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近兩年,此展從2019年美術館內部團隊聚焦「生」(Life\Live)的複層解讀做為發想,由蔡宏賢與鄭慧華共同策展,並攜手策展顧問李明璁、洪廣冀與鄭陸霖共同參與對話討論,並邀來12組國內外藝術家包括:dividual inc. 團隊(多明尼克.陳,法國; 遠藤拓己,日本)、SUPERFLEX(丹麥)、尼古拉斯・布斯曼(德國)、琳恩・赫什曼・李森(美國)、何采柔(臺灣)、埃德・阿特⾦斯(英國)、張欣(臺灣)、夏洛特.賈維斯(英國)、鄭波(中國)、彼得・薩索斯基(美國)、魏廷宇(臺灣)、顧廣毅(臺灣),詮釋「生」的多重意涵與視角。
展場一隅。此為被譽為「媒體藝術先驅」的美國藝術家Lynn Hershman Leeson作品〈無限引擎〉,主要根據既存的基因工程遺傳學實驗室重新建置的空間裝置、場域,將攝影、繪畫、文件、與遺傳學和倫理學專家的訪談影片紀錄並置,讓表演、資訊檢索、合成的DNA測試、以及透過人為手段強化的人類物種演進的未來敘事呈現於觀眾眼前。 (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鄭慧華強調,「我們處在危機的時代,有這樣的需求想要理解這個時間的跨度跟生存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而蔡宏賢則表示,「這是一個尺幅調度非常巨大的展覽,我們想想生命的起源究竟從哪而來?從一個運算的機器,一顆砂粒的微觀世界到島嶼的探索,甚至是基因改造。跨物種、跨維度的共存狀態是我們的共同期許,《生生》展既是一個關照自己在現下的狀況,同時也在迎向未來。」
展覽從明亮的大廳一路拾梯而上,陸續進入相對黑暗的展間,在一個個流轉間思考、冥想,最終一件作品將帶觀者重返光明,感受「生生」的真諦。接下來就讓我們搶先來看這次展覽的七件亮點作品吧!
展場一隅。此為英國藝術家Charlotte Jarvis的作品〈可能〉,由藝術家與蘇珊娜(Susana Chuva de Sousal Lopes)教授共同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批「女性」精液,並其以一種宣言,或理論性的自傳,改寫既有的文化敘事,以及傳統生殖的階級制度和主流的父權價值。(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展場一隅。此為中國藝術家鄭波作品《寫生》,以新冠疫情肆虐期間,藝術家每天走入居住環境周遭的山野裡,以傳統臨摹完成了366張24個節氣的《寫生》系列。觀者可於展場中,自在地待在榻榻米展間裡,親近這些樹木與野草的素描,並直接望見美術館窗外周遭的綠意與環境。 (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亮點作品1:在城市裡,循聲音來場漫步
策展人鄭慧華建議觀展時,可將忠泰美術館戶外區與隔壁企業大樓大廳視為一個循環,因為它們既是開始,也可以當成結束,似乎也間接呼應了「生生」的核心概念。
在美術館一樓大廳延伸到鄰近的瑠公圳公園中,呈現了藝術家張欣全新的聲景創作〈一千七百步〉。一向擅長以聲音進行創作的張欣,這次以忠泰美術館周圍歷史地理跟景觀的紋理之間,做出一些聲音漫步的回應。
張欣全新聲景創作〈一千七百步〉。(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張欣全新聲景創作〈一千七百步〉。(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張欣花了近半年的時間採集周圍環境的聲音進行創作,因此當觀者以手機掃描一樓大廳展檯上的QR Code時,將會顯示出一張地圖(需開啟GPS定位),並展開一場分布在美術館周遭6個地點的聲音散步,邊聆聽,邊參考一旁擺放的橘色展示牌文字,不只能體驗張欣特別設計的聲音實驗,還能讓身體跟環境產生互動。
從美術館一樓大廳延伸到鄰近的瑠公圳公園中,呈現藝術家張欣全新的聲景創作〈一千七百步〉。 (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亮點作品2:以互動重啟身體與認知的全新意象
踏進美術館前,一定會經過的作品〈搖欄 IV〉(結合搖籃與圍欄形式),邀請觀者與作品互動,當我們在面對作品的雙重意象,從原先帶有距離甚至戒慎恐懼的監禁感,到搖動時瞬間被瓦解的情緒,觀者將經歷身體與認知上的磨合及轉變,同時也指涉了疫情期間「接觸/隔離」、「開放/封閉」,以及「連結/疏離」的新定義。
除此之外,何采柔這次也帶來全新現地創作〈Heads Down〉,將日常劃分排隊秩序常見的「紅龍」重新解構、重組,使身體產生了新的意象。邀請觀者與紅龍互動,也與周遭環境進行新的協商。
何采柔作品〈搖欄 IV〉。(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何采柔全新現地創作〈Heads down〉,讓觀者透過互動感受紅龍的全新意象。 (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亮點3:透過詩意影像虛擬感回應現下生存意義
疫情與戰爭都讓我們認知到生命不再是理所當然的事,一如英國藝術家Ed Atkins的作品〈溫暖、溫暖、溫暖的泉口〉,是他早期的作品,主要以詩意的方式去回應人活在世上的價值與意義為何。
在他的影像作品中,皆以以自己的臉做為原型,透過動作擷取裝置和臉部辨識軟體,創造出一個「數位化身」,這既是藝術家本人,也是某種在影像世界裡另一種存在,而那種光滑、流動的畫面,也充份體現了當代盛行的虛擬未來感,並持續探問與質疑實體存在的意義。
Ed Atkins〈溫暖、溫暖、溫暖的泉口〉以自己的臉為原型創造了一個「數位化身」,這個角色既是阿特金斯本人,也是虛擬空間中無數意識的「漂流」的可視化。(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亮點4:當我們隔離、孤立存活時,還能保有身體直覺嗎?
當展覽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進行時,藝術家本人卻無法到場,這恐怕是在飛機發明後,新冠疫情尚未出現前,沒有人能預言的荒謬處境。
因此在面對隔離與國境封閉的時代,德國作曲家暨藝術家Nicholas Bussmann決定以全新的現地創作〈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去探討人在隔離、孤立的狀態下,人是否還能重拾感官的直覺。而在這幽微的情境裡,你可以靜靜地坐一下,接著你會聽見裝置所發出微微的呼吸聲,這是藝術家自己錄製的聲音,這些聲音也將與觀者自己的呼吸聲產生一種冥想與對話共鳴。
德國作曲家暨藝術家Nicholas Bussmann的全新現地創作〈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是一個懸浮於展場中間如有機物般、隱約透光並發出呼吸聲的裝置。(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Nicholas Bussmann全新現地創作〈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亮點作品5:除了人類的時間,還有自然的時間觀
位於南太平洋上的洪加東加島(Hunga Tonga)曾在2009年因海底火山爆發浮出海面,而被稱作新興島嶼,後於2022年年初,火山爆發覆滅,再次登上全球新聞焦點。
這部電影《洪加東加島》為丹麥藝術團體SUPERFLEX在2018年前往該島探勘時所拍下的作品,影片透過虛構的人形生物從海底浮出地表做為故事主軸,挑戰人們所認知的時間、空間和物種觀念。
SUPERFLEX電影作品《洪加東加島》, 以幽默的想像力,通過虛構的人形生物,從海底浮出地表為故事主軸,挑戰人們所認知的時間、空間和物種觀念。(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對比島上岩石景觀在海底的百萬年,人類所認知在陸地上的新興島嶼,其實比我們認為它存在的時間還要長。因此SUPERFLEX透過此片提示大眾,在人類視野所經歷的生命時間外,是否也能用其它的時間觀去重新思考身邊周遭的萬物。
此外,在影片後方還有三件攝影作品〈每個終點都是一個新的起點〉,則分別呈現了看似無人為力量介入的荒蕪景象,但其實只是洪加東加島上所收集來的一粒沙子的放大圖。
SUPERFLEX攝影作品〈每個終點都是一個新的起點〉所捕捉到的畫面,看似不毛之地,但事實 上,這是從地球南太平洋上最新形成的洪加東加島,所採集來的 一顆沙粒的放大影像。(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亮點6:虛構文本下人與白蟻的跨物種共存
為了打破生殖、階級、性別的疆界,藝術家顧廣毅與研究社會性昆蟲「白蟻」的科學家合作,將經常被視為害蟲的白蟻,以及群體中少數的跨性別族群「酷兒」透過物種的平行想像,創作出虛構科幻文本下,人與白蟻跨物種共存的「酷兒生態系」(queer ecosystem),並定義出九種階級作為分類基石,再從中衍伸出約一千種以上的不同階級。
在他們設計出的這個演化推測 (speculative evolution)中,人類與白蟻有著多種亦敵亦友的複雜關係,而在此科幻故事尾聲,亦形成了一個可能互利共生的結構。 因為顧廣毅希望透過這個跨物種的科幻原型(sci-fi prototype),去探索人與非人生物的新關係,同時也可以從非人類中心視角去重新省視白蟻作為「害蟲」的污名化。
臺灣藝術家顧廣毅全新作品〈酷兒白蟻計畫〉。(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臺灣藝術家顧廣毅全新作品〈酷兒白蟻計畫〉。(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亮點7:當生命走到盡頭,你想對這世界說什麼?
新冠疫情肆虐、火山爆發、戰火硝煙四起……,當天災人禍頻繁的當代,假使生命盡頭已近在咫尺,你有什麼話想要留給最親愛的人?藝術團體dividual inc.的作品〈遺書/輸入的痕跡〉在工整並置的螢幕上,展示著一篇篇透過網路收集而來的「10 分鐘遺書」。
此作品是根據 dividual inc.自 2006 年起研發的「輸入的痕跡」(TypeTrace)軟體發想架構而成,因此當我們走進展場,會看見桌上的鍵盤正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自動打字,而這個軟體所呈現的字體大小,則會依照字與字被輸入的時間間隔而有所變化。因此參與此作的書寫者,其心理狀態,包括動量、猶豫這些面向,都會生動地反映在最後生成的文稿上。
展覽現場也提供觀者掃描QR Code加入書寫者行列,讓我們有機會向親朋摯友傳達內在真實的感受,同時也能紀錄下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種種看法。
dividual inc. 作品〈遺書/輸入的痕跡〉。(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五週年展《生生LIVES:生命、生存、生活》
展覽日期|2022年3月19日(六)至7月31日(日)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參觀資訊|全票120元、優待票100元(學生、65歲以上長者、10人以上團體);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者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票(優待票及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
週三學生日|每週三憑學生證可當日單次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