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與MIT AgeLab團隊與實驗室的項目贊助商分別進行了一對一的線上會議,在經過一連串討論後,發現對於大多數的項目贊助商與研究合作夥伴們,他們都偏向線下討論或是透過舉辦工作坊來讓他們與研究團隊們有更多直接的互動。因此這些需求也直接地反映在針對後疫情時代的實驗室空間改造與規劃上。
我很幸運地能完整參與這三年的實驗室空間改造計劃,並主導了部分區塊的規劃、前期空間與用戶體驗的設想。疫情前實驗室空間設計主要為展現當下最新的研究成果,包含各種學術文章發表、出版刊物、學術演講影片、教學與研討會資料等。因此我們較少有機會從服務設計或體驗設計的角度來設計實驗室的空間。如今在後疫情時代,我們特別考量到不同的實驗室空間使用者(參訪者、潛在項目投資方、項目客戶、學生研究助理、員工、教授)多方面的觀點,並重新審視MIT AgeLab實驗室的空間規劃。
因此在探討新型態的混合實驗室工作模式與空間設計、服務設計的關聯性時,我與團隊們便從三個議題包括「參與式設計過程」、「服務設計加值」與「連接線上與線下資源」做為設計與規劃MIT AgeLab實驗室空間時的觀點。
李盛弘與團隊一同設計與打造後疫情時代下的 MIT AgeLab實驗室空間、服務與體驗。(Photo Credit:李盛弘)
01 實驗室空間體驗從「設計」到「共創」
實驗室的空間設計需符合基本需求,讓研究員在空間內能有效地工作,例如個人的辦公空間、列印文獻資料、儲存書籍與文獻的空間、用餐休息的茶水間、提供小組討論的會議間等。但如何從傳統單一方向的「設計」實驗室空間,演變到「共創」實驗室空間體驗?
「共創」實驗室空間體驗的概念,是希望實驗室空間的使用者能共同參與規劃與推動實驗室空間的設計,這是一種動態的設計想法,實驗室空間不會有明確的完成截止時間,而是一直處於一種不斷演變、施工中(work-in-progress)的創新狀態。
一個例子是全球知名設計諮詢公司IDEO在設計自己的辦公室時,每個設計師並沒有確切的座位,每個人都是依照不同項目被分配到不同的項目空間與座位。IDEO辦公室只是提供不同尺寸的空間擋板,而且所有的桌子、椅子都是加裝輪子,可以非常快速地區隔出不同的項目空間,這種空間具備高效模組化概念的移動性。
共創實驗室空間是一個「人人都是設計師」的平台,我們希望在實驗室空間共創的過程中能夠真實地反應出人們的使用行為與日常習慣。史丹佛大學的d.school出版的《Make Space: How to Set the Stage for Creative Collaboration》就是一本提出空間共創、參與式設計方法的參考書籍。
我們在重新設計MIT AgeLab實驗室空間時,希望能把「共創」實驗室空間的想法具體實踐起來。因此
在初期階段我們在實驗室公共空間的走廊中佈置了一面可以用便利貼的牆面,希望參訪者能夠在牆面不斷更新題目,併發表自己的想法從而分享給其他實驗室參訪的人。我們會在蒐集這些想法與點子後,在每個月實驗室的電子報的專欄中總結分享牆面的內容。電子報寄送的不只是在實驗室工作的研究員、科學家或是學生研究助理,還會分享給MIT AgeLab的社群們、投資方、客戶等等。我們希望透過共享知識與創意點子,回饋給每一位實驗室的參與者。
MIT AgeLab實驗室空間的共創區塊。(Photo Credit:李盛弘)
02 展現創意文化也體現服務設計價值
我們時常談到一個地方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這會不會是一個會讓人想要流連忘返的地方,當校園實驗室空間對外開放後,我們想要對參訪者打造哪種空間印象?確切來說,是對於不同類型的參訪者(學生、教授、客戶、投資方),我們想要營造哪種實驗室空間的形象定位?
實驗室空間是一種許多服務設計接觸點(touchpoint)的累積、體驗設計的一部分,亦為一種無形的用戶體驗,這對大多數人們來說很抽象,因為人們對自身空間體驗所描述的是一種情感狀態的個人體驗。
但同時空間設計的細節大多是反映在具體的物件設計上,例如空間動線規劃和空間區塊劃分可以體現在實驗室辦公室家具的品牌選擇、擺設位置、辦公桌椅的數量、空間燈光、地毯與天花板材質等。但我們希望能把無形和有形結合後,並透過主視覺牆面的設計分享實驗室的創意創新文化。
為此,我們將實驗室近三年的活動照片列印出來,透過五種方式「人(people)、 研究(research)、設計(design)、生活(life)和出版(publication)」,從五種不同角度拼貼,分享人們在實驗室裡的故事、研究與生活。
以五種拼貼方式分享人們在實驗室裡的故事、研究與生活。(Photo Credit:李盛弘)
當我們完成這個主牆面的設計時,發現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研究員、科學家和學生研究助理們皆不約而同地想要貼近牆面,仔細看著牆面上的相片並找尋自己的身影。我認為這就是一種透過空間設計體現服務設計的價值。
因此新的主牆面設計,不只強調視覺或空間上的改變,更多是增加了新的服務接觸點,讓人們想要駐足與分享他們在實驗室的故事,並與其他人互動,甚至是合影留念。
MIT AgeLab實驗室空間的主牆面設計,希望能透過相片牆聚集實驗室的故事與創意 。(Photo Credit:李盛弘)
03 打破空間物理限制,運用數字空間連接社群
在後疫情時代,大多數人的辦公室使用方式與習慣被改變了,居家辦公變成一件再正常不過的現象,而校園的實驗室也不例外。
人們的選擇變得更多更具彈性,實驗室空間也不再是唯一可以工作的場所。因此我們設想的解決方式也不只是在各個會議室安裝網路攝影機,或是換上更大、更智慧型的營幕投影,而是尋找如何有效運用數位空間平台沒有地理條件限制的優勢,來設計線上的實驗室空間體驗,讓實驗室的員工、參訪者、學生、老師們更能進行沉浸式(immersive)的線上交流。
有趣的是,MIT AgeLab在大約前年(2020)便開始投資與啓動實驗室的網站設計項目,希望能重新設計其線上體驗。而我建議實驗室的團隊,不只是重新設計網站的風格、視覺或排版方式,網站的線上內容也要重新去思考。除了實驗室的實體參訪外,我們可以給線上用戶帶來何種附加價值?線上用戶如何透過這個新建立的平台獲取他們想要的訊息、知識或故事?如何讓線上用戶想要再度回到實驗室的平台上並與其他人分享?
我們想到一個可行的方案是透過部落格(blog)的形式,讓實驗室每位員工,包含在實驗室工作的學生助理都可以在實驗室blog上貢獻文章,分享他們自身在實驗室的故事。有些人喜歡發表和政策相關的議題,有些人則偏好生活化的主題,我則是分享一些從設計師角度來看實驗室的體驗與服務設計。我們用將近一年的時間實驗了這個blog的概念,現在再回顧新的MIT AgeLab網站,blog文章議題的多元性與內容的豐富程度,可以讓線上使用者彷彿可以親身體驗到實驗室的多元文化、議題與研究課題。
MIT AgeLab實驗室的線上blog空間,打造一個人人皆能分享的故事平台。(Photo Credit:李盛弘)
體驗設計的典範轉移
後疫情時代影響的不僅是空間設計或是產品設計本身,還是一整個體驗設計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因此好的實驗室空間設計可以驅動一整個實驗室文化的變革與轉變,帶動的不只是使用空間的員工、參訪者、學生,他們的工作士氣、心理狀態和正面思考的能力,空間還是一個服務設計有形與無形的載體,承載了潛在的多元的商業價值、更多的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機會與團隊合作、打造創新與創意的實驗室文化。
為了實現更多更好的設計,設計師除了需要加速學習新的領域知識的速度與廣度外,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與瞭解人性的軟實力更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設計挑戰。
參考連結:
關於李盛弘:是一名設計師,擅長從各種領域汲取知識和靈感,通過豐富的視角與跨領 域團隊協 作為客戶開創新價值。李盛弘熱衷於研究設計及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及其如何與社會相整合,這些都直接影響著他開發問題解決方案的方式。李盛弘曾擔任IDEO設計師、Continuum設計師、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兼任副教授、美國國際設計傑出獎(IDEA)評委。他的設計作品曾贏得包括美國國際設計傑出獎(IDEA)金獎、德國百靈設計獎(Braun Prize)、美國Core77設計獎、德國紅點(Red Dot)金獎(Best of the Best)和德國iF獎在內的諸多國際獎項。李盛弘擁有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和電機工程學雙學士學位,目前就讀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管理與工程碩士學位,擔任MIT AgeLab 設計師、MIT xPRO課程體驗設計師、研究助理與美國工業師設計協會波士頓分部(IDSA Boston)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