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五大星球,2020台北雙年展盛大開幕!以「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為題,探索在意見分歧的社會中該如何邁向未來?
在疫情發生前,誰也料想不到有如科幻小說般的劇情竟會在現實生活中上演,而且這劇情一演就是一整年;在這一年裡,我們的同溫層越來越厚,不同立場的派系分歧越來越大,明明在同一個地球生活,卻猶如平行宇宙般沒有交集。
究竟如何讓世界保持宜居?今日11/21正式開展,由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主辦的「2020台北雙年展」,由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與法國獨立策展人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共同策展,並特別邀請臺灣獨立策展人林怡華(Eva Lin)策劃公眾計畫,呈獻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共57位參與者及團隊的精彩作品。
此次雙年展以「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為主題,提出了一個巨大的假設,以「全球化星球」、「逃脫星球」、「維安星球」、「實地星球」與「另類重力星球」5大星球織構而成,其中又囊括了「臨界區」、「外交碰撞區」以及對「蓋婭」論述的再爬梳,瞬間將美術館變身為一座虛構的星象廳。
只因人類並非地球的中心,事情也往往不只有一體兩面的正反是非,有時受害者很可能是根本無法發聲的物種。因此透過此展我們將得以去思考在這個最壞又最好的時代裡,不同立場與觀點的差異與歧見,同時也能思索彼此如何共生的可能性。接下來就跟著MOT TIMES的腳步,從5大星球中一窺幾件精彩作品。
位於美術館大廳,墨西哥藝術家費南多.帕馬.羅迪給茲Fernando PALMA RODRÍGUEZ的作品是整個展覽的序曲,此作品將在大廳中穿梭移動,誘使觀者面對這些由電子材料與現成物所組成,並在電力引動下呈現旺盛生命力的納瓦文化。(Phto Credit:Chris Chen)
只因人類並非地球的中心,事情也往往不只有一體兩面的正反是非,有時受害者很可能是根本無法發聲的物種。因此透過此展我們將得以去思考在這個最壞又最好的時代裡,不同立場與觀點的差異與歧見,同時也能思索彼此如何共生的可能性。接下來就跟著MOT TIMES的腳步,從5大星球中一窺幾件精彩作品。
位於美術館大廳,墨西哥藝術家費南多.帕馬.羅迪給茲Fernando PALMA RODRÍGUEZ的作品是整個展覽的序曲,此作品將在大廳中穿梭移動,誘使觀者面對這些由電子材料與現成物所組成,並在電力引動下呈現旺盛生命力的納瓦文化。(Phto Credit:Chris Chen)
墨西哥藝術家費南多.帕馬.羅迪給茲Fernando PALMA RODRÍGUEZ的作品《士兵(紅),2001》(木構造、電子電路、感應器與電腦軟體)。因藝術家本身就是納瓦族,因此他特別打造的怪奇機器結構物,以電力、建材、納瓦塑像組合而成,突顯電子並不冰冷,也非靜態,而是一種擁有獨特生命力的異種嵌合體。(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星球1:無視極限而堅持實行現代化的「全球化星球」
01 藝術家蜜卡.羅登伯格Mika Rottenberg—作品「宇宙生成器(AP),2017」
從畫面中觀者可感受到在美墨邊境的墨西哥小鎮上快速流通的貨物、全球化現象與國際貿易的榮景,諷刺的是,商品貨物要跨越邊境是如此的輕而易舉,但若是墨西哥人想通過這條邊境進入美國,卻困難重重。
蜜卡.羅登伯格,《宇宙生成器(AP)》,2017,單頻道錄像裝置,彩色、有聲,26 分 36 秒。(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蜜卡.羅登伯格,《宇宙生成器(AP)》,2017,單頻道錄像裝置,彩色、有聲,26 分 36 秒。(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蜜卡.羅登伯格,《宇宙生成器(AP)》,2017,單頻道錄像裝置,彩色、有聲,26 分 36 秒。(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02 藝術家法蘭克.列布維奇& 朱利安.塞胡西Franck Leibovici & Julien Seroussi—作品「穆遵古(那些兜圈兜個不停的人), 2016 」、「波格洛,2016」 、「陳列2017–2020」 、「九張像素化的證人照,2018」
塞胡西曾是國際刑事法院的分析員,參與過波格洛大屠殺 Bogoro case 的調查,而列布維奇則是為詩人兼藝術家。兩人以海牙國際刑事法院仲裁的一宗案件「剛果民兵襲擊波格洛」歷史事件為主題,有別於一般法律從業人士慣常法理先行,再以證據文本收尾的作法,創作者透過藝術、設計等方法檢視相關圖像,甚至讓現場觀者也可以使用架子、磁鐵、標籤與色碼等工具,任意組成這些證據資料,並透過圖像創造出新的敘事, 去建構出你認為的真實 。
塞胡西曾是國際刑事法院的分析員,參與過波格洛大屠殺 Bogoro case 的調查,而列布維奇則是為詩人兼藝術家。兩人以海牙國際刑事法院仲裁的一宗案件「剛果民兵襲擊波格洛」歷史事件為主題,有別於一般法律從業人士慣常法理先行,再以證據文本收尾的作法,創作者透過藝術、設計等方法檢視相關圖像,甚至讓現場觀者也可以使用架子、磁鐵、標籤與色碼等工具,任意組成這些證據資料,並透過圖像創造出新的敘事, 去建構出你認為的真實 。
法蘭克.列布維奇 & 朱利安.塞胡西,《穆遵古 (那些兜圈兜個不停的人)》,2016,裝置,磁性 漆、磁性架、磁鐵、雷射印刷、簽字筆、亮光漆、 中介者,尺寸視空間而定。(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法蘭克.列布維奇 & 朱利安.塞胡西,《穆遵古 (那些兜圈兜個不停的人)》(展覽物件),2016, 裝置,磁性漆、磁性架、磁鐵、雷射印刷、簽字筆、 亮光漆、中介者,尺寸視空間而定。(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03 藝術家安東尼奧.維佳.馬克提拉Antonio VEGA MACOTELA—作品「燃燒的地景 二、三、六,2019」
這些看似風光明媚的地景織布,靈感源自墨西哥詩人胡安娜.伊内斯.德拉克鲁兹的詩作「 火」,但眼見未必為憑,地景之下其實暗藏玄機。這是藝術家運用網路駭客經常使用的「圖像隱碼術」(steganography),刻意將外洩的機密名單編碼織進作品的經緯交錯之中,藉此對那些逃稅者提出指控。
安東尼奧.維佳.馬克提拉—燃燒的地景,圖像隱碼術、緹花織毯。(Photo Credit:藝術家、哈瑟爾特CIAP)
黃海欣,《巴塞爾藝術展後》,2020,鉛筆、紙,193×488 公分。(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伊山.貝哈達Hicham BERRADA,《預兆》,2020,錄像裝置,10 分 11 秒。(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星球2:被全球化背叛後的「維安星球」
藝術家尤拿斯.史塔Jonas Staal—作品「史蒂夫.班農: 宣傳大業的梳理與回顧,2018–2019」
如果你覺得被全球化背叛,甚至感到失落與挫折,一如英國脫歐派想跟世界切開連結,「維安星球」正是聚焦於此。在這件作品中,藝術家回顧了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前首席策略長Steve Bannon所執導的影像作品,並有系統地剖析美國極右翼黨派的宣傳機制,藉由影片的對照,我們將看見極右派的貪婪並不止於物質,還有靈魂。
尤拿斯.史塔,《史蒂夫.班農:宣傳大業的梳理 與回顧》,2018–2019,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 (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尤拿斯.史塔,《史蒂夫.班農:宣傳大業的梳理 與回顧》,2018–2019,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 (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尤拿斯.史塔,《史蒂夫.班農:宣傳大業的梳理 與回顧》,2018–2019,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 (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星球3:少數特權人士想在火星定居以避開世界末日的「脫逃星球」
藝術家范柯.荷瑞古拉芬Femke Herregraven—作品「鉸接碰撞─ 被喚醒的病灶,2019 」、「腐敗的空氣,2018」、「腐敗的空氣─ 第六幕,2019」
某些極為富有的人有股衝動想離開地球,轉而殖民火星。或者由於到達火星需要的時間超過預期,他們也可能會投資某些「 超人類 」計畫,或找塊不受氣候變遷太大影響的地方,在那裡蓋一座地下碉堡,但這些解決方案都沒辦法跟被遺棄的數十億人共享。
於是藝術家邀請觀者進入一個生存主義者的地下碉堡,這是一個假想在發生災難時可供躲避的「安全屋」,現場透過追蹤有關巨災債券、人類死亡率和生態滅絕的統計數據,以及可視化數據、地景浮雕、聲音和影像,為製造出猶如等待果陀般,極為孤寂的狀態。
於是藝術家邀請觀者進入一個生存主義者的地下碉堡,這是一個假想在發生災難時可供躲避的「安全屋」,現場透過追蹤有關巨災債券、人類死亡率和生態滅絕的統計數據,以及可視化數據、地景浮雕、聲音和影像,為製造出猶如等待果陀般,極為孤寂的狀態。
范柯.荷瑞古拉芬,《腐敗的空氣──第六幕》,2019,複合媒材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范柯.荷瑞古拉芬,《腐敗的空氣──第六幕》,2019,複合媒材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星球4:想在形上學信念中探討存有本質的「另類重力星球」
星球4:想在形上學信念中探討存有本質的「另類重力星球」
01 藝術家陳瀅如—作品「屠學錶,2014」
如果我們都同時生活在幾顆不同的行星上,便會從骨子裡感受到這些星體的吸力與斥力。一如在藝術家的作品中,每一幅畫作皆為星象占星圖,並截取自亞洲歷史中五個特別日子最初的星體排列組合,如1999年的東帝汶危機、1987 年的小金門屠殺等,他相信行星的排列會引發大屠殺,但究竟這些事件是早已注定或是可以提前避免呢?
陳瀅如,《屠學錶》,2014,五張鉛炭素描(每幅 125×126 公分)、MBM 素描紙、無酸裱褙、事件 占星解讀與其他相關文件、HD 影片循環撥放(影像來源:NASA)。(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陳瀅如,《屠學錶》之素描(紅色高棉大屠殺,柬埔寨),2014,炭筆、鉛筆、紙,125×126 公分。(Photo Credit:簡秀枝)
02 藝術家雋.巴爾達扎+皮耶.保茲June Balthazard and Pierre Pauze—作品「Mass (質量 / 彌撒 ) , 2020」
透過現實中兩位知名物理學家的對話,探索當代物理學有關世界物質性的辯論。兩位藝術家的作品聚焦於空無、物質的概念,以及探討讓這個世界「結合」在一起的因與果。其錄像裝置則呈現擺盪在月球景觀和攝影棚之間的兩幅畫面,紀實和虛構的成分參半。
雋.巴爾達扎+皮耶.保茲,《Mass(質量/彌撒)》,2020,雙頻道錄像、木頭、泡沫、綜維素、聚酯樹 脂、水性顏料、石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片、人造植物、緩衝器、鋼、舞臺燈、燈架,尺寸視空間而定。(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星球5:關心氣候變遷並試圖調和經濟繁榮的「實地星球」
一如策展人所言,不管你去哪,其實都不符合現實。因此當我們走進「實地星球」時,面對的正是現在眼下的現況。而在「實地星球」中,會區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接近實地的「臨界區」,另一個則是接近實地的「蓋婭」。
但什麼是臨界點?如果地球是柳丁,臨界區就是柳丁皮,雖然這片空間極薄,卻讓人類賴以維生。
01 藝術家張永達—作品「scape.unseen_meta-T,2020 」、「scape.unseen_model-T,2020 」、「scape.unseen_sample-T,2020」
藝術家以他在太魯閣和德國兩地駐村的經驗,模擬太魯閣峽谷立霧溪溪水的湍流系統,並以裝置作品探索地球臨界區。此裝置分布在兩個樓層,用意在於提醒我們:臨界區不只在我們頭上,也在我們的腳下。因此陳設在走廊的作品展示數據資料、 各式偵測器,以及一臺敏銳的地震儀,可捕捉地面上的每個運動;而地下室中庭陳設的九支試管,作用猶如一座塑造「微觀地景」的工廠。因儀器裝置會擾動小塊岩石和沙子撞擊圓盤表面,進而刻劃出痕跡,因此一來當展覽進行至尾聲時, 岩盤將不再是平的,而會如同河床般,展現微小地景的變化。
張永達,《scape.unseen_model-T》,2020,裝置。(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02 藝術家蘇郁心—作品「參照系 一,2020」、「參照系 二,2020」
在太魯閣峽谷的現場,觀測臨界區的科學家在戶外設置了即時監測網絡,以調查天氣如何造成走山以及山崩,又如何影響氣候。因此相機、地震儀和氣象站取代了觀察人員的身體,從而超越人類知覺系統的視野。藝術家藉由此作品中處理田野、實驗室和資料庫之間的關係,並探問在臨界區的田野工作中,影像扮演什麼角色。 特別是,藝術家所拍攝的視角讓人感覺自己並不在錄像的正前方,而是從內在去捕捉臨界區。因此當觀者瀏覽時,便能體驗到穿梭在山林間的身體感,不只重新審視自己身在何處,也重新感受到人要如何去觀看。
蘇郁心,《參照系》,2020,錄像裝置。(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03 藝術家食事提案 (丹尼爾.費南多.巴斯克瓦 & 阿隆.夏貝Daniel FERNÁNDEZ PASCUAL & Alon SCHWABE)—作品「牡蠣間,2020」
超抽地下水造成的海岸沉陷,是全球性的開發主義所產生的惡果,台灣西南海岸同樣因水產養殖業造成整個區域地層下陷,因此藝術家回收自水產養殖產業的廢棄牡蠣殼做為媒材,透過具有百年歷史的三合土技術,打造出眼前的這些全新裝置。三合土技術是一種不需要水泥,而是以混合牡蠣殼、糯米與麥芽糖所製成的黏著劑。如此一來廢棄的牡蠣殼有了重新詮釋的可能,也建立起人類與海岸共存的其他方式。
食事提案 (丹尼爾.費南多.巴斯克瓦 & 阿隆.夏貝)—牡蠣間,2020。(Photo Credit:Chris Chen)
04 藝術家武玉玲—作品「生命軸 2018」、「綻放在當下 2018」、「 我自己 2018」、「 呼吸 2015」、「 山林中的藤蔓 2020」
04 藝術家武玉玲—作品「生命軸 2018」、「綻放在當下 2018」、「 我自己 2018」、「 呼吸 2015」、「 山林中的藤蔓 2020」
來自南臺灣排灣部落的武玉玲以回收布、羊毛、棉、銅、絲、琉璃珠創作雕塑,織出有機物或植物的形體,她使用排灣族的纏繞 lemikalik 技法,循同心圓將部落貴族的生命記憶織串在一起,造就一處持續對話與聯繫的場所 。
武玉玲,《山林中的藤蔓》,2020,毛線、苧麻、 棉線、銅線、絲線、琉璃色珠。(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除了「臨界區」外,在「實地星球」還談了「蓋婭」,但什麼是「蓋婭」?由發明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及生物學家琳恩.馬古利斯提出的蓋婭假說,認為地球表面臨界區是複雜且具自我調節能力的系統,而每一種元素無論是岩石、氣體、礦物、水、大氣、土壤都受到各種生命形態,尤其是細菌的動作所影響。簡而言之,「地球整個表面,包括所有生命(生物圈),構成一個自我調節的整體。」
藝術家峨塞.達給伐歷得—作品「病毒系列,2020」
地球其實是個系統,有反擊力。一如藝術家的壁畫作品中以原住民族裡禁區怪物來襲的傳說為背景,去突顯地球環境所面臨的傷害與變化。有著觸腳舞動形體和顎骨的圖像浮游在牆面上,張揚著不安的氣氛。連藝術家也忍不住提問「究竟是原始狀態好,還是現代發展好?」
峨塞.達給伐歷得,《病毒系列》,2020,壁畫,900×400 公分。(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丹尼爾.史帝曼.孟加聶Daniel Steegmann Mangrané,《⧜》,2020,Kriska 鋁製簾、雷射切割、烤漆鋼框。(Photo Credit: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
皮耶.雨格,《體外心靈(深水)》,2017,混凝土塑像與蜂巢、蜂群。(Photo Credit:藝術家、文心藝術基金會、臺北市立美術館)
外交碰撞區「政治協商的合縱連橫」
公眾計畫以「協商劇場」為開端,邀請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的學者及五所大學的學生,藉由爭議中利害關係的角色扮演及代言,如:說客、法官、非政府組織、地方政治家等,以情境模擬討論氣候變遷覺察、核廢料處理、塑化劑究責、離岸風電建置爭議以及助孕科技等臺灣當下社會議題。讓分持不同意見且反對彼此的人們得以有機會共聚一堂,進行協商並尋求可能解方。
而「羅盤工作坊」引導參與者重新定位自己,探索與他者的依附關係,並於日常生活中尋求轉圜餘地、具體實行改變。「通往世界的獸徑」為由獵人、海洋學家和人類學家領隊的三日徒步工作營,跨學科團隊將帶領參與者運用身體的感知穿越地圖邊界的土地,並共同構想出一條新的路徑。
協商劇場「離岸風電進行式」(試演場)。獨立策展人林怡華指出在協商劇場中沒有至高無上的法官,而是透過新的外交模式,有機且打破主客關係的座位安排,進行角色扮演的辯論。(photo Credit :Chris Chen)
2020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左起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與公眾計畫策展人林怡華合。(Photo Credit :臺北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