩透明的特質。與人工湖泊幾乎等長、綿延近 1 公里的線性美術館建築,灰色混凝土屋頂、石材與玻璃,以內斂的方式述說著建築師對建築、環境之間「溫柔並存」的思維——置身其中不感到封閉壓迫,建築就像大自然的一部分,得以延伸擴展至近景、遠景裡,成為能感受自然的新風景。

  
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新作「在水美術館」。(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1公里的優雅風景


由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的「在水美術館」位於山東省日照市新開發區域的人工湖泊上,美術館被設定為通往開發區域的門戶,擁有兩條連結岸邊的步道,共佔地 20,000 平方公尺,長度自湖泊一端至另一端約 1 公里,目前正展示著巧克力主題的藝術展覽;同時,石上純也在美術館對面設計一座隱藏在廣闊植披下的遊客中心。

(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同樣由石上純也設計的旅客中心,覆蓋在大片植披之下。(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位於美術館對面的旅客中心。(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一如「在水」之名,透過空拍機俯瞰,建築就像輕輕漂浮在湖上的輕柔緞帶,模糊水域與陸地的關係,當人們逛遊美術館時,就像做到了平常不可能實現的水上行走。總是挑戰極扁、極長、極薄的石上純也表示:「最困難的地方是建造 1 公里的長度,我們必須考慮風、溫度與水況。」他希望這座美術館能帶給人「從湖底冒出來」的感受,在在緊扣著建築與環境緊密相連的設計核心。

 (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在水美術館內部引入湖水,串連起內外環境。(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展現自然景觀的灰色畫布

 
在水美術館以等距間隔、像從水裡長出的樑柱,支撐帶有雕塑感的輕薄混凝土屋頂,柱子之間則嵌入玻璃組成通透立面,水下玻璃與湖水交匯處留有微小空隙,透過閘門引導水流入內部,在確保長年維持相同水平面、不受到冬天湖水結冰的壓力之下,形塑出時而寬闊、時而窄小的路徑,也讓室內室外的界線變得更加模糊。

(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在水美術館就像一張灰色畫紙,美術館起伏不定的屋頂,與後方山脈輪廓相互交映,不帶任何飽和色彩、毫無成見地反射、凸顯與吸收隨著四季遞嬗而變換面容的自然景觀,春夏強調山巒與樹木深淺濃淡的綠,到了秋冬則是以大地棕色為主角,當湖面縈繞氤氳濃霧時,整座美術館則彷彿消失。

(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讓建築成為溫柔的巨人

 
石上純也希望解決中國建築與環境之間經常出現的封閉型關係,他觀察:「小至居住空間,大至宏偉建築,都以某種方式封閉,散發頹敗氛圍,就像與環境斷裂隔絕;因此建築與環境之間建立『溫柔的共存』顯得格外重要,要創造出令人舒適的存在,並且讓界限變得模糊。」

(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因此他提出,將建築視為溫柔的巨人作為解方,並且尋找人工與自然環境之間全新的關係,讓建築孤立存在卻巧妙地融入自然環境共生;無論是往回看神奈川工科大學 KAIT 廣場、洞穴樣貌旅宿 maison owl、德島文化藝術館等作品,或是展望未來,石上純也將繼續朝向讓建築本身進化成環境的設計思維,將建築重新想像為不落窠臼、與自然界建立和平關係的嶄新景觀。

(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同樣由石上純也設計的旅客中心,位於美術館對面。(Photo Credit: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Photography by Arch-Exist)

 

編輯/沈佩臻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