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空總圍牆,徹底翻轉60餘年軍事基地形象,以「交幻場」戶外裝置打造新型態市民美學公園
城市的改變並非連根拔起的全盤否定,而是依循時間的掌紋、尾隨過去的脈絡,重新賦予當代場域蛻變重生的存在價值。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為前空軍總司令部基地,自2018年起轉型為文化藝術創新孕育基地,不只邀請藝術團隊進駐,也與法國龐畢度IRCAM中心合作建構臺灣聲響實驗室。今年5月當圍牆徹底拆除後,C-LAB便以「交幻場Wonderland」戶外裝置計畫轉化公共空間,並透過「實驗建築」、「場域色彩」、「工藝地景」、「光環境藝術」等主題進行戶外藝術創作,打造成一座新型態市民美學公園。
C-LAB園區開放後在仁愛路入口增設南服務中心,讓不熟悉的大眾也能輕而易舉走進園區之中。(Photo Credit: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交幻場Wonderland」邀請建築團隊DMO、設計團隊都市酵母、藝術家范承宗、光電科技藝術家許巽翔、謝佑承及王中原等跨領域創作者,依據民眾遊憩、共學及展演等不同需求,以及園區建築物與空間屬性,進行實驗構築、街道傢俱、共融遊戲裝置等多元形式創作,就是要讓大眾能自然而然走進C-LAB,感受文化與創新的氛圍。
C-LAB園區開放後,同時也完成了園區內的指標系統以及資訊看板。(Photo Credit: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實驗建築計畫:《磚循環》一舉成為空總高辨識度的空間新標誌
拆掉圍牆後的舊紅磚去哪了呢?由何振寰、方俊傑等建築師所組成的DMO團隊一點都沒浪費,直接以此廢棄材料轉化為循環再生的建築材料,在C-LAB仁愛路與建國南路轉角處,重新建造出一個環形實驗構築《磚循環》。此作品在錯落、角度不一的鋼柱支撐下,同時與攀生在空總圍牆上的三棵老榕樹以及歷史碉堡共構,既有新舊共融的意味,亦兼具公共空間提供休憩以及藝術展演使用的意義。
由DMO團隊創作,座落於C-LAB仁愛路與建國南路轉角處的作品《磚循環》。(Photo Credit: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場域色彩計畫:躺在《空總毯》色彩鮮明、趣味感十足的戶外傢俱上
由設計師周育如所帶領的都市酵母團隊多次走訪C-LAB進行環境色彩調查,這張設計造型簡潔且饒富趣味的戶外傢俱《空總毯》,以鮮黃、寶藍等輕盈明亮的色彩,成為園區草坪上最吸睛的街道傢俱。不只推翻前軍事基地只有紅、綠、灰、白等色彩的枯燥,同時也將設計美學注入日常生活之中。
由都市酵母團隊設計的《空總毯》(左圖),座落於園區草坪上,可提供大眾隨興躺下休憩放空。(右圖)(Photo Credit: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工藝地景計畫:《滾動計畫》體現傳統手藝下的惜物精神
《滾動計畫》是一項參與式創作計畫,由藝術家范承宗號召社區居民,共創座落在園區東草坪的五顆大型竹編球型裝置,重新詮釋藤球與手毬這兩種具有歷史意義的製球工藝。過程中,藝術家向居住在C-LAB周邊的社區募集舊衣,經清潔改造再製為彩繩,並透過創作工作坊,與民眾共同纏織圖騰,完成大型球形地景裝置。
藝術家范承宗作品「滾動計畫」,是邀請民眾一同參與,將大型竹編球與回收舊衣共同編織成大型藝術作品。(Photo Credit: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光環境藝術:《發散度》、《流景》、《高壓電》讓夜晚的空總同樣閃閃發亮
由藝術家許巽翔所創作的《發散度》,是在《磚循環》實驗建築頂層裝置高瓦數雷射燈線直射天際,象徵著能量的匯聚與擴散,而從不同角度觀看將會產生不同的視覺奇觀,也為《磚循環》的環形空間在夜晚時形塑出一種極具科技況味的超現實氛圍。而另一個許巽翔即將在8月完成的作品《流景》透過藝術家收集現地風力、風向等環境數據,驅動裝置上光線的流向與流速,將在仁愛路崗哨旁位置,表現出極具限時動態感的獨特夜間地景。
藝術家許巽翔作品《發散度》(左圖),是在《磚循環》實驗建築的頂層裝置高瓦數雷射燈線直射天際。作品《流景》未來則將被放置於仁愛路崗哨旁。(此為作品示意圖)。(Photo Credit: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座落於過去空軍總部東側加油站及周邊草地上的《高壓電》,是由藝術家謝佑承與王中原模擬自然的巨大光與電能量所共同創作而成作品,將現代生活中普遍使用的LED,拼貼為一座巨型的人造閃電,並希望觀眾透過凝視,重新看待人造光為夜晚帶來的改變,亦思考科技作為現代社會的必要元素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藝術家謝佑承與王中原作品《高壓電》,座落於忠孝東路三段248巷一側的戶外空間。(Photo Credit: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