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個陌生的他方 (當然,也未必是個天涯海角的遠方,因為小旅行達人洪震宇曾說「家以外的地方都是他方」),當你走進一間旅館,你會期待經歷怎樣的五感體驗?是舒服地像家,還是如異域的非家?
在台南一片老屋改建風潮中,佳佳西市場有趣的是,它不只保留了老屋的歷史痕跡,也積極地讓藝術介入空間,讓各種持續發生的事件,重重疊疊地再次賦予老屋生命。它要你不只在屋子裡生活,更要你思考你的生活。
在台南一片老屋改建風潮中,佳佳西市場有趣的是,它不只保留了老屋的歷史痕跡,也積極地讓藝術介入空間,讓各種持續發生的事件,重重疊疊地再次賦予老屋生命。它要你不只在屋子裡生活,更要你思考你的生活。


甫開幕的「住非住:展覽事件」,獲得國藝會補助,以「非家」為概念 (畢竟再怎麼提倡「給你家的感覺」的旅館,氣味聲音感覺終究騙不了人,你畢竟還是身處於家之外的他方),邀請你「睡入作品中」。三波展覽延續至年底,首波展覽事件從「地下事件房」開始,將本房此次所化身的「真相對質」一號房,最有意思的,是與五樓的「路面」房,形成一個對照性的展覽。
在「真相對質」一號房中,荷蘭攝影家楊‧班寧 (Jan Banning) 以他探討人之本質的「街友」系列,讓入住者與影像進行面對面的對質。
影像要求人觀看,本身即帶有一種急迫的暴力。身為一個應該是提供旅人安歇角落,要讓人愉快入睡的文化旅館,本質上就與「急迫」相違背,更別提這些影像還是無家可居的街友。班寧持續拍攝的街友系列名為 《Down and Out in the South》(可直譯為「在南方,下面又外面的地方」,或意譯為「落魄在南方」),班寧持並非在大接上拍下這些影像,而是請遊民們到工作室進行拍攝,因此這些街友並沒有你想像中的落魄狼狽。
只是,當你在這些面容的環抱中入睡,你會進入什麼樣的夢境呢?

而藝術史家兼攝影家朱利安‧史帖拉布雷斯 (Julian Stallabrass) 的作品「路面房」(The Architecture of Pavement),則是將街景攝影作品之輸出,如同壁紙般將天花板與牆面包裹起來。

史帖拉布雷斯企圖讓你在這個空間行走、停留時,體會街友在路面的「家」,也反身自我批判如此貼皮式的房間,如何實體地呈現街友所能擁有的「路面房」。

編輯/張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