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5000年前就有刺青?高雄美術館《刺青-身之印》特展,聯手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精采呈獻

你覺得刺青是潮流、還是不怕痛的證明?現在多數人已不會對刺青投以異樣眼光,但大面積的刺青卻還是會令人有負面聯想;甚至在日本,許多溫泉浴池和澡堂仍然禁止有刺青的人使用。刺青的意義,在不同的時代與文化中有著天壤之名。
 
高雄市立美術館的特展《刺青-身之印》,就可以看到「刺青」橫跨5000年的歷史!這次特展與法國四大國立博物館之一的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Jacques Chirac)共同主辦,循著宏大的時間與空間跨度,展出超過200件作品,從文化發展的視角展現刺青的世界史。


《刺青-身之印》展覽現場(攝影:林宏龍)

很難想像刺青的歷史竟然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3000年的銅器石器並存時期,被冰封於歐洲阿爾卑斯山區的冰人奧茨遺體被發現有數十處刺青紋樣;而在中國,唐朝博物學家的著作《酉陽雜俎》中,記載了一名男子「勇不膚撓,自頸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詩」,看來這名熱愛白居易的男子就是中國刺青界的先驅了。
 
雖然早有刺青文化的痕跡,但在後來的歐洲,刺青卻因宗教信仰而受到壓抑,直到15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探險的歐洲人在世界四方重新「發現」刺青,但卻只在水手、冒險家間成為風潮;甚至到了二次大戰期間,德國納粹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為猶太人編號、並將編號刺青在他們身上,讓刺青成為恥辱的印記。


展現出遊歷刺青師之圖樣目錄的折疊屏風,北非與中東地區,19世紀,木、玻璃、顏料、漆,115 x 2.2 x 84 cm.
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典藏(Inv. 71.1933.165.239)
©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Claude Germain

然而,在大洋洲的原住民族中,刺青卻是一種社會聲望的象徵,而對屬於南島民族的台灣原住民更是如此。例如對於泰雅族來說,善於織布的女子才能紋面,沒有紋面的女子很難嫁出去;而泰雅族男子則必須在戰場和狩獵上有英勇的表現,才能獲得紋面資格。
 
在日本,刺青的風行竟然和中國流傳過去的《水滸傳》有關,江戶時期的歌舞伎劇場裡,演出著《近世水滸傳》的戲碼,講述108位刺青好漢的故事,刺青元素因此融入了歌舞伎和浮世繪藝術中,形塑了鮮明的日本刺青風格。
 
今日許多刺青師都自豪地認為自己是「刺青藝術家」,然而他們追求社會認同的道路卻是數十年前就開始了。1976年,首屆「國際刺青大會」在美國休士頓舉行,標誌著刺青邁向全球性交流與復興的時代。

 
左圖:刺青計畫:紋身「體衣」設計,莎賓‧葛芙蓉(b.1969),瑞士,2013,繪於亞麻畫布,128 x 80 cm
©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Claude Germain
右圖:刺青計畫:紋身「體衣」設計,黃炎(岩崎成格)(b.1970),日本,2013,繪於亞麻畫布,120 x 80 cm
©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aris. Photo: Claude Germain 

凱布朗利博物館致力籌劃刺青主題展、將刺青藝術納為館藏,也邀請20組全球各地的知名刺青藝術家特別進行「體衣」(幾乎整片包覆皮膚的刺青,彷彿衣服一樣)設計,期待藉由展覽能讓刺青獲得更多理解與尊重。
 

《刺青-身之印》也展出台灣刺青藝術家的作品(攝影:鄭景陽)

左起:本展策展人 Julien、高美館李玉玲館長、本展策展人 Anne。(攝影:鄭景陽)

《刺青-身之印》特展將在高美館持續展至2020年2月9日,接下來的新年與農曆年假期,就是去看展了解刺青的最好時機!

▌刺青-身之印
展期:至 2020.2.9 止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101-103 展覽室
網址:
https://tattoo.kmfa.gov.tw/
主辦:高雄市立美術館、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