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家】走入藝術家倪瑞宏的家,仙女不只有鏘!「我的內在有一個分裂的自己,那個理性人格會讓我見好就收」
明明才30歲,卻老愛穿復古洋裝,她是最近很紅的藝術家倪瑞宏aka被神明認證的仙女。
倪瑞宏有戀物癖,家中收集一堆怪到令人傻眼的無用老件,看起來很鬧,但其實她什麼書都讀,提起正經事頭腦清晰、脈絡分明,儼然是個文化雜食性動物。
從小到大都走正統藝術之路的她,比起當迪士尼公主,更想做中國神話裡的仙女。因此在不斷迷惘、追尋自我的旅途中,她梳理了想要的方向,以腦洞大開的敘事結合拼貼影像與日常即景,形成一股荒謬怪奇的畫風。2018年即受邀為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繪製過場動畫,2019年則以作品《我以為我很特別》入選臺北美術獎,今年更推出《仙女日常奇緣:藝術家倪瑞宏的女子妄想》一書風靡大街小巷,搞得人人都想向她求事問卦。
她作品中怪異的螢光色、抖到不行的筆觸,以及彷彿從民間故事走出來的女性形象,都充滿極致Kiang感,讓人不由自主被吸引,甚至越看越無可自拔的愛上這種台式壞品味。
然而她源源不絕的靈感究竟從何而來?家對她的意義又是什麼?MOT TIMES全新企劃「真實的家」,將帶領大家一起走入創意人們的家,並與不同攝影師合作,從不同的攝影觀點,趨近記錄他們真實的家、真實的生活。
從小到大都走正統藝術之路的她,比起當迪士尼公主,更想做中國神話裡的仙女。因此在不斷迷惘、追尋自我的旅途中,她梳理了想要的方向,以腦洞大開的敘事結合拼貼影像與日常即景,形成一股荒謬怪奇的畫風。2018年即受邀為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繪製過場動畫,2019年則以作品《我以為我很特別》入選臺北美術獎,今年更推出《仙女日常奇緣:藝術家倪瑞宏的女子妄想》一書風靡大街小巷,搞得人人都想向她求事問卦。
她作品中怪異的螢光色、抖到不行的筆觸,以及彷彿從民間故事走出來的女性形象,都充滿極致Kiang感,讓人不由自主被吸引,甚至越看越無可自拔的愛上這種台式壞品味。
然而她源源不絕的靈感究竟從何而來?家對她的意義又是什麼?MOT TIMES全新企劃「真實的家」,將帶領大家一起走入創意人們的家,並與不同攝影師合作,從不同的攝影觀點,趨近記錄他們真實的家、真實的生活。
明明是不合時宜的況味卻異常時髦
在下了雨潮濕的午後,我們驅車來到倪瑞宏位於新店山區的老公寓。這裡冷僻、不易抵達,社區內的建築風格頗有時代錯置的滄桑感,但更像是一股不合時宜的的況味,殘留在泛黃的書頁。
推開紗門,眼前是三支雨傘標廣告燈箱、愛心造型鏡子,以及牆上大大小小張貼如「蓬萊大舞廳」這類型的海報,沙發上小說、散文、參考讀物一沓一沓疊放著,從美國作家科馬克·麥卡錫的《長路》、《天地人鬼神圖鑑》到《巴黎的盛宴:1900-1930年間的藝術巴黎》,工作台上還有排列工整的萬華style老派媽媽服裝照。很亂,卻自成一格,非常倪瑞宏。
推開紗門,眼前是三支雨傘標廣告燈箱、愛心造型鏡子,以及牆上大大小小張貼如「蓬萊大舞廳」這類型的海報,沙發上小說、散文、參考讀物一沓一沓疊放著,從美國作家科馬克·麥卡錫的《長路》、《天地人鬼神圖鑑》到《巴黎的盛宴:1900-1930年間的藝術巴黎》,工作台上還有排列工整的萬華style老派媽媽服裝照。很亂,卻自成一格,非常倪瑞宏。
一個重度藝術史迷的媽,讓她在美術館裡玩耍長大
這裡是以前瑞宏爸爸念書時住的家,也是她小時候住過的房子,現在則身兼工作室與棲居之地。正要吃飯的她說,「最近比較忙,因為爸爸身體微恙,我常回去陪他,也帶他去看電影《消失的情人節》,他現在變比較瘦,我還說不習慣他的啤酒肚不見了。但只要我出現,爸爸心情就會變好,所以再忙我也會經常回去陪他。」這就是倪瑞宏,平常有點好強,骨子裡卻非常愛家人。
事實上,原生家庭對她的藝術創作有著深刻的潛移默化。出生台北,家中4個小孩,她排行老二,父親是老媒體人,母親則是重度藝術史迷,從小瑞宏就是聽愛樂電台,在美術館、博物館裡長大。
但她對宮廟文化的著迷,則是來自小時候照顧她的阿嬤。「我阿嬤很傳統,虔誠信奉觀世音菩薩,也經常去廟裡拜拜。但我還沒上幼稚園她就過世了。」當時辦喪禮,她只覺得很多人來很好玩,根本不懂大家為什麼要哭,然而喪禮上擺設、花飾、金童玉女每個細節都令她十分著迷。因此長大之後,她開始接觸民俗信仰,甚至穿阿嬤留下來的衣服,因為她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方式去想念阿嬤。
大學遭逢車禍,一撞開了天眼出門處處是靈感
但真正改變她的,其實是考上台南藝術大學,正港台北女子移居超級荒涼的台南六甲生活,並在遭遇一場失戀與車禍之後,徹底進化成腦洞大開。
她坦承最初畫畫,一直受到小時候一本50塊繪本的影響,持續模仿那種畫風的她,從少女漫畫一路畫下來,到大學時期的火車寫生,即便畫了幾百個在車站的人,卻沒有特定主題,只是單純描繪物件,也始終無法確立風格。
「一直到大四時,在一個比較孤單的狀況下,才開始長出現在的風格。那半年先是出車禍,沒辦法走路、臉爛掉,也可能一撞之後開天眼,才發現我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其實不是理所當然,並開始用奇怪的視角看世界。因為不能走路後,連要出門買東西吃都無法 ,室友的幫忙也有限,大學生各玩各的,我也開始不再跟朋友往來。應該說,我一直都是比較疏離的人,在經歷這件事後,更覺得自己無法再信任朋友,索性開始摸索人生、尋找自我、看勵志書。」
也正因如此,她好像發現了一個新天地,不只一出門就靈感爆棚,也逐漸注意到生活中的小東西,以及在台南街頭發現到的台灣民間信仰趣味。再加上瑞宏原本就對懷舊、復古、大膽配色極度嚮往,特愛上個世紀的平面設計,以及台灣早期商品包裝裡無與倫比的樂觀,「我認為這樣才是對的,這世界應該是快樂的。」
於是大學畢業後她參加了台南鹿耳門天后宮舉辦的仙女選拔,成為獲得神明認證的仙女資格,並在北藝大美術研究所時期以《螢光粉紅仙女救世之道》做為她的碩士論文。這下她名正言順成為藝術界僅此一家、絕無分號的「仙女」,亦開啟了筆下特立獨行的台味時髦作風。
所有無用的垃圾,其實都是有用的啟發
除此之外,瑞宏在書中也透露過自己兩年前曾去禮服店(酒店)工作一個月的經歷,如今看來其實並不值得一提,都像前塵往事成雲煙,但她說:「我的內在有一個分裂的自己,那個理性人格會讓我見好就收, 但更精準的說,我很清楚知道自己沒什麼好失去的,因為無論如何我的爸媽都會接住我。再加上我一直對各種女性的狀態感到好奇,因此這個體驗是瞭解到另外一種活著的感覺,同時也想試探自己的底限。」最終也會內化成創作的養份。
但那些無用的垃圾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收集的?瑞宏說,也是大四,她偶然認識了神似電影「猜火車」男主角伊旺麥奎格,帶有迷人英國腔、代號烏石港男的藝術家,他熱衷收集垃圾,每一件都超怪,當時神秘的氣質把瑞宏迷得不要不要,雖然最終並沒有後續發展,但瑞宏卻收下了他收藏垃圾的興趣。
「畢竟當時太喜歡他了,可是他沒那麼在意我,最後我就變成他了。 」於是她經年累月撿拾古怪的物件,有前男友從廢墟裡扛回來的,也有淘寶購買的,假樹、燈具、絨毛狗玩偶、念佛機,通通變成啟發靈感的高級垃圾。
無懼世界潮流,在藝術圈裡台灣要有自己的樣子
最終她以仙女為題材,在攤開的廢餅乾紙盒上畫畫;勾勒出七仙女喝下午茶的場景,將牛郎織女故事「曲解」成另一種當代生活情節,也把作品《閃亮抽籤機》搬進2013年誠品書店藝術進駐計劃,還擺上自己收集的燈具為觀眾製造光明,順便解惑。甚至在看完深夜電視節目後發展出2014年的作品《蓬萊仙山辦事處》,也讓作品《我以為我很特別》的情人雅座跟奈何橋在北美館裡展出。近期在詹記的《火鍋店泡仙女》展覽,瑞宏則是跳脫一般材質,將牆面磁磚化身為創作背板,讓仙女們在「湯池」裡趣味橫生的泡澡,尺度大開,超吸睛。
最近甫完成「2020城西生活節」主視覺的瑞宏說前陣子都在忙插畫,雖然能賺到錢跟名聲,但她怕做太多會失去掉自己,再加上原先預定的西班牙個展以及想把自己丟到國外相對艱辛的創作環境,全都因疫情不了了之,因此接下來她想著手創作大型作品,主題可能會是「你是什麼時候放棄當藝術家的」,或前陣子收集善書時,找到一本提到枉死城的地獄題材。反正都很有趣,都讓人忍不住想鞭策她快點著手作畫,早點讓大家看到成品。
一如藝術家村上隆曾在書中提到他將日本精神性的東西輸出到歐美,倪瑞宏始終認為在藝術創作上,不能依國外潮流而生,反而要從台灣自身去挖掘題材,「因為台灣一直在做我們想像中的高級感,努力了,卻不是做得特別好。」但她不想玩套路,不想停留在膚淺表象的在地符碼挪用,而是要以更深刻的文化底蘊,去體現出屬於台灣在國際舞台上該有的樣子。
藝術家倪瑞宏
1990出生於台北,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目前全職創作生活中。創作主軸在研究當代迷茫精神狀態,習慣用帶有黑色幽默的高彩度繪畫與空間裝置,來描述我們身處的世界和那些說也說不清的關係。作品曾入選2019年「臺北美術獎」,亦參與了第29屆「金曲獎」插畫設計,以成為台灣好媳婦為目標努力中。
個人網站連結
-Official:juihungni.carbonmade.com
-Facebook:倪瑞宏 Ni Jui_Hung
-Instagram:juihungni
攝影師鄭弘敬
鄭弘敬,活躍於台日兩地的攝影師。2012年於日本日本寫真藝術專門學校畢業後返台,時常出現於台北街頭,作品充滿生活幽默與張力。曾辦過多場攝影展覽,並時常為台灣與日本獨立刊物攝影。因共同朋友的關係與倪瑞宏相識,在這次拍攝過程中,不時展露倆人多次合作下的好默契。曾發表過個人ZINE《裂痕》、《有菌》、《想想》,2018年出版第一本攝影集《台北無聊風景》。
個人網站連結
-Official:鄭弘敬 teikoukei
-Instagram:teikou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