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Jeanne Gang,以仿若冰川峽谷的建築,串聯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兩座百年建築

就算沒去過美國,你也一定看過《博物館驚魂夜》一到了夜晚博物館裡所有館藏都活過來的冒險場景!這部電影的拍攝場景就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不過,大家對它的外觀印象,應該都還停留在新歌德或新古典風格吧?

 

未來你不只可以看到電影裡的展品,還可以參觀於 2020 年得到《建築師雜誌》進步建築獎,如溶洞般的現代的建築「吉爾德中心( Richard Gilder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建築師雜誌》進步建築獎每年都會選出優秀的創新概念建築,今年的評審 juror Lorcan O’Herlihy 認為 Gilder Center 以自然界「冰川」的啟發呈現建築,呼應博物館期待民眾探索自然科學的理念,更對於 Studio Gang 在材質上的探索更給予肯定!究竟這棟新穎的建築如何呈現「自然」,為園區內偏向古典風格的建築群帶來新的風景?!
在 150 年歷史的博物館,找到當代定位
 
未來若從羅斯福公園望去,將可以看見以灰白色混凝土一體成型的 Gilder Centre 。與一旁古典風格特別不同,設計該館的建築師 Jeanne Gang 說,她的靈感來自於大自然中的冰川、峽谷,六層樓的高度平穩連貫兩旁磚紅建築,而參觀者一進入其中便會為之驚嘆,從高挑的中庭抬頭仰望,就可以看見其他層樓的「洞口」,在大片灑落的自然光與流動曲線的引導之下,自然而然會被激發起好奇心,想探索這個空間。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園區模型,右圖為Gilder Center 建造後取代原本的 3 棟建築的樣貌。(Photo Credit: AMNH/D. Finnin)

Studio Gang增加了30個連接到原建築的通道,並以混凝土流動的特性呼應連通概念,人們可以自由地穿梭在連接橋的上下方。(Photo Credit: Studio Gang)

以曲線連結空間, Gilder Center 為博物館帶來重大突破
 
走進 Gilder center 中,會突然覺得自己像隻螞蟻,在巢穴中尋覓著什麼!不只空間不受傳統樑柱限制,以混凝土的曲線帶來流暢視覺效果,還打通了與 Gilder Center 相鄰的編號 8 與 17 號建築牆面,讓原本橫跨四層樓標本展覽區(collection core)連接在一起,也使園區內舊有的 10 棟建築彼此相連,參館者可以盡情探索科學奧妙。
 
最棒的是,這個空間中新增了可以看到科學家研究化石、標本的實驗室;並為呈現博物館 50 多年來致力於昆蟲研究設立昆蟲博物館(insectarium),及圖書館、沈浸式劇院,對整個園區來說,這裡不只是傳統陳列展品的場所,更進化成一個互動式的科學與教育中心。
 

Gilder Center 串聯了編號17、8號建築,讓參觀人流更加順暢。(Photo Credit: AMNH/D. Finnin)
 

Gilder Center 外觀以玻璃與石材呈現,並配合兩側約六層樓高度連接建築,維持都市景觀舒適的天際線。(Photo Credit: AMNH/D. Finnin)
 
結合人本與科技,女建築師 Jeanne Gang 創造新時代建築
 
由 Jeanne Gang 帶領的 Studio Gang 操刀設計 Gilder Center,不但強化博物館原有特質,更體現屬於「我們的時代」的建築意象。 Studio Gang 將自己定義為建築與都市設計公司,細數過去他們的作品,如 One Hundred 住宅大廈、芝加哥的 Eleanor Boathouse,以及近期於紐約新完工的Solar Carve,皆以建築來連結人與人、社區、環境之間的關係。創辦人 Jeanne Gang 十分重視使用者觀察,設計連結材料特質與技術,讓她先後獲得許多獎項,更是 2019 年《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中唯一入選的建築師!
 
Jeanne Gang 於1997年在芝加哥創立Studio Gang,建築強調社區關係、可持續發展性與跨領域合作。(Photo Credit: Studio Gang)
 
建造上,會先以鋼筋建構,再注入混凝土結構。(Photo Credit: Studio Gang)
 
 

過去幾十年來,博物館的年參觀人數已從 300 萬增加到 500 萬人,Gilder Centre 串連了整個園區,同時開啟面對哥倫布大道的新入口,以當代美學實現 1872 年總體規劃時未能達成的概念,預計今年將要完工。你也好奇混凝土到底如何構築出優雅大方的空間嗎?大家可以透過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網站,隨時掌握這棟建築的狀況喔!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