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代的生命吶喊—Edvard Munch 的現代之眼
近期於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舉辦的「The Modern Eye」一展,回顧展出藝術家對時代的敏銳觀察,與對現代性的精準捕捉。
編輯/張慧慧
19 世紀是傳統與現代交會的關鍵時代,科技對人類生活所引發的衝突亦逐漸顯現,挪威藝術家 Edvard Munch 的《吶喊》成為表述現代人恐懼、孤獨與焦慮的經典圖像之一。近期於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舉辦的「The Modern Eye」一展,回顧展出藝術家對時代的敏銳觀察,與對現代性的精準捕捉。
本展共展出近 140 件作品,除了觀者所習慣的繪畫作品外,亦大量展出攝影、實驗電影等充滿現代風格的創作。「The Modern Eye」透過各種殊異形式媒材的對話關係,表現此些新媒體是如何餵養 Munch 的藝術創作,並呈現藝術家對於歷史時間與形式的反思,從而揭示本展對於現代性尋求的核心目標。 Munch 指出,攝影對他而言就如同是自傳體的記述,觀者能夠在此些光影中凝視他對自我描繪的肖像。
19 世紀是傳統與現代交會的關鍵時代,科技對人類生活所引發的衝突亦逐漸顯現,挪威藝術家 Edvard Munch 的《吶喊》成為表述現代人恐懼、孤獨與焦慮的經典圖像之一。近期於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舉辦的「The Modern Eye」一展,回顧展出藝術家對時代的敏銳觀察,與對現代性的精準捕捉。
本展共展出近 140 件作品,除了觀者所習慣的繪畫作品外,亦大量展出攝影、實驗電影等充滿現代風格的創作。「The Modern Eye」透過各種殊異形式媒材的對話關係,表現此些新媒體是如何餵養 Munch 的藝術創作,並呈現藝術家對於歷史時間與形式的反思,從而揭示本展對於現代性尋求的核心目標。 Munch 指出,攝影對他而言就如同是自傳體的記述,觀者能夠在此些光影中凝視他對自我描繪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