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可拆解的玩具是來自布魯克林的品牌 Locknester 的作品,令理說「他們3D列印完後就會上膠劑,讓表面有點像瓷器,這個系列好想全部都買!」(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左)令理家沙發,由胖胖與咪咪設計的「貓抓皮」。(右)以前為自己畫的自畫像,覺得掛起來奇怪,被塞在書桌旁的角落,像貓一樣只露出雙眼。(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在國外的那幾年,打開對建築的新想像
國外生活的那幾年,不只改變了她對於家的概念,也對創作有極大的影響。
過去就讀東海建築系時,對於建築的想像還是偏向務實的量體設計,到了著重藝術的庫柏聯盟(The Cooper Union),才開始發現空間性原來也可以用自然、材料的觀點表達,在哈佛大學設計學院設計研究所(Harvard University GSD)又更深入研究裝置的變形設計,創作出自己的第一個研究結構的互動裝置《BLOOM》、將腦波轉化為實體空間形狀的《MIND.WALL》等有趣作品。這些裝置奇想,也讓她應徵上 Heatherwick Studio 當時正在規劃 Google 總部 Mountain View 設計案,參與建築頂棚裝置、內部可變性空間區隔的設計。
說到一半,她突然拿出一顆圓形玩具,瞬間拉張出巨大的球體,原來這是令理就讀哈佛時的指導老師 Chuck Hoberman 的作品「霍伯曼球」(Hoberman Sphere),他的設計小至玩具,大至建築裝置,在GSD便帶著學生們做各式各樣的折疊、延展結構探索。(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同樣為 Chuck Hoberman 的玩具設計「SWITCH PITCH TOY」,拋起的動力帶動結構旋轉,在黃、藍色面之間轉變。在哈佛GSD的經驗,讓令理現在也對物件的結構變形非常感興趣。(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這其實是我們以前建築系沒有被訓練到的事,我們很容易跳到一個建築裡,接著就要考慮業主、預算等等,弄得很辛苦,結果就都變成眼前這些方方的......啊,失禮失禮了!」令理幽默直爽的笑了起來,「總之,那時候我們花很多時間在做幾何探索、捏模型,跟一般建築師先做很多分析研究、接著才決策的方式不太一樣。」 令理在 Heatherwick Studio 工作時員購運回來的《Spun Chair》,是她無聊時晃晃的好位置。(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供霧所」模型可以清楚看見 28 個單體霧椎、20 個布面掛衣,圍繞成一座人們可穿梭舞台。那時他們用細緻的水霧裝置,創造出一座水氣擴散時,瞬間被濃霧吞噬的中庭,觀者彷彿進入奇幻深山,看見平時無形的氣流,打開身體知覺,感受到周圍的濕度、溫度。(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背後Bauhaus的海報是室友蒐藏,令理現在更偏向探索身體感官經驗的裝置與建築。(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不需要用思緒理解的空間,身體已經記住了
仔細回溯這幾年的創作,會發現令理尤其迷戀身體的感受性。
小時候在新竹小鎮竹東長大,接觸到的建築、展覽都比較扁平,對一個小女孩而言當然一點也不有趣。但在國外讀書,看展幾乎是每個人的生活日常,記得有次不經意路過 MoMA,只是因為剛好看到有人群排隊,就跟著參一咖,想不到那次是 Random International 的《雨屋》(Rain Room)裝置,人們走進一個下雨的盒子,卻因為天花板感測器作用,像被圍繞著一層隱形防護罩不被淋濕,讓她大大驚奇。
或明明是參訪建築師 Philip Johnson 名作 Glass House ,卻意外遇上藝術家中谷芙二子的裝置藝術,當她和同學們正在認真的在聽建築結構的導覽,突然之間霧氣釋放,透明的玻璃屋外被一片白霧圍繞,大家有點驚喜又不知所措,「可是走出去的那一刻,霧好濃密冰涼,一直聽到聲音,但又看不清楚,剩下的感官讓整個身體都醒了過來。」曾令理至今都忘不了那時的感受。
曾令理拿出她也很喜歡英國藝術家 Antony Gormley 在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展出的大型裝置《Cave》,從平面圖看來就是將大型人體雕塑空間化,回憶起當時進到展中,仿若是遊走在它的血管裡。(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Antony Gormley 經常探索身為「人」這件事,令理的玻璃櫃中也擺放他所設計的各種明信片。(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回歸動物性知覺,讓身體先被感性包圍,再觸動理性思緒,或許是她身為建築人對於時代的反饋,當代建築空間應該不只是居住的機器,也是感動人心的載體。一如當時 Thomas Heatherwick 曾說過一段令她印象深刻的話:「建築作為人類世界最大的構築體,但怎麼會眼前的建築都這麼沒表情、沒有工藝的感動?」
她認為,早年建築很流行「裝飾是罪惡」概念,但如今已隨著科技進步發展出不同的脈絡,比方現在 3D 列印技術,複雜的鏤空設計製作時反而相較視覺平穩的實心更加有效率,「人類想裝飾是天性,我們只是回到本來想要的樣子」,不過說到這裡,她又理性的補充說「歷史就是一個不斷重複的輪迴,我們現在開始做出複雜的東西,也許後來有個時代又會都把它擦掉。」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