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即將登場!豪華朗機工團隊操刀「失眠寫生簿」,一睹國際共創實驗版的光與聲音嬉遊

即將於11月12 日登場的第二屆「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邀來90多位創作者,以五大單元、18組作品,呈現為期兩週的精彩聲響藝術展演活動!其中與法國「聲響與音樂研究統合中心」(簡稱IRCAM)合作的首件國際共製作品《失眠寫生簿》實驗版,更是本次藝術節中不可錯過的亮點作品。
《失眠寫生簿》實驗版以聲光打造無人劇場
 
C-LAB 臺灣聲響實驗室在2019年即敲定與法國IRCAM第一件共製作品,由豪華朗機工團隊與義大利作曲家安德里亞.塞拉(Andrea Cera)以音樂及光球機械裝置共創《失眠寫生簿》,歷經兩年線上的緊密合作,由光的律動、立體聲場融合成的微敘事內容,在無人現身的劇場,將表演者、舞台裝置等元素,極簡凝鍊於光與聲音中,轉譯情感、敘事、行為,創造一種新的表演語彙及形式,讓觀眾體驗被聲音光影包覆環繞的感知經驗。


即將登場的「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將打開我們對光與聲音的想像。(Photo Credit: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失眠寫生簿》。(Photo Credit: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豪華朗機工團隊以跨界混種為理念,在藝術創作上常搭以音樂、視覺、機械裝置、文本共陳的多樣性形式與內容展現,使創作面向豐盈變幻,創造許多人文與科技間和諧迷人的作品。
 
此次《失眠寫生簿》的空間聲場由法國IRCAM規劃設計、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執行,因受疫情影響,國外聲音創作團隊無法來台參與實地展演調校,但此版本為突破疫情封鎖,進行線上協作的實驗版首演呈現,明年將移師法國巴黎正式演出。
 
豪華朗機工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研究此光線裝置。(Photo Credit: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林昆穎:「從無機到有機 ,這就是睡著到醒來的過程」
 
一路打怪的豪華朗機工長期都在研究飄浮的光,也忍不住思考起如果裝置會唱歌,加上聲音設備後的各種可能,因此透過這次的跨國合作,他們開始讓一個完整的聲音技術能量,跟不斷研究的光去做整合。特別是因為疫情,這次所有的討論都在線上進行,然而,線上怎麼實驗聲音?豪華朗機工創造了一個平台互丟動態資訊 ,並為此做了模擬系統 ,讓雙方可透過此系統直接看到光球軌跡跟光閃動的方式 。
 
當義大利作曲家捨棄了原有的線性腳本,失眠的狀況就開始被醞釀,從無機到有機 ,當我們順著聲音的鋪成,光的移動感,慢慢發現越來越柔軟的視覺感知,最終會進入到一種人性的味道;而這就是睡著到醒來的過程。


豪華朗機工藝術總監林昆穎。(Photo Credit: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林昆穎表示,「我們光研究這個裝置就研究了一年半,平衡很重要,如何讓光看起來沒有晃,其實又有微晃,這個必須透過力學專家去討論研究。」整體感覺很實驗性,但這個燈光又百看不膩。
 
特別是在作曲家打破原先線性的劇本之後,在漆黑環境下的聲響與光線的明滅間,讓人開始出現失眠的狀況。「不只讓聲音擁有更多空間,藝術家也能更盡情的玩。」
 
因此無論是螢火蟲的閃爍,蜂鳥忽而逼近又飛走的速度感,很多片段都是非常物理性,比較直覺的表現。因此從無機到有機,那些流動的環境現象,雷聲、雨聲,都讓它進入一種比較人性化的狀態。

豪華朗機工藝術總監林昆穎。(Photo Credit: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失眠寫生簿》創作過程。(Credit:豪華朗機工)

跨界合作探索當代音樂與聲響藝術新樣貌
 
「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以「當代精選」、「電影音樂會」、「校際合作」、「舞蹈之聲」、「展演裝置」等五大單元,除了《失眠寫生簿》外,「當代精選」單元還有鋼琴家盧佳慧演奏自己作曲的《蝴蝶蘭》,結合畫家江賢二的畫作轉化的立體動畫,兩者在演奏中跨界交會,巧妙地交錯抽象與具象,本作品獲得洛杉磯電影獎聲音設計榮譽獎等國際各大獎肯定。
 
那娜擊樂二重奏的《混沌‧誕生》除演出巴西作曲家布薩的擊樂連篇作品《混沌》中兩首純器樂的短曲,特別也為本屆演出楊祖垚的《主題標籤後記》及陳家輝的《微不可察的擾動》兩首新創當代音樂曲目。
 
雙子二重奏則演出數首當代結合電音搖滾、魔幻與極簡主義的曲目。另有兩件當代新創純音樂作品以立體聲場規劃設計,包括作曲家陳立立的《病²》用音樂建構出人的焦慮與多夢情狀,作曲家羅芳偉的《荒蕪之歌》則寄寓詩句,轉譯成音樂,來審視生存意義。

雙子二重奏《雙子節拍》。(Photo Credit:雙子二重奏)
陳立立、羅芳偉《病²》&《荒蕪之歌》:沉浸式多聲道音樂展演:藝術家於臺灣聲響實驗室聲響工作站 3 ,與臺灣聲響實驗室工程師謝賢德進行作品討論。(Photo Credit: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共創全新觀看與聆聽經驗
 
「電影音樂會」單元中,邀約IRCAM與法國龐畢度中心共製的《瘋狂的一頁》電影音樂會首度來台映演,同時還有與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聯手打造的「華語默片電影作曲計畫」,甄選出劉蕙雯、林煒傑,以及邀請王思雅為影片創作新曲,透過當代音樂、聲響與影像的再創作,賦予經典華語默片電影新的生命與光彩。

「舞蹈之聲」單元則有四檔C-LAB和不同單位共製的作品,共同創造新的觀看與聆聽經驗,包括「蘇文琪  X  一當代舞團」結合立體實驗聲場、舞蹈、VR影像的《黑洞博物館 + 身體瀏覽器》、許程崴製作舞團結合當代電音、現場器樂及舞蹈演出的作品《桑步2021》。
 
蘇文琪╳一當代舞團《黑洞博物館+身體瀏覽器》。(Photo Credit:當代舞團 Photo © YiLab)

C-LAB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共製的兩件作品:由街舞舞者洪翊博搭配作曲家謝賢德的《異相共存》,以日常環境中各種循環動態為創作核心,透過舞者和聲響設計的共創模式,探索肢體和聲音在空間中互相影響的微妙變化。田子平和郭立威的作品《光之所向》,運用環形雷射光束和機械美學的動態穿透舞者身體,探索機械與肉身共舞共存的關係。

 NTT╳C-LAB 洪翊博、謝賢德 《異相共存》。(Photo Credit:洪翊博)
 
藝術家許家維、鄭先喻、張碩尹聯手打造劇場式體驗
 
「展演裝置」單元除了《失眠寫生簿》外,另有這次聲響藝術節和同期在C-LAB展出之「未來媒體藝術節」共同呈現的《等晶播種》,由藝術家許家維、鄭先喻、張碩尹創作,以雲林縣虎尾糖廠為研究場域,作曲家許德彰擔任音樂創作,臺灣聲響實驗室協助3D 聲響技術對虎尾地區進行錄音採樣、紀錄聲景,以當代科技回探歷史場景的編導式影像手法暨劇場式體驗。王福瑞《悸動響2.0》則於C-LAB升級版的聲響工作站呈現,讓此作有更多層次的聲音表情與更細緻的聆聽知覺。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音樂學系及管弦擊樂研究所《後花園II-聲光對位》科技與藝術跨域音樂會。(Photo Credit:王世邦)
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
日期|2021.11.12(五)— 2021.11.28(日)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開幕式
日期|2021.11.12(五)19:00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戰情大樓前廣場
節目
盧佳慧《蝴蝶蘭》3D 影像鋼琴演出
那娜擊樂二重奏當代打擊樂《混沌.誕生》
王福瑞《悸動響2.0》影音作品(局部)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