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阿聯酋館奪下本屆金獅獎!《Wetland》重新利用廢棄鹽水打造環保水泥建材
面對全球暖化、資源減少,建築界也開始提出木構造、3D列印建築設計等相較於水泥、混凝土,更友善環境的構築方式,但有沒有可能也讓水泥變得環保、不再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呢?
在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阿聯酋館《Wetland》集結建築事務所 waiwai 與阿聯酋及日本多所大學研究團隊,以永續環保的方式,將回收的工業廢棄鹽水重新煉製成「MgO 水泥」建材,奪下本屆「金獅獎」殊榮!
在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阿聯酋館《Wetland》集結建築事務所 waiwai 與阿聯酋及日本多所大學研究團隊,以永續環保的方式,將回收的工業廢棄鹽水重新煉製成「MgO 水泥」建材,奪下本屆「金獅獎」殊榮!
今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由主席妹島和世,與秘魯建築師 Sandra Barclay、黎巴嫩視覺藝術家 Lamia Joreige、加納蘇格蘭建築師 Lesley Lokko、義大利建築評論家 Luca Molinari 共同組成評審團,在 61 組國家館透過一系列策展深入國內與牽動全球關係的議題,對於此次評選關鍵,他們指出「阿聯酋大膽的實驗,鼓勵我們以當地及全球範疇,思考廢棄物與生產之間的關係,並在工藝與高科技之間,開闢建築全新的可能性」,獲選「金獅獎最佳國家館獎」!

阿聯酋館《Wetland》由 Wael Al Awar、寺本健一擔任策展人,與阿聯酋及日本多所大學研究團隊合作,打造環保水泥建材。(Photo Credit:© Frederico Torra for PLANE-SITE)

阿聯酋館《Wetland》由 Wael Al Awar、寺本健一擔任策展人,與阿聯酋及日本多所大學研究團隊合作,打造環保水泥建材。(Photo Credit:© Frederico Torra for PLANE-SITE)
策展人Wael Al Awar、寺本健一,思考全球暖化中建築師的角色
阿聯酋館《Wetland》由建築團隊 waiwai 共同創辦人 Wael Al Awar 與寺本健一擔任策展人,團隊在東京與杜拜設有辦公室,著名作品包含杜拜 Jameel Art Centre、吉達 Hayy: Creative Hub、北海道小樽港咖啡館,以及日本岩手縣 Kamaishi Unosumai School 重建設計等等,他們的建築時常關注到背後的環境、社會、經濟與科技等議題。

策展人寺本健一、Wael Al Awar (© National Pavilion UAE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策展人寺本健一、Wael Al Awar (© National Pavilion UAE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兩位策展人認為建築營造身負責任。當今被作為主流建材的「水泥」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全球的 8%,「當我們意識到它們對環境的影響時,我們就不能繼續使用這些材料」Wael Al Awar 說。然而隨著人口增長,房屋建設需求也隨之成長,該如何在建設與環境之中取得平衡?
為此,waiwai 與紐約大學阿布達比校區 Amber Lab、沙加美國大學生物化學與環境科學系、東京大學的 Obuchi Lab 與 Sato Lab 合作,研究如何打造出環保的水泥配方。

《Wetland》材料研究(Photo Credit:waiwai、Photography by Sahil Abdul Latheef)

《Wetland》材料研究(Photo Credit:waiwai、Photography by Sahil Abdul Latheef)

《Wetland》材料研究(Photo Credit:National Pavilion UAE - La Biennale di Venezia、photography by Sahil Abdul Latheef)

《Wetland》材料研究(Photo Credit:National Pavilion UAE - La Biennale di Venezia、photography by Dina Al Khatib)

《Wetland》材料研究(Photo Credit:National Pavilion UAE - La Biennale di Venezia、photography by Dina Al Khatib)
受珍貴自然景觀薩布哈鹽灘啟發,阿聯酋館重新利用廢棄鹽水打造減碳「環保水泥」
策展人 Wael Al Awar 指出,生產一公噸的水泥,就會產生一公噸的二氧化碳,原因在於水泥必須添加「石灰」作為黏著劑,然而將其原料石灰石轉作石灰的過程(CaCO3(s) → CaO(s) + CO2(g))會產生二氧化碳。
「於是我們開始研究當地(阿聯酋)的地理環境,試圖找出除了石灰之外,還有什麼可以用作黏著劑」Wael Al Awar 說。偶然之中,他們發現國內被提名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自然景觀「薩布哈鹽灘(sabkha)」,在觀察鹽灘時,團隊由鹽結晶後變得堅固的特質,聯想到其中存在黏著劑的可能性。

Farah Al Qasimi攝影「薩布哈鹽灘(sabkha)」作品(© National Pavilion UAE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進一步研究下,他們發現其實早期埃及的錫瓦綠洲,就曾以湖鹽混合泥土作為建築材料,造出一片優美的城鎮,而其中發揮黏著功能的化合物就是「氧化鎂(Magnesium oxide,MgO)」。
不過,環保水泥材料並非使用薩布哈鹽湖珍貴的結晶鹽。阿聯酋缺乏淡水資源,在當地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廠,然而每天卻也因此產出高達 2,800 萬立方公尺的高濃度鹽水。設計團隊便以這些廢棄鹽水為材料製作「MgO 水泥」,不但減少水泥建材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也為廢棄鹽水提出新生可能。

Farah Al Qasimi攝影「薩布哈鹽灘(sabkha)」作品(© National Pavilion UAE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手鑄 3,000 個 MgO 水泥模塊,打造如阿聯酋傳統珊瑚屋般的詩意結構
由「MgO 水泥」所製成的磚材,具有現代建築的強度和耐用性,不過在本次展覽中,策展人 Wael Al Awar、寺本健一以阿聯酋傳統珊瑚屋建築為靈感,打造出高達 3,000 個外型如珊瑚般有機的手工鑄造模塊,組成一座高 2.7 公尺、總面積 7 x 5 公尺的空間結構。「透過這種方式,我們重新想像現代建築的過程,並在結構中保留著當地身份、文化,強烈又詩意的感覺。」

(Photo Credit:© Frederico Torra for PLANE-SITE)

(Photo Credit:© Frederico Torra for PLANE-SITE)
Farah Al Qasimi 以巨幅攝影,呈現今日薩布哈鹽灘上工業與環境的拉扯
除此之外,就在 MgO 水泥模塊的建築旁,策展團隊亦邀請紐約阿聯酋藝術家 Farah Al Qasimi ,展出她為「薩布哈鹽灘(sabkha)」拍攝的影像。畫面中美麗的結晶鹽在地面上形成一圈圈有機的紋理,然而鹽灘的上方卻是一座又一座高壓電塔,寬 4.5 公尺、高 3 公尺的大型攝影,呈現出強烈的對比張力。

(Photo Credit:© Frederico Torra for PLANE-SITE)
Farah Al Qasimi 說:「薩布哈鹽灘的風景呈現出衝突和解決的時刻。地表上,薩布哈是一個和諧進化的生活環境,有多層水、沙、鹽和微生物,創造出微妙的生態系統,每平方公尺吸收的碳甚至比雨林更多。但在這自然現象的正上方,附近大型工業設施的高壓電塔發出刺耳的嗡嗡聲。我的照片捕捉到了工業化與環境之間的緊張關係。」
雖然策展人 Wael Al Awar 也坦言,「MgO 水泥」以氧化鎂為材料,雖然有其他材料可穩固鋼筋結構,但的確有易腐蝕建材的疑慮,然而根據CNN報導,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學院教授 John Provis 表示目前全球僅有 ⅓ 水泥用於鋼筋混凝土,「MgO 水泥」不但大量減少建築工程的碳排放,也同時為阿聯酋棘手的鹽水處理問題提出有效利用方式。獲得今年「金獅獎最佳國家館獎」,當之無愧!

(Photo Credit:© Frederico Torra for PLANE-SITE)

(Photo Credit:© Frederico Torra for PLANE-SITE)
雖然策展人 Wael Al Awar 也坦言,「MgO 水泥」以氧化鎂為材料,雖然有其他材料可穩固鋼筋結構,但的確有易腐蝕建材的疑慮,然而根據CNN報導,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學院教授 John Provis 表示目前全球僅有 ⅓ 水泥用於鋼筋混凝土,「MgO 水泥」不但大量減少建築工程的碳排放,也同時為阿聯酋棘手的鹽水處理問題提出有效利用方式。獲得今年「金獅獎最佳國家館獎」,當之無愧!
■ 2021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阿聯酋館《Wetland》
展期:2021 年 5 月 22 日 - 11 月 21 日
展期:2021 年 5 月 22 日 - 11 月 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