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走逛礦工畫家眼中的風景!北美館首次完整爬梳洪瑞麟創作脈絡,大稻埕時期作品搶先看

一如洪瑞麟之子洪鈞雄回憶父親過往常說的那句:「lia̍h kng-suànn「(抓光線),在黑暗的礦坑裡,洪瑞麟捕捉的不只是物理上的光,同時也是人性的光輝,亦是台灣礦業興盛時期的山城榮光。

 

但你知道嗎?洪瑞麟不僅是世人眼中的「礦工畫家」,在他的平民美學裡,還充斥著對周遭人的關懷,以及博愛的精神。想知道更多關於他的創作脈絡,千萬不要錯過即將在3月19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登場的《掘光而行:洪瑞麟》展覽。
素有「礦工畫家」美譽的洪瑞麟(1912-1996),其作品一直是臺灣美術史上描繪勞動者生活面貌的代表象徵。
 
今年適逢洪瑞麟110歲誕辰,北美館以洪瑞麟的長子洪鈞雄所捐贈的藏品為基礎,並搜羅他在不同時期的創作,由白雪蘭、方美晶、高子衿策劃,主視覺則邀來平面設計師何佳興操刀,並由藝術家羅智信與與空間設計師廖哲民負責展場設計,即將推出《掘光而行:洪瑞麟》展覽。

現場不只展出過往大眾熟知的「礦工」及「裸女」系列作品,同時也將透過多件精彩原作、罕見的留日素描,與重要的家人肖像、速寫等,以及逾35年未出現的文獻、老照片,忠實爬梳更為立體、宏觀的洪瑞麟創作歷程,且展覽期間亦將舉辦大稻埕及礦場走讀公眾活動,讓大眾透過實際的體驗,感受當年洪瑞麟眼中近似的風景。


洪瑞麟,《帆船》,1930,水彩、紙,38.5×54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家屬洪鈞雄)
 
王俊傑館長也私下透露,因母親瑞芳人,跟洪夫人為舊識,因晚期洪家遷居台北松山一帶,當時館長家住民生社區,兩家住得近,因此高一(八零年代初期)時,王俊傑也曾拿著自己畫的油畫給洪瑞麟指導,王俊傑說,「他當時還說,『你怎麼會學畫畫呢,這以後沒飯吃呢。』」也正是因為這段淵源,讓這次展覽不只是平鋪直敘的捐贈展,更像王俊雄館長所說的,「我們重新演繹重要前輩藝術家的作品,不是把作品掛在牆上,而是從當代觀點重新詮釋那個年代以及重要性。」因為透過策展,大眾將能更深刻的了解他成長的環境跟背景。

洪瑞麟,《大稻埕民家》,1929,水彩、紙, 23.8×32.7公分,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典藏。(Photo Credit: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家屬洪鈞雄)
 
跟著策展人白雪蘭走讀一段
 
為了讓大眾更加瞭解洪瑞麟,北美館將於展期間舉辦大稻埕及礦場走讀公眾活動,並特別選在今日他農曆生日當天,邀請藝術史學者暨本展策展人白雪蘭帶路,搶先揭開洪瑞麟大稻埕時期部分亮點作品,讓人透過漫遊大稻埕今昔街景,重溫他的繪畫初心。
 

元隆茶行洪瑞麟舊居為照片中律事務所的位置。(Photo Credit:Chris Chen)
 
大稻埕是台灣美術的淵藪,東側之一的馬路是「太平通」也就是如今的延平北路,而西側另一條是「永樂通」也就是如今的迪化街。當時愛美術的人士經常會匯集在大稻埕的「蓬萊閣」、「江山樓」等酒樓舉辦一些繪畫展覽會。從小在大稻埕長大的洪瑞麟,經常聞著茶香、步行前往碼頭寫生,不時路過當時所謂的風月場所、酒樓,也曾表達他對過氣藝旦的憐憫之心,以及對周遭人事物的關懷。
 
這次走讀的路線包括舊時的第一劇場、元隆茶行洪瑞麟舊居、江山樓,與稻江義塾等地,白雪蘭亦分享了不少關於洪瑞麟的小故事,最後並在同時代(1890年)成立的​​百年老茶行有記名茶裡,感受當年洪瑞麟眼下的風景。

 
途中路過「波麗路西餐廳」(左)這是台灣現今僅存最具歷史的西餐廳,既是當年最時髦的地方,同時也是文藝中心之一。即便大稻埕不少舊址已不復存在,但藝術史學者暨本展策展人白雪蘭(右)特別印了一張走讀地圖,讓大家透過步行一段感受當年洪瑞麟的生活樣態。(Photo Credit:Chris Chen)
 
洪瑞麟大稻埕生活紀事
 
洪瑞麟1912年生於台北大稻埕獅館巷(今涼州街),他的父親洪鶴汀(又稱海先生)有漢文根基並擅長畫梅,因此洪瑞麟從六歲起就常為父親研墨,獲得藝術啟蒙。
 
早年父親從事船頭行街的商行記帳工作,1923年轉任元隆茶行任支配人(總經理),全家便移居近江山樓的茶行內生活。元隆茶行老闆娘的姪女丁韻琴與洪瑞麟的弟弟洪瑞雲結成連理,和洪瑞麟的妹妹洪儷仙友好,曾入選日本第十二屆春陽會《朝妝》,便描繪了1934年丁韻琴為坐在有靠背扶手木椅上的洪儷仙梳頭髮的情景,此作運用幾何線條與單純明亮的色彩組成畫面,其人物服飾、家俱形式、陶瓷花台皆具有十足臺灣風味,為本展亮點作品之一。

洪瑞麟,《朝妝》,1934,油彩、畫布,91.5×72.5公分,私人收藏。(Photo Credit:私人藏家、家屬洪鈞雄)
 
受人道主義薰陶的稻江義塾時期
 
1920年洪瑞麟進入六館街的稻江義塾接受基礎教育,而今舊址位於南京西路與西寧北路交叉口,校長是稻垣藤兵衛,他秉承著平權博愛的興學理念,影響洪瑞麟甚早即接觸人道主義的薰陶。

私塾中老師吳清海發現洪瑞麟的繪畫天分,訂購日本美術雜誌供他閱讀,亦打開其藝術視野與開拓對普羅大眾之關注。此次展覽其中一件重要捐贈作品《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背面註記是模寫ミクラレチェロ(米開朗基羅),便是洪瑞麟年僅12歲時的臨摹之作,也顯現了他早慧的繪畫天賦。


1943年3月7日稻江義塾塾友會紀念。第三排右一爲洪瑞麟,第二排右起第八位是吳清海老師,右起第九位是稻垣藤兵衛校長。(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洪瑞麟,《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1924,鉛筆、紙,23.8×15.2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家屬洪鈞雄)
 
洋畫自由研究所時期一起走在美術道路上的夥伴們
 
值得關注的是,1929年新春倪蔣懷拜訪了石川欽一郎,受到其鼓勵要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於是在同年出資設立洋畫自由研究所(1930年改名為臺灣繪畫研究所),並獲石川欽一郎贈送寓臺期間的風景寫生冊函《山紫水明帖》予以鼓勵。
 
此件作品名稱為日文漢語,與中文「山明水秀」意思相似,畫帖內容為石川緬懷臺灣與中國旅行的景色,此件稀有珍貴之冊函作品經過精湛的修復,適度全補顏色及統整基底材色調,讓封面及內頁保留貼近原作的視覺美感,此作亦將於本展首次公開亮相,重新見證歷史上的重要篇章。


石川欽一郎,《山紫水明帖》(局部),1929,水彩、紙,冊函24×19×3公分, 內頁(展開)24×36公分(×13),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洪瑞麟也曾在此接受石川欽一郎指導,並結識倪蔣懷、陳植棋等前輩,開始西洋畫的訓練,學習石膏像素描與透視法等,也經常在大稻埕、臺北近郊與淡水進行水彩寫生,直接從自然中觀察環境,如本次展出作品《帆船》、《大稻埕民家》,深受英式水彩畫風影響,引領18歲的洪瑞麟立志成為藝術家。

因此洪瑞麟於1930年啟程赴日,1931年進入日本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美術大學)學習西洋繪畫,並於1936年畢業,1938年7月回到台灣,因生活所需,投身倪蔣懷所經營的瑞芳煤礦工作,並因深入礦場第一線,自此以礦工作為創作題材,建立出與眾不同的繪畫風格,時至今日,依舊能感受到洪瑞麟筆觸下對土地的真摯情感,以及他對藝術創作的堅持;也正是那道昏弱的微光,多年來持續召喚著我們,掘光而行。


1929年7月1日台灣繪畫研究所開設餐宴於蓬萊閣餐廳,前排有石川欽一郎(右三)、倪蔣懷(左三)、藍蔭鼎(右一)、陳植棋(右二),兩位新學員洪瑞麟(左二)、陳德旺(左一),後排為陳英聲(右二)與兩位女服務生。(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
 
《掘光而行:洪瑞麟》
 
日期:3月19日(六)至7月31日(日),週一休館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二樓2A、2B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更多相關展覽訊息請見北美館官網:www.tfam.museum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