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台中精密聚落:「幾何的漫遊」從水霧與光影間,感受林舜龍自由的藝術想像
「我以往的作品象徵性比較多,《幾何的漫遊》相較起來象徵性就沒那麼多。這是充滿想像性,抽象無定形、自由的作品。」——林舜龍
大部份人對台中的印象是氣候與人情味都很棒的城市,這裡很適合創意萌芽滋長,因為這座城市所表現的活力感,以及對新鮮事物無止盡好奇,形塑了城市的風格。台中由農業轉型為加工出口模式,靠著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發展出聞名世界的精密機械產業聚落。沿著大肚山,北到大甲,往南到霧峰,藏著上千家精密機械產業上下游的供應商。
在精科路與精科東路交會口的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服務中心,這是充滿科技語彙的建築樣式,似如一艘太空船漂浮在大肚山上。藝術家林舜龍以不同的三個幾何基本形態,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設置於三處出入口的大牆上。精確的黑色線條,搭配水霧繚繞與夜間燈光,在剛強與柔美之間又有另一番深邃的想像,美得撼人心魄,卻又轉瞬即逝。
向來擅長地景藝術創作的林舜龍解釋:「我以往的作品象徵性比較多,《幾何的漫遊》相較起來象徵性就沒那麼多。這是充滿想像性,抽象無定形、自由的作品。」
向來擅長地景藝術創作的林舜龍解釋:「我以往的作品象徵性比較多,《幾何的漫遊》相較起來象徵性就沒那麼多。這是充滿想像性,抽象無定形、自由的作品。」
從霞彩滿天到,夜漸漸漸沉……,《三角的漫遊》正用最絢爛的顏色,向天地告別。(Photo Credit:達達創意)
《幾何的漫遊》將詮釋該園區的特性與內涵,開放式的組件,削減了結構的規模和重量感,它既是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服務中心的延伸,也是民眾想像力的延伸,因為不去定義反而能有更多的可能發生。這裡是可以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地想像的空間,成為一個自我放鬆的冥想之地,或是拍照打卡的夯點。這個獨特的地方,賦予每一個人不同的定義,藉由這樣的思考,來重新發現精密園區的各種可能性。
幾何跟建築結合,也讓我們看見林舜龍的空間思考技藝 。(作品名:方的漫遊)(Photo Credit:達達創意)
藝術家透過《圓的漫遊》象徵人的宇宙和地球的大宇宙之間的關係 。(Photo Credit:達達創意)
在台灣,我們與藝術的距離能有多近?當藝術進入公共生活,不只是藝術品溢出美術館圍牆或是放置位置的改變,而是藝術聯接著豐富的廣大民眾。台中市為台灣的公共藝術做了良好的示範,例如:2020的台灣燈會,是接力世界花卉博覽會後,在台中舉辦的重要大型展覽。藝術家林舜龍,以花博《從天上掉下來的一顆種子˙籽仔》與台灣燈會主燈《森生守護-光之樹》傳播他愛地球、愛生態、愛國家的理念,希望台灣好,人好,產業也變得更好。
林舜龍當初開放主燈空間的用意在於突破傳統燈會主燈的籓籬,讓民眾進入主燈,期待可以提供一個更舒適且具有藝術內涵的場域,讓大家的情緒、話語都可以出現在「森生守護」裡,以此回應我們居住的環境,建立尊重與包容的良好關係,引發更多的感受與祝福,使社會變的更加和諧與進步。
林舜龍當初開放主燈空間的用意在於突破傳統燈會主燈的籓籬,讓民眾進入主燈,期待可以提供一個更舒適且具有藝術內涵的場域,讓大家的情緒、話語都可以出現在「森生守護」裡,以此回應我們居住的環境,建立尊重與包容的良好關係,引發更多的感受與祝福,使社會變的更加和諧與進步。
透過作品縮短了藝術與民眾實際的距離,於是產生了新的文化與對話。(Photo Credit:達達創意)
有趣的是,多次參與瀨戶內藝術祭、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林舜龍,從受到國際青睞的知名作品《跨越國境・海》與《跨越國境・潮》到台中車站的《水逗娘》,你可能因著不同的理由見到它們,但不管公共藝術,還是參與地方大型的藝術節活動,我們都可以讓藝術來親吻生活裡美好的日常。願未來,我們與藝術的距離也能如此靠近。
有趣的是,多次參與瀨戶內藝術祭、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林舜龍,從受到國際青睞的知名作品《跨越國境・海》與《跨越國境・潮》到台中車站的《水逗娘》,你可能因著不同的理由見到它們,但不管公共藝術,還是參與地方大型的藝術節活動,我們都可以讓藝術來親吻生活裡美好的日常。願未來,我們與藝術的距離也能如此靠近。
圖右為藝術家林舜龍老師,《幾何的漫遊》是老師獻給城市的禮物。(Photo Credit:達達創意)
文/邱繼瀚
文/邱繼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