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金馬賓館蛻變藝術中心,開幕展 James Turrell、阮義忠等大師助陣!
在這座島嶼上,我們如何學習歷史、與歷史一起往前走?保存見證歷史的建築、活化空間利用就是一個好方法。位於高雄壽山入口的金馬賓館,建館起源於民國 47 年的金門八二三炮戰,九年後正式建成,是 50 到 70 年代的台灣青年至金門、馬祖服役前,往返外島及台澎地區差假官兵暫宿的處所,反映了動盪不安的時代背景。
已有 50 餘年歷史的金馬賓館,經過整建後將變身當代藝術中心重新開放。(Photo Credit:金馬賓館)
隨著軍方在 87 年撤離,金馬賓館後續移交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使用,但鐵工局也在六年前搬遷,金馬賓館因此閒置多年。然而,它的歷史地位有如冷戰時期的南北韓 38 度線和柏林圍牆,高雄市都發局決定將富有軍事歷史意義的金馬賓館保留,並與御盟集團攜手合作進行場館活化,為鼓鹽老城區注入發展新能量。
御盟集團深耕高雄多年,去年與晶華酒店集團合作的晶英國際行館(Silks Club)開始試營運,攜手集團旗下的永添藝術將行館打造為藝術國際交流平台,邀請國內外近兩百位優秀藝術創作者以「海洋」意象為主題,創作專屬飯店展出的作品。館內的 147 間客房同時也是 147 位藝術家的展覽空間,讓旅宿賓客透過藝術家的雙眼看見台灣土地的形色,更歡迎旅客購藏。
御盟集團旗下的晶英國際行館推廣藝術不遺餘力,館內有當代藝術大師 Olafur Eliasson 作品《月相》。(Photo Credit:晶英國際行館)
永添藝術執行長邵雅曼表示:「飯店可以不只是供人下榻的地方,透過藝術的傳遞,我們可以更積極回饋社會,甚至啟發下一代對美學的感觀。」開幕一年以來,平均一個月可以將至少兩件台灣藝術家作品介紹給各國旅客。
晶英國際行館是永添藝術穩健踏出的第一步,而今年改建完成、即將以當代藝術館之姿迎接眾人的金馬賓館,則是眾所期待的第二步。經過兩年潛心規劃,即將開幕的金馬賓館館內空間大致可分為九個展廳、一個咖啡館,其中三個為常設展分別呈現台灣、香港與美國藝術家作品;六個展廳目前引進兩檔當代藝術特展。
金馬賓館開幕展以「光」為核心,一樓三大展間分別展出由「光線與空間運動」(Light and Space Movement)最具代表性的先驅藝術家 James Turrell、香港藝術家伍韶勁(Kingsley Ng)水線裝置《過渡》以及台灣紀錄片導演陳普策劃展出「檔案室」(Archive),開啟光與空間的詩意對話。
James Turrell 擅長以光線和空間作為藝術品創作的素材,引領觀眾沉浸在感知的極限。藝術家對於光線的迷醉跟信仰有關,也反映了他對宇宙萬物間人類定位的追尋;因貴格會教派的影響,他希望透過靜謐的沉思、耐性和冥想的簡單訓練,喚起人們對於自我的更多知覺。1960 年代中期,James Turrell 開始在南加州進行以光為媒介的實驗,他從 1977 年開始的「羅丹火山口」計畫(Roden Crater)位於亞利桑那州北部一座死火山,透過雕刻火山口的形狀,並在火山內切割一系列的隔間、隧道和洞穴,提升參與者對於天地的感知。
James Turrell 作品《鑽石(菱格)》。
作品資訊:Corinth Canal, 2016 / Diamonds (Squares on point) Glass, 2016 / L.E.D. light, etched glass and shallow space / 89 x 89 inches (226 x 226 cm)
在金馬賓館展出的《鑽石(菱格)》則是 James Turrell 自 2004 年以來進行的一系列玻璃系列裝置中,規模最大的一件作品。作品靈感來自於國際航運中一些最狹窄的水道,在這些航段裡,天空被大自然所創造的高聳牆面框住,廣闊的地平線只是驚鴻一瞥;而在歷史上來說,這些航道都是兩片陸地或水域間的重要中介點或連接。以台灣的殖民背景面對這件作品,會發現它與台灣變動中的社會期待、個人對生命狀態的反思有所連結。
而由台灣紀錄片導演陳普所策劃的「檔案室」(Archive),彙整了金馬賓館建成至今的文獻資料,包含書信、影像與建築修建資料,文史訪談計畫與建築修建過程,由紀錄片導演陳普與永添藝術團隊合作執行,希望將金馬賓館的時代背景完整重現。金馬賓館除了一樓常設展以外,二、三樓分別呈現台灣藝術家羅懿君、湯雅雯、高雅婷聯合畫展「稜鏡:趨近那些尚未看見的場景」,以及台灣知名攝影師阮義忠攝影展「光與凝視:失落的優雅」。
阮義忠匯集 1976 年至1995 年間的作品,以「失落的優雅」記錄他對人與環境的關懷。(Photo Credit:金馬賓館)
金馬賓館建築形式特殊且結構完整,周邊有駁二藝術特區、壽山風景區及愛河等景點,又有輕軌捷運經過,適合規劃一日遊套裝行程。同集團的晶英國際行館亦在不遠處,也與金馬賓館合作規劃住房優惠行程,期望能透過藝文串連,推廣高雄市區觀光價值。
已有 50 餘年歷史的金馬賓館,經過整建後將變身當代藝術中心重新開放。(Photo Credit:金馬賓館)
隨著軍方在 87 年撤離,金馬賓館後續移交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使用,但鐵工局也在六年前搬遷,金馬賓館因此閒置多年。然而,它的歷史地位有如冷戰時期的南北韓 38 度線和柏林圍牆,高雄市都發局決定將富有軍事歷史意義的金馬賓館保留,並與御盟集團攜手合作進行場館活化,為鼓鹽老城區注入發展新能量。
御盟集團深耕高雄多年,去年與晶華酒店集團合作的晶英國際行館(Silks Club)開始試營運,攜手集團旗下的永添藝術將行館打造為藝術國際交流平台,邀請國內外近兩百位優秀藝術創作者以「海洋」意象為主題,創作專屬飯店展出的作品。館內的 147 間客房同時也是 147 位藝術家的展覽空間,讓旅宿賓客透過藝術家的雙眼看見台灣土地的形色,更歡迎旅客購藏。
御盟集團旗下的晶英國際行館推廣藝術不遺餘力,館內有當代藝術大師 Olafur Eliasson 作品《月相》。(Photo Credit:晶英國際行館)
永添藝術執行長邵雅曼表示:「飯店可以不只是供人下榻的地方,透過藝術的傳遞,我們可以更積極回饋社會,甚至啟發下一代對美學的感觀。」開幕一年以來,平均一個月可以將至少兩件台灣藝術家作品介紹給各國旅客。
晶英國際行館是永添藝術穩健踏出的第一步,而今年改建完成、即將以當代藝術館之姿迎接眾人的金馬賓館,則是眾所期待的第二步。經過兩年潛心規劃,即將開幕的金馬賓館館內空間大致可分為九個展廳、一個咖啡館,其中三個為常設展分別呈現台灣、香港與美國藝術家作品;六個展廳目前引進兩檔當代藝術特展。
金馬賓館開幕展以「光」為核心,一樓三大展間分別展出由「光線與空間運動」(Light and Space Movement)最具代表性的先驅藝術家 James Turrell、香港藝術家伍韶勁(Kingsley Ng)水線裝置《過渡》以及台灣紀錄片導演陳普策劃展出「檔案室」(Archive),開啟光與空間的詩意對話。
James Turrell 與作品「羅丹火山口」。(Photo Credit:Florian Holzherr)
James Turrell 作品《鑽石(菱格)》。
作品資訊:Corinth Canal, 2016 / Diamonds (Squares on point) Glass, 2016 / L.E.D. light, etched glass and shallow space / 89 x 89 inches (226 x 226 cm)
(Photo Credit:James Turrell & Kayne Griffin Corcoran, Los Angeles)
在金馬賓館展出的《鑽石(菱格)》則是 James Turrell 自 2004 年以來進行的一系列玻璃系列裝置中,規模最大的一件作品。作品靈感來自於國際航運中一些最狹窄的水道,在這些航段裡,天空被大自然所創造的高聳牆面框住,廣闊的地平線只是驚鴻一瞥;而在歷史上來說,這些航道都是兩片陸地或水域間的重要中介點或連接。以台灣的殖民背景面對這件作品,會發現它與台灣變動中的社會期待、個人對生命狀態的反思有所連結。
而由台灣紀錄片導演陳普所策劃的「檔案室」(Archive),彙整了金馬賓館建成至今的文獻資料,包含書信、影像與建築修建資料,文史訪談計畫與建築修建過程,由紀錄片導演陳普與永添藝術團隊合作執行,希望將金馬賓館的時代背景完整重現。金馬賓館除了一樓常設展以外,二、三樓分別呈現台灣藝術家羅懿君、湯雅雯、高雅婷聯合畫展「稜鏡:趨近那些尚未看見的場景」,以及台灣知名攝影師阮義忠攝影展「光與凝視:失落的優雅」。
阮義忠匯集 1976 年至1995 年間的作品,以「失落的優雅」記錄他對人與環境的關懷。(Photo Credit:金馬賓館)
金馬賓館建築形式特殊且結構完整,周邊有駁二藝術特區、壽山風景區及愛河等景點,又有輕軌捷運經過,適合規劃一日遊套裝行程。同集團的晶英國際行館亦在不遠處,也與金馬賓館合作規劃住房優惠行程,期望能透過藝文串連,推廣高雄市區觀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