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新想像】當數位科技遇上工藝,《鍛・練》展工藝物種超進化!
「哐啷!」一聲,3D列印陶蛹應聲碎裂。只見,結構規律的雪白陶塑,居然閃著金光,宛如異次元有機體。推廣工藝不遺餘力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經過跨域計畫一年多來的悉心孵育,18組成果終於呈現在台中中友百貨的《鍛・練》展覽!當工藝與科技相遇,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為何選擇開展工藝跨域計畫呢?現在就跟著我們走入展場、與工藝中心張仁吉主任深入聊聊,這刷新三觀的跨界融合吧!
「工藝不能只是一味保存,必須要當代化!」
「工藝傳承斷鏈、話語權喪失、生態系不完整,是目前的三大難題。」工藝中心張仁吉主任破題點出目前工藝發展的困境。由於傳統工藝極度仰賴師徒制、口傳心授,難以標準化為制式教材,加上工藝人才老化凋零,以至於斷層嚴重。此外,工藝創作者相較於當代藝術家、設計師,養成上較側重技術,而缺少論述與表達訓練,導致話語權的弱勢。從生態系來看,目前工藝體系,尚未緊密連結生產與消費端,智慧財產權(IP)未受重視。這些問題,都必須找到突破點解決。
工藝中心《鍛・練》展場一隅。(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因此「工藝不能只是一味保存,必須要當代化!」他觀察到現今社會早已高度連結,工藝創作者也應從個人一條龍生產的封閉模式,調整成與社會協力的開放體系,因此希望藉由「跨界」尋找另一種生產方式的可能性。但在工藝跨域計畫中,數位科技並非取代工藝的角色,只是再一次更新工具、工序和材料而已。就像是陶瓷成形的方法,從過往的純手工、手動轆轤、再到電動轆轤,其實就是工具、工序的更新,而在這次的工藝跨域計畫,則希望將這樣的嘗試延伸至數位科技;至於材料,因為意識到資源有限、環境永續的時代觀點,除了過去慣用的天然素材,也持續探索可循環再利用的環保材料的可能性。
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金工、陶瓷、數位,讓工藝改頭換面
這次跨域計畫,融合陶瓷與金工兩種工藝,並串連工業製造與數位科技(參數設計與陶瓷3D列印),先跨「工業」、再跨「數位」。首先,讓「板金工業」介入鍛敲工藝。邀請金工藝術家曾永玲分享多年實務經驗和技術,並委託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金屬中心)進行材料實驗、以沖壓機快速製成指定造型的初胚。接著串連「數位製造」,在13週的工作坊中,號召15位學員學習如3D繪圖軟體(參數設計)、3D列印等製作陶瓷部件,再鍛敲之前工業製造的初胚來完成複合媒材創作。
展場亮相的作品中,其中3件是由金工藝術家曾永玲、數位自造學者李建佑、陶瓷工藝家陳瓊茹,所示範創作的作品。
曾永玲的《後花園的騷動》,藉由不同的金屬染色形塑自然生動的植物意象。(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李建佑《綠色星球》,突破受限於列印設備及燒製窯爐的因素,以大量陶瓷單件構成中空球狀的植栽系統。(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陳瓊茹創作的《鼓凳新藝》,運用參數設計打造五種材質元素的表面肌理:陶瓷、木工、金屬、染布、及石材呈現新工藝。(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曾永玲投入金工三十年、作品屢見於各大藝術展演,這回創作出《後花園的騷動》,取材自新葉從蜷曲中慢慢舒展開來的姿態,將沖壓預製的金屬器皿加以染色,讓器物表面洋溢自然韻味。而3D列印花器《綠色星球》,則由曾師事日本自造者先驅田中浩也的李建佑所創作。他首先運用參數設計在球面上隨機生成圓點、相互連通成中空槽狀結構,最後以3D列印製成花器,做出突破傳統陶藝造型規範的繁複結構。曾投入南投陶拉坏大師曾樹枝門下、至今已有廿年陶藝資歷的陳瓊茹,則直接參與工作坊,一手燒陶、一手鍛敲、還親手畫3D,結合土料調控的深厚經驗和數位製造新技能,才能完成50公分高、五個曲面紋理各異的《鼓凳新藝》。
另外15件作品,則是工作坊學員以「雞尾酒派對」為題發想,在歡聚、微醺等聯想中,設計出酒器、花器、椅凳等等混種創作。例如謝昕慈創作的《微醺》,就融合陶瓷與紅銅等異材質,鎖定酒精催化下放大的感官體驗,將眼口鼻等造型轉化為碟子、酒杯、酒瓶等食具。又如陳昱允《編織紋花器》,以編織紋交錯象徵數位技術與傳統工藝的融合及成長,運用陶瓷3D列印讓傳統陶瓷器型再進化。
謝昕慈的《微醺》將眼口鼻舌等意象轉化為實用又有趣的器皿。(Photo Credit: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林家琪《ㄎ一ㄤ》,利用不同的列印路徑呈現飲酒後模糊又瘋狂的精神狀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陳昱允《編織紋花器》,於傳統陶瓷器型融合數位科技打造突破性的細膩紋理。(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提升製作的效率、突破造型的侷限
藉由工藝跨域的實驗,可以發現數位工具不僅提升生產的效率、同時增加造型的可能。以雕刻為例,機器手臂加裝多軸向的銑刀,必然比手持雕刻刀更為迅速,只要透過「動作捕捉技術」讓工藝師即時操控銑刀,就能大幅提昇木雕或石雕創作的效率。其次是讓造型更加多元,如這回跨域計畫的3D建模軟體的參數式設計、輔以3D列印的即時性和機械力道,有利於增加作品的變化度。
展期間也將辦理兩場陶瓷 3D 列印的快閃體驗活動,讓你使用參數式程式繪製、親身體驗作品誕生的療癒過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One Community, One Craft,未來希望能將工藝結合社會實踐,幫助更多人
用科技優化工序之餘,「不變的,是藝術與手感表現」。張仁吉話鋒一轉,指出跨域不能遺忘工藝的「頂真」精神(台語,指做事認真細心、絕不馬虎的態度)。工藝強調的是兼具美感和實用,更重要的,是庶民美學的頂真價值。他認為所謂的職人之道,是一種愉悅的勞動、一種「生活的具體實踐」。這也是張主任希望以「綠工藝」概念,作為工藝中心發展藍圖的原因。綠,象徵自然、寬容、希望、平衡、生命力,是工藝在多元社會中最獨特的意義,甚至有助扭轉對立的社會亂象。「工藝的價值,是超越物件表現的社會精神價值,物件是精神的載體」。
「從材料、製作到市場,都是跨域的過程。」延伸「工藝介入社會」的理念,張主任最後提出從「物件交易」過渡到「文化體驗」的想法,讓未來工藝擁有更寬廣的跨域可能。例如:不僅是持續跨國界、媒材與產業的計畫,工藝中心也希望透過更深入的社會參與,傳達工藝的頂真精神。一來,突破過去「One Town, One Product(OTOP)」鎖定鄉鎮的框架,而擘劃「One Community, One Craft(OCOC)」的工藝社群概念,鎖定老人和弱勢族群,以手工藝作藝術治療,切入長照與醫療等體系。又或是因應後疫情時代,推出國內工藝深度體驗等等。因此張仁吉充滿期待地說,「結合社會實踐,才是工藝的終極目標」!
插接科技製程,打破傳統工藝的技術限制與思維規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工藝傳承斷鏈、話語權喪失、生態系不完整,是目前的三大難題。」工藝中心張仁吉主任破題點出目前工藝發展的困境。由於傳統工藝極度仰賴師徒制、口傳心授,難以標準化為制式教材,加上工藝人才老化凋零,以至於斷層嚴重。此外,工藝創作者相較於當代藝術家、設計師,養成上較側重技術,而缺少論述與表達訓練,導致話語權的弱勢。從生態系來看,目前工藝體系,尚未緊密連結生產與消費端,智慧財產權(IP)未受重視。這些問題,都必須找到突破點解決。
工藝中心《鍛・練》展場一隅。(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因此「工藝不能只是一味保存,必須要當代化!」他觀察到現今社會早已高度連結,工藝創作者也應從個人一條龍生產的封閉模式,調整成與社會協力的開放體系,因此希望藉由「跨界」尋找另一種生產方式的可能性。但在工藝跨域計畫中,數位科技並非取代工藝的角色,只是再一次更新工具、工序和材料而已。就像是陶瓷成形的方法,從過往的純手工、手動轆轤、再到電動轆轤,其實就是工具、工序的更新,而在這次的工藝跨域計畫,則希望將這樣的嘗試延伸至數位科技;至於材料,因為意識到資源有限、環境永續的時代觀點,除了過去慣用的天然素材,也持續探索可循環再利用的環保材料的可能性。
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金工、陶瓷、數位,讓工藝改頭換面
這次跨域計畫,融合陶瓷與金工兩種工藝,並串連工業製造與數位科技(參數設計與陶瓷3D列印),先跨「工業」、再跨「數位」。首先,讓「板金工業」介入鍛敲工藝。邀請金工藝術家曾永玲分享多年實務經驗和技術,並委託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金屬中心)進行材料實驗、以沖壓機快速製成指定造型的初胚。接著串連「數位製造」,在13週的工作坊中,號召15位學員學習如3D繪圖軟體(參數設計)、3D列印等製作陶瓷部件,再鍛敲之前工業製造的初胚來完成複合媒材創作。
展場亮相的作品中,其中3件是由金工藝術家曾永玲、數位自造學者李建佑、陶瓷工藝家陳瓊茹,所示範創作的作品。
曾永玲的《後花園的騷動》,藉由不同的金屬染色形塑自然生動的植物意象。(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李建佑《綠色星球》,突破受限於列印設備及燒製窯爐的因素,以大量陶瓷單件構成中空球狀的植栽系統。(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陳瓊茹創作的《鼓凳新藝》,運用參數設計打造五種材質元素的表面肌理:陶瓷、木工、金屬、染布、及石材呈現新工藝。(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曾永玲投入金工三十年、作品屢見於各大藝術展演,這回創作出《後花園的騷動》,取材自新葉從蜷曲中慢慢舒展開來的姿態,將沖壓預製的金屬器皿加以染色,讓器物表面洋溢自然韻味。而3D列印花器《綠色星球》,則由曾師事日本自造者先驅田中浩也的李建佑所創作。他首先運用參數設計在球面上隨機生成圓點、相互連通成中空槽狀結構,最後以3D列印製成花器,做出突破傳統陶藝造型規範的繁複結構。曾投入南投陶拉坏大師曾樹枝門下、至今已有廿年陶藝資歷的陳瓊茹,則直接參與工作坊,一手燒陶、一手鍛敲、還親手畫3D,結合土料調控的深厚經驗和數位製造新技能,才能完成50公分高、五個曲面紋理各異的《鼓凳新藝》。
另外15件作品,則是工作坊學員以「雞尾酒派對」為題發想,在歡聚、微醺等聯想中,設計出酒器、花器、椅凳等等混種創作。例如謝昕慈創作的《微醺》,就融合陶瓷與紅銅等異材質,鎖定酒精催化下放大的感官體驗,將眼口鼻等造型轉化為碟子、酒杯、酒瓶等食具。又如陳昱允《編織紋花器》,以編織紋交錯象徵數位技術與傳統工藝的融合及成長,運用陶瓷3D列印讓傳統陶瓷器型再進化。
謝昕慈的《微醺》將眼口鼻舌等意象轉化為實用又有趣的器皿。(Photo Credit: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林家琪《ㄎ一ㄤ》,利用不同的列印路徑呈現飲酒後模糊又瘋狂的精神狀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陳昱允《編織紋花器》,於傳統陶瓷器型融合數位科技打造突破性的細膩紋理。(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提升製作的效率、突破造型的侷限
藉由工藝跨域的實驗,可以發現數位工具不僅提升生產的效率、同時增加造型的可能。以雕刻為例,機器手臂加裝多軸向的銑刀,必然比手持雕刻刀更為迅速,只要透過「動作捕捉技術」讓工藝師即時操控銑刀,就能大幅提昇木雕或石雕創作的效率。其次是讓造型更加多元,如這回跨域計畫的3D建模軟體的參數式設計、輔以3D列印的即時性和機械力道,有利於增加作品的變化度。
展期間也將辦理兩場陶瓷 3D 列印的快閃體驗活動,讓你使用參數式程式繪製、親身體驗作品誕生的療癒過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One Community, One Craft,未來希望能將工藝結合社會實踐,幫助更多人
用科技優化工序之餘,「不變的,是藝術與手感表現」。張仁吉話鋒一轉,指出跨域不能遺忘工藝的「頂真」精神(台語,指做事認真細心、絕不馬虎的態度)。工藝強調的是兼具美感和實用,更重要的,是庶民美學的頂真價值。他認為所謂的職人之道,是一種愉悅的勞動、一種「生活的具體實踐」。這也是張主任希望以「綠工藝」概念,作為工藝中心發展藍圖的原因。綠,象徵自然、寬容、希望、平衡、生命力,是工藝在多元社會中最獨特的意義,甚至有助扭轉對立的社會亂象。「工藝的價值,是超越物件表現的社會精神價值,物件是精神的載體」。
「從材料、製作到市場,都是跨域的過程。」延伸「工藝介入社會」的理念,張主任最後提出從「物件交易」過渡到「文化體驗」的想法,讓未來工藝擁有更寬廣的跨域可能。例如:不僅是持續跨國界、媒材與產業的計畫,工藝中心也希望透過更深入的社會參與,傳達工藝的頂真精神。一來,突破過去「One Town, One Product(OTOP)」鎖定鄉鎮的框架,而擘劃「One Community, One Craft(OCOC)」的工藝社群概念,鎖定老人和弱勢族群,以手工藝作藝術治療,切入長照與醫療等體系。又或是因應後疫情時代,推出國內工藝深度體驗等等。因此張仁吉充滿期待地說,「結合社會實踐,才是工藝的終極目標」!
插接科技製程,打破傳統工藝的技術限制與思維規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