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工藝聯盟 100 年】20 世紀德國最具影響力設計推手,訴說百年工藝之旅
現今想到德國工藝,常給人精良純熟、品質保證的頂級印象,但你知道嗎?其實德國工藝,也是從默默無名,一路輾轉努力,才成就如今的面貌。今年正值德意志工藝聯盟 (Deutscher Werkbund,簡稱DWB)111 週年,想完整了解德國工藝的全貌,就一定要來趟展至今年 4 月 8 日,由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和臺北歌德學院共同舉行,並由德國對外關係學院(ifa)所特別策劃的《德意志工藝聯盟 100 年》展,一窺德國設計轉變的輝煌歷程。

創立於1907 的「德意志工藝聯盟」試圖以「好」造型的日常物品來提升人民的文化「教養」,影響德國及歐洲各地設計與生活甚鉅。(Photo Credit:Goethe-Institut Taipei)
1907 年由 12 位藝術家與建築師連同慕尼黑的 12 家公司共同創立了「德意志工藝聯盟」,可說是 20 世紀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團體之一,旨在提升工業產品之質量,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世界中,重新建立所謂「和諧的文化」。有趣的是,工藝聯盟的組成十分多元,包含建築師、藝術家到企業家等,從多元的視角切入,如工藝聯盟的精神領袖之一的赫爾曼·穆特修斯(Hermann Muthesius)的名言,工藝聯盟涵蓋的面向 「從沙發靠枕到都市設計」等無所不包,因此工藝聯盟的建築、藝術與設計作品不只是美學本身,更是整個世紀政治與經濟大環境演變的縮影。

現場鮮明的識別系統在展覽中格外吸睛!也開創了當今企業識別系統的先例,由於有了明確的標誌,因此讓商品的品質與美感更加被重視。(Photo Credit:Goethe-Institut Taipei、MOT TIMES)

物件維持簡約的造型,將機能寄寓於設計中,工業設計元素現今看來仍然被廣泛運用。(Photo Credit:Goethe-Institut Taipei)
然而,工藝的發展絕非一蹴可幾,此次展覽將德意志工藝聯盟的發展分爲七個時期,展出約 1000 件左右的物件,讓觀者一窺 20世纪德國文化和經濟史上最重要的章節。簡明的展場設計,恰如德國設計一向給人的印象,展出的物件包括海報、模型、家具、設計作品、素描和攝影等,甚至連該年代出品的雜誌出版品都實地展出,讓人有機會從大至建築、小至生活物件,具體而微,逐步欣賞時代演進下的居家生活風景。

民眾可以在展覽中一窺德國海報、模型、家具、設計作品、素描和攝影的百年演進歷程,如同觀賞一本工藝百年教科書。(Photo Credit:MOT TIMES)

民眾可以在展覽中一窺德國海報、模型、家具、設計作品、素描和攝影的百年演進歷程,如同觀賞一本工藝百年教科書。(Photo Credit:MOT TIMES)
時至今日,工藝聯盟依然極具指標與激勵意義,持續以批判的機制在改善環境和生活條件方面繼續發揮作用。有機會一定要到親自去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現場,感受一下工業設計的百年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