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之外》即將開展!6組藝術創作者走入6個花東聚落秘境,用藝術說工藝的故事
「有一天早上醒來,側耳傾聽時,忽然覺得好像聽見遠方的大鼓聲。從很遙遠的地方,從很遙遠的時間,傳來那大鼓的聲音。非常微弱。而且在聽著那聲音之間,我開始想無論如何都要去做一次長長的旅行。」—村上春樹《遠方的鼓聲》
當我們提及遠行時,未必需要走馬看花的觀光行程,
透過「工藝行旅」的視角,或許也能探索已知與未知的他方,
收集另一種更接近土地的文化風景。
透過「工藝行旅」的視角,或許也能探索已知與未知的他方,
收集另一種更接近土地的文化風景。
花東縱谷綿延山景一向是旅人最愛的島內旅遊目的地。 (Photo Credit:楊峻翔)
讓「人」走入「地方」,體會在地工藝的獨特風景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在地工藝品牌「 C.Craft 」首檔展覽《工藝之外──還要多久才到?》,由佳佳百貨有限公司與沿岸製作團隊打造而成,即將於8 月 27 日,在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4F 登場。此展主要邀集六組臺灣新生代藝術創作者,分別造訪位於宜蘭、花蓮和臺東的六個工藝社區進行創作之旅,讓創作者不只從土地身上感受靈感,亦能藉由當地獨特的工藝美學,體會另一種深受啟發的旅行樂趣。
沒靈感的時候不如來場工藝行旅—六個工藝單位 ╳ 六位藝術創作者
旅行可以是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沒有計畫、沒有終點的隨興,也能是電影《托斯卡尼艷陽下》有目的的出行;一如沒有靈感的時候,不如來趟工藝行旅,透過每一吋微小的勞動,激發日常藝術裡的靈光乍現。
左為音樂人許含光,右為「今晚我是手」吳季禎。(Photo Credit:楊峻翔)
旅行可以是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沒有計畫、沒有終點的隨興,也能是電影《托斯卡尼艷陽下》有目的的出行;一如沒有靈感的時候,不如來趟工藝行旅,透過每一吋微小的勞動,激發日常藝術裡的靈光乍現。
左為音樂人許含光,右為「今晚我是手」吳季禎。(Photo Credit:楊峻翔)
音樂人暨文字創作者許含光—到花蓮體驗染布
曾創作專輯《曖曖》、單曲《 25 》和詩文集《齒與骨》的音樂人暨文字創作者許含光造訪了地處花蓮溪和秀姑巒溪的交界、以馬佛陶為名的花蓮縣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和瑞穗鄉富源社區──靚染工坊體驗染布,創作文字作品〈他說他曾經聽得懂鳥語〉以及由他剪輯、配樂的影像紀錄。
來自花蓮縣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不同釉色的柴燒陶器。(Photo Credit:楊峻翔)
創作者造訪馬佛陶聚落,花蓮縣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體驗染布工藝的趣味。 (Photo Credit:楊峻翔)
文字、影像創作者「今晚我是手」吳季禎—宜蘭木頭邊角廢料也能進行創作
一向以文字掀起人們心中漣漪的吳季禎,這次特別前往宜蘭訪問手作木屐村──保證責任宜蘭縣蘇澳鎮白米社區合作社,其作品《孤島》裡的木頭正是由木屐製作剩下的邊角廢料所製成,而文字則是當下靈感啟發後的創作。
在保證責任宜蘭縣蘇澳鎮白米社區合作社裡可以一睹木屐製作的過程。(Photo Credit:楊峻翔)
你知道一只木屐是怎麼製作而成的嗎?到保證責任宜蘭縣蘇澳鎮白米社區合作社,便能一探究竟。(Photo Credit:楊峻翔)
來到蘇澳永春,能體驗彩繪木屐工藝的上色過程。(Photo Credit:楊峻翔)
歌手暨鼓手雷擎—植物染工坊,收集花蓮當地特有的聲音編成節奏
甫發行具島嶼風情的靈魂樂單曲《神仙眷侶》的歌手暨鼓手雷擎,則是帶著他的鼓棒前往花蓮縣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的木工藝與植物染工坊,聲音影像作品〈旅途:工藝之外〉以鼓棒敲擊在地工具或材料,將當地特有的聲音編成節奏。
歌手暨鼓手雷擎。(Photo Credit:楊峻翔)
歌手暨鼓手雷擎。(Photo Credit:楊峻翔)
到花蓮縣瑞穗鄉富源社區──靚染工坊,感受植物染與藍染的製作流程。(Photo Credit:戴暘麟)
花藝師王亦瑀—學習花蓮獨特刮絲工法運用花藝作品之中
「一隅有花」的花藝師王亦瑀。(Photo Credit:楊峻翔)
一隅有花的花藝師王亦瑀,從精通香蕉絲編織與刮絲工法的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帶回了香蕉絲,並將其運用在花藝作品《到更亮的地方》中,展期間也將推出「工藝之外╳週花計畫」專屬花束。
一隅有花的花藝師王亦瑀,從精通香蕉絲編織與刮絲工法的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帶回了香蕉絲,並將其運用在花藝作品《到更亮的地方》中,展期間也將推出「工藝之外╳週花計畫」專屬花束。
花藝師王亦瑀將他在花蓮豐濱新社學到的香蕉絲編織技法融入花藝創作中。(Photo Credit:楊峻翔)
噶瑪蘭族傳統工藝香蕉絲,需經過曝曬後才能使用。(Photo Credit:戴暘麟)
影像創作者吳姿瑩—以慢鏡頭捕捉工藝原料和花蓮深山光景
多次獲得 VSCO 年度最佳照片殊榮的影像創作者吳姿瑩,這次入住花蓮縣瑞穗鄉富源社區,並以慢鏡頭捕捉工藝原料和花蓮深山光景,透過作品《時間浮游》觀者可以感受到看似虛幻的影像,像逐格被拉長的時間,一步步引領觀眾進入工藝的時間縫隙。
影像創作者吳姿瑩。(Photo Credit:吳姿瑩)
影像創作者吳姿瑩。(Photo Credit:吳姿瑩)
平面設計師沈貽華與木工師林星、邱俊瑋,以花蓮工藝材料月桃打造裝置作品
最後,由平面設計師沈貽華與木工師林星、邱俊瑋共組的東村 TungVillage 身為花蓮住民,走訪了花蓮縣瑞穗鄉富源社區、噶瑪蘭族發展協會以及臺東市富豐社區發展協會,用當地特色工藝材料製作〈東村事發〉系列,包含:蕉絲雲燈〈雲山〉、月桃編織屏風〈秘境〉等裝置作品。
東村 TungVillage。(Photo Credit:楊峻翔)
月桃編織非常耗時費工,且過程相當繁瑣。(Photo Credit:楊峻翔)
臺東市富豐社區發展協會裡可以看到稻草草繩製作過程。(Photo Credit:楊峻翔)
結合地方創生,打造五條必訪工藝旅遊地圖
展覽現場主要以工藝、文字、音樂、影像、花藝和裝置作品構築而成,共分成六個小區,每區由一個工藝聚落搭配一位創作者,並透過工藝聚落三層式的展台,由下而上揭開「原材料、製作工具和產品」三個工藝品從無到有的歷程。其中在製作工具上,從專業工具地織機、刨刀、手斧,到塑膠小臉盆、日曆和春聯,到白蟻殺蟲劑與收音機等,不只全面展示了工藝師的日常生活樣貌,也讓人一窺工藝品的漫長創作歷程。
除此之外,《工藝之外──還要多久才到?》也為這次展覽製作「工藝旅遊地圖」,內容包含社區故事、工藝體驗課程,以及 1 日至 4 日遊的五條旅遊路線建議。
最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展覽中,策展單位將首次展覽的合作橄欖枝伸向許多相對較不為人知的地方創生團隊;比如以客家聚落為主體的「花蓮縣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擁有台灣原住民族中獨一無二的香蕉絲織布民族工藝的「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長期推廣阿美族悠久的製陶工藝的「花蓮縣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透過木屐文化推廣繼續譜寫白米木屐村的故事的「社團法人宜蘭縣蘇澳鎮白米社區發展協會」,以及座落石山部落的「臺東市富豐社區發展協會」與花蓮縣瑞穗鄉最北的村落——富源所創立的「花蓮縣瑞穗鄉富源社區」。
但這只是一個開始,一個引子,在這張工藝行旅的地圖,曾經被遺忘卻無比美好的在地工藝,將會一步步重返我們的旅行座標之上,並成為滋養生活的風景與養份。
最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展覽中,策展單位將首次展覽的合作橄欖枝伸向許多相對較不為人知的地方創生團隊;比如以客家聚落為主體的「花蓮縣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擁有台灣原住民族中獨一無二的香蕉絲織布民族工藝的「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長期推廣阿美族悠久的製陶工藝的「花蓮縣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透過木屐文化推廣繼續譜寫白米木屐村的故事的「社團法人宜蘭縣蘇澳鎮白米社區發展協會」,以及座落石山部落的「臺東市富豐社區發展協會」與花蓮縣瑞穗鄉最北的村落——富源所創立的「花蓮縣瑞穗鄉富源社區」。
但這只是一個開始,一個引子,在這張工藝行旅的地圖,曾經被遺忘卻無比美好的在地工藝,將會一步步重返我們的旅行座標之上,並成為滋養生活的風景與養份。
展覽|《工藝之外──還要多久才到?》臺灣社區在地特色工藝展
展期|2020 年 8 月 27 日 [四] 至 10 月 11 日 [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 9:30 ~ 17:30 [週一休館,國定假日除外]
地點|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4F (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 41 號)
門票|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