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定義是什麼?東亞文化之都特展「家的變遷」金澤展出
「東亞文化之都」每年在中國、日本、韓國三國之間選出以發展文化藝術為目的的城市,並在這些城市舉辦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發揚當代文化同時也保存傳統,而今年的「東亞文化之都」之一是日本的金澤。
金澤城的發展最早是在 16 世紀末,當時隸屬加賀藩的金澤是僅次於江戶、大阪、京都的日本第四大城,後來雖因工業化發展而導致人口遷出、城市規模不如往昔,但也因遠離戰亂與政治變遷,許多歷史的痕跡得以保存。
「家的變遷」展覽作品散佈在金澤市區內。作品資訊:川俣正(Tadashi Kawamata),Kanazawa Squatters’ Project 2018,2018。(Photo Credit:金沢 21 世紀美術館 / 川俣正)
當然,對許多設計迷來說,聽到金澤可能會首先想到由 SANAA 建築事務所打造的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而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也是這次「東亞文化之都」舉辦展覽「家的變遷」的企劃單位。
「家的變遷」探尋當代社會中的「家」的定義,雖然我們生活在由一個個「家庭」所構成的社會系統,但作為建築、物理存在的「家」的完整涵義卻比「家庭」更難理解。特別是在全球化發展下,移動已經成為生活中的常態,「家」也會跟著我們一起移動嗎?來自中日韓三國的藝術家以此為主題創作,作品散落在金澤的街道上,等待觀眾一同探索。
川俣正(Tadashi Kawamata)作品《金澤佔屋計畫 2018》的內部。(Photo Credit:Altering Home official instagram)
日本藝術家川俣正(Tadashi Kawamata)的創作向來關注社會和人際關係,他以「佔屋運動」為靈感的作品《金澤佔屋計畫 2018》是一棟在美術館外難以忽視的存在,他收集金澤市內的廢材作為作品材料,而且作品不只是在建築之內、而是連建築外在都是作品的一部分。
宋冬去年的作品《無盡的牆》。(Photo Credit:扉美術館)
中國藝術家宋冬(Song Dong)的作品《AT HOME OUT HOME》在金澤的「少林寺」展出,作品名稱其實是「在家/出家」之意,概念則延續宋冬2017年在廣州扉美術館的作品《無盡的牆》,收集來自社區的物件同時,也是在收集個體以至於集體的記憶。
韓碩鉉(Han Seok Hyun)的作品《Super-Natural: Oneday Landscape in Kanazawa》和兒童紙藝工作坊成果展示的現場。(Photo Credit:Altering Home official instagram)
韓國藝術家韓碩鉉(Han Seok Hyun)的《Super-Natural: Oneday Landscape in Kanazawa》同樣以金澤市內的廢棄物為材料,金澤市一天所產生的保特瓶罐類垃圾達16噸重,韓碩鉉以這件作品來回答展覽的提問:「地球就是我們的家」。
山本基(Motoi Yamamoto)的作品《紫的季節》以鹽來描繪出美麗的圖樣。(Photo Credit:山本基)
現居金澤的日本藝術家山本基(Motoi Yamamoto)自從妹妹因病過世後,就開始以在日本文化中有「淨化」意義的鹽為媒材進行創作。然而,他的妻子也在去年因癌症而離開,因此他選擇妻子離開前他們常一同前往的當地病友互助組織作為場地,展出以鹽來完成的大型作品《紫的季節》,艷麗的紫色則代表了他和妻子在路途中一起欣賞的紫木蘭花景色。
「家的變遷」在金澤的文化及商業中心區展出,期望能透過各種展覽及活動保持城市的活力與文化,展覽將持續展至 11 月 4 日,還有許多藝術家的精采作品值得到現場一探!
金澤城的發展最早是在 16 世紀末,當時隸屬加賀藩的金澤是僅次於江戶、大阪、京都的日本第四大城,後來雖因工業化發展而導致人口遷出、城市規模不如往昔,但也因遠離戰亂與政治變遷,許多歷史的痕跡得以保存。
「家的變遷」展覽作品散佈在金澤市區內。作品資訊:川俣正(Tadashi Kawamata),Kanazawa Squatters’ Project 2018,2018。(Photo Credit:金沢 21 世紀美術館 / 川俣正)
當然,對許多設計迷來說,聽到金澤可能會首先想到由 SANAA 建築事務所打造的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而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也是這次「東亞文化之都」舉辦展覽「家的變遷」的企劃單位。
「家的變遷」探尋當代社會中的「家」的定義,雖然我們生活在由一個個「家庭」所構成的社會系統,但作為建築、物理存在的「家」的完整涵義卻比「家庭」更難理解。特別是在全球化發展下,移動已經成為生活中的常態,「家」也會跟著我們一起移動嗎?來自中日韓三國的藝術家以此為主題創作,作品散落在金澤的街道上,等待觀眾一同探索。
川俣正(Tadashi Kawamata)作品《金澤佔屋計畫 2018》的內部。(Photo Credit:Altering Home official instagram)
日本藝術家川俣正(Tadashi Kawamata)的創作向來關注社會和人際關係,他以「佔屋運動」為靈感的作品《金澤佔屋計畫 2018》是一棟在美術館外難以忽視的存在,他收集金澤市內的廢材作為作品材料,而且作品不只是在建築之內、而是連建築外在都是作品的一部分。
宋冬去年的作品《無盡的牆》。(Photo Credit:扉美術館)
中國藝術家宋冬(Song Dong)的作品《AT HOME OUT HOME》在金澤的「少林寺」展出,作品名稱其實是「在家/出家」之意,概念則延續宋冬2017年在廣州扉美術館的作品《無盡的牆》,收集來自社區的物件同時,也是在收集個體以至於集體的記憶。
韓碩鉉(Han Seok Hyun)的作品《Super-Natural: Oneday Landscape in Kanazawa》和兒童紙藝工作坊成果展示的現場。(Photo Credit:Altering Home official instagram)
韓國藝術家韓碩鉉(Han Seok Hyun)的《Super-Natural: Oneday Landscape in Kanazawa》同樣以金澤市內的廢棄物為材料,金澤市一天所產生的保特瓶罐類垃圾達16噸重,韓碩鉉以這件作品來回答展覽的提問:「地球就是我們的家」。
山本基(Motoi Yamamoto)的作品《紫的季節》以鹽來描繪出美麗的圖樣。(Photo Credit:山本基)
現居金澤的日本藝術家山本基(Motoi Yamamoto)自從妹妹因病過世後,就開始以在日本文化中有「淨化」意義的鹽為媒材進行創作。然而,他的妻子也在去年因癌症而離開,因此他選擇妻子離開前他們常一同前往的當地病友互助組織作為場地,展出以鹽來完成的大型作品《紫的季節》,艷麗的紫色則代表了他和妻子在路途中一起欣賞的紫木蘭花景色。
「家的變遷」在金澤的文化及商業中心區展出,期望能透過各種展覽及活動保持城市的活力與文化,展覽將持續展至 11 月 4 日,還有許多藝術家的精采作品值得到現場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