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圖像創作運算極限!睽違6年,彭冠傑Jay全新創作展《RANDOM 隨機》限期登場
睽違 6 年,POM創辦人彭冠傑(Jay)舉辦全新創作展《RANDOM 隨機》,場展彷彿一座大型的「視覺語言處理器」,邀觀眾走入探索圖像創作者的運算極限。
身兼藝術指導、創作者,同時也是 POM (Project On Museum) 創辦人彭冠傑 (Jay Guan-Jie Peng) 將於 5月3日至5月12日在 the MEDIAN 舉辦睽違 6 年的全新創作展《RANDOM 隨機》。本展延續其近年對「單位造型」的蒐集與試驗,進一步將自身化為一座「視覺語言處理器」,接收圖像訊號、進行編碼與轉譯,在理性與直覺之間反覆運算,構築出一系列嶄新的視覺作品。除了全新創作系列,《RANDOM 隨機》亦回顧 POM 過往的精選設計作品,展現彭冠傑如何在創作與設計之間遊走,以多重身份詮釋視覺語言的各種可能。
《RANDOM 隨機》展場全景(photo credit:Project On Museum)
2019年彭冠傑曾於不只是圖書館與台東設計中心舉辦個展《Intuition 直覺》,以直覺產製圖像、拓展平面視覺的空間維度,引導觀眾透過感官與圖像建立互動關係。而在最新創作展《RANDOM 隨機》中,他進一步從「單位造型」出發,突破單一形式的構成限制,透過拆解、鏡射、旋轉、變形與模組化,使圖像脫離原貌、轉化為全新的符號語彙。「隨機」不僅是策略,更是結構生成的起點,視覺上的「完形法則」則作為驗算與感知的依據。
2019年,《Intuition》個展。(photo credit:Project On Museum)
本次展覽的主視覺,正是彭冠傑在「隨機」創作過程中偶然誕生的結果。他分享,這個造型原本只是創作過程中被擱置在一旁的半成品,某次回顧時,卻意外發現其輪廓像是一頭野獸——更確切地說,像是一隻神獸「麒麟」。他隨即重新修飾線條、疊加色彩並調整細節,最終定調為《RANDOM 隨機》的主視覺形象。
《RANDOM 隨機》主視覺(photo credit:Project On Museum)
在創作流程中,彭冠傑無意識地選取與複製,卻有意識地進行排列與組合;他創造規則,同時也容許錯誤的發生,讓觀者透過自身的知覺系統,感受形態與輪廓的生成。他認為,這是一種意識「抽離」的狀態——造型的出現並非來自主觀設定,而是由身體(手部)的動作與大腦即時連動,讓意識與潛意識共同參與,形塑出造型的多重可能性。最終,他再以個人美感邏輯進行「個體化的視覺運算」,完成圖像的組構與呈現。這樣的創作過程,使他彷彿成為一部半自動化的機器,在程式化與隨機中,不斷試算圖像的意義與未知的可能。
《RANDOM 隨機》展區(photo credit:Project On Museum)
除了造型生成的過程,本次作品還有大量「隨機的痕跡」,例如軟體運算過程中出現的視覺瑕疵或「破圖」狀態。這些技術性的小缺陷,本是由運算限制所產生,彭冠傑並未選擇修正,而是讓它們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這樣的處理方式讓圖像既有冷靜的結構,又因為這些「隨機的痕跡」而顯得更具生命力,呈現出一種不完美卻真實的美學。
《RANDOM 隨機》展出作品(photo credit:Project On Museum)
《RANDOM 隨機》展出作品(photo credit:Project On Museum)
本次展覽位於 the MEDIAN——由彭冠傑與夥伴 Svara Soma(石岱芸)共同創立的前衛身心靈品牌空間。為配合展覽主題,他以「視覺處理器」為概念進行改造,使空間化身為一座大型處理器,觀眾得以走入其中,近距離欣賞每一件作品。展區中央展示的是本次創作的起點 ——「單位造型」,象徵處理器的核心機制,而一側展出的POM 精選設計作品,則作為造型與邏輯的延伸應用,邀請觀眾從不同角度思考視覺語言的變化。這不僅是作品的展示,更是一場與創作機制互動的體驗,也使觀眾彷彿成為「處理器」運算的一部分,與作品共同生成。
《RANDOM 隨機》展場入口(photo credit:Project On Museum)
POM的作品曾獲得國內外多項設計獎肯定,此次回顧展區精選十餘件歷年代表作,都是彭冠傑認為在創作上帶來新挑戰或學習的專案。例如《Tropical Deli Cafe 熱帶》是他首次嘗試以「單位造型」構成模組進行應用;而 2020 年為高雄市立美術館規劃的《歐布澤宇宙》展覽主視覺,更清楚展現了從單位造型、模組構成到整體視覺的運算邏輯。對他而言,每一個專案都像是一次「視覺處理器」的韌體升級,讓圖像運算的邏輯更加成熟、完整。
《RANDOM 隨機》回顧展區(photo credit:Project On Museum)
彭冠傑始終相信,設計實務與藝術創作並非對立,而是能在實踐中取得平衡、彼此激發的兩條路徑。在創作過程中,他不斷檢視設計語言如何從解決問題的工具,進化為提出問題的思維架構,讓圖像成為觸發想像與思考的起點。面對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他亦持續摸索人類意識與演算邏輯的交界,嘗試在這片模糊地帶中,釐清創作者真正的價值與位置。這些探索最終匯聚成一套專屬於他的視覺系統 —— 不只是邁向成熟的創作機制,更是一種嶄新的創作系統原型,介於人與機器之間、藝術與設計之間,持續演算、生成與進化。
《RANDOM 隨機》螢幕展區(photo credit:Project On Museum)
在展覽結束後,彭冠傑也將推出首本個人作品集《Random 隨機:Visual Processing by Jay Guan-Jie Peng》。書中將完整收錄此次展覽的核心創作,並延伸呈現更多未公開的視覺實驗與研究資料,是他多年來視覺探索與設計語言發展的重要紀錄。正式發行時間預計於 2025 年 6 至 7 月間,更多預購資訊將於近期在IG帳號公布。
《RANDOM 隨機》作品集示意圖(photo credit:Project On Museum)
《RANDOM 隨機》作品集示意圖(photo credit:Project On Museum)
《Random 隨機》Visual Processing by Jay Guan-Jie Peng
展覽期間 | 2025.05.03(Sat)- 05.12(Mon),每日11:00-21:00 ,5/12 僅開放至下午 3 點
展覽地點 | the MEDIAN(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74號5樓之1)
票價 | 免費參觀

從《Intuition》到《RANDOM》,不斷推進圖像生成的邏輯
2019年彭冠傑曾於不只是圖書館與台東設計中心舉辦個展《Intuition 直覺》,以直覺產製圖像、拓展平面視覺的空間維度,引導觀眾透過感官與圖像建立互動關係。而在最新創作展《RANDOM 隨機》中,他進一步從「單位造型」出發,突破單一形式的構成限制,透過拆解、鏡射、旋轉、變形與模組化,使圖像脫離原貌、轉化為全新的符號語彙。「隨機」不僅是策略,更是結構生成的起點,視覺上的「完形法則」則作為驗算與感知的依據。

「隨機」作為創作的策略與起點
本次展覽的主視覺,正是彭冠傑在「隨機」創作過程中偶然誕生的結果。他分享,這個造型原本只是創作過程中被擱置在一旁的半成品,某次回顧時,卻意外發現其輪廓像是一頭野獸——更確切地說,像是一隻神獸「麒麟」。他隨即重新修飾線條、疊加色彩並調整細節,最終定調為《RANDOM 隨機》的主視覺形象。

創作如演算,在規則與錯誤之間組構造型
在創作流程中,彭冠傑無意識地選取與複製,卻有意識地進行排列與組合;他創造規則,同時也容許錯誤的發生,讓觀者透過自身的知覺系統,感受形態與輪廓的生成。他認為,這是一種意識「抽離」的狀態——造型的出現並非來自主觀設定,而是由身體(手部)的動作與大腦即時連動,讓意識與潛意識共同參與,形塑出造型的多重可能性。最終,他再以個人美感邏輯進行「個體化的視覺運算」,完成圖像的組構與呈現。這樣的創作過程,使他彷彿成為一部半自動化的機器,在程式化與隨機中,不斷試算圖像的意義與未知的可能。

隨機的痕跡,真實的美學
除了造型生成的過程,本次作品還有大量「隨機的痕跡」,例如軟體運算過程中出現的視覺瑕疵或「破圖」狀態。這些技術性的小缺陷,本是由運算限制所產生,彭冠傑並未選擇修正,而是讓它們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這樣的處理方式讓圖像既有冷靜的結構,又因為這些「隨機的痕跡」而顯得更具生命力,呈現出一種不完美卻真實的美學。


展場如大型處理器,觀眾成為視覺運算的一部分
本次展覽位於 the MEDIAN——由彭冠傑與夥伴 Svara Soma(石岱芸)共同創立的前衛身心靈品牌空間。為配合展覽主題,他以「視覺處理器」為概念進行改造,使空間化身為一座大型處理器,觀眾得以走入其中,近距離欣賞每一件作品。展區中央展示的是本次創作的起點 ——「單位造型」,象徵處理器的核心機制,而一側展出的POM 精選設計作品,則作為造型與邏輯的延伸應用,邀請觀眾從不同角度思考視覺語言的變化。這不僅是作品的展示,更是一場與創作機制互動的體驗,也使觀眾彷彿成為「處理器」運算的一部分,與作品共同生成。

藉設計作品回顧,呈現視覺語言的延伸與應用
POM的作品曾獲得國內外多項設計獎肯定,此次回顧展區精選十餘件歷年代表作,都是彭冠傑認為在創作上帶來新挑戰或學習的專案。例如《Tropical Deli Cafe 熱帶》是他首次嘗試以「單位造型」構成模組進行應用;而 2020 年為高雄市立美術館規劃的《歐布澤宇宙》展覽主視覺,更清楚展現了從單位造型、模組構成到整體視覺的運算邏輯。對他而言,每一個專案都像是一次「視覺處理器」的韌體升級,讓圖像運算的邏輯更加成熟、完整。

實務與創作共構,探索設計語言的演進
彭冠傑始終相信,設計實務與藝術創作並非對立,而是能在實踐中取得平衡、彼此激發的兩條路徑。在創作過程中,他不斷檢視設計語言如何從解決問題的工具,進化為提出問題的思維架構,讓圖像成為觸發想像與思考的起點。面對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他亦持續摸索人類意識與演算邏輯的交界,嘗試在這片模糊地帶中,釐清創作者真正的價值與位置。這些探索最終匯聚成一套專屬於他的視覺系統 —— 不只是邁向成熟的創作機制,更是一種嶄新的創作系統原型,介於人與機器之間、藝術與設計之間,持續演算、生成與進化。

將以《Random 隨機》作品集紀錄多年視覺實驗成果
在展覽結束後,彭冠傑也將推出首本個人作品集《Random 隨機:Visual Processing by Jay Guan-Jie Peng》。書中將完整收錄此次展覽的核心創作,並延伸呈現更多未公開的視覺實驗與研究資料,是他多年來視覺探索與設計語言發展的重要紀錄。正式發行時間預計於 2025 年 6 至 7 月間,更多預購資訊將於近期在IG帳號公布。


《Random 隨機》Visual Processing by Jay Guan-Jie Peng
展覽期間 | 2025.05.03(Sat)- 05.12(Mon),每日11:00-21:00 ,5/12 僅開放至下午 3 點
展覽地點 | the MEDIAN(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74號5樓之1)
票價 | 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