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說—表演藝術的對話隱喻
本劇以舞蹈、語言、現場收錄聲音文字三項主要元素架構出舞作的形式風貌,作品帶有強烈的身體與語言的結構。在《我沒有說》中,無法表述的內在精神世界的語言被轉化為舞者跳躍的姿態,以充滿節奏與動感演化出關於語言、身體和權力的想像。
表演藝術的創作場域
許多表演形式結合劇場、心理劇與集體聚會的儀式與精神,它著重對話、傾聽、同理與接納。觀眾在觀賞演出時所領受的美感,不論是表演者的「作品」或劇場表現的「觀賞」,人人都可以從其中學習到許多的經驗。《我沒有說》舞台上麥克風以 U 型環繞形成舞台的活動範圍,音樂設計透過麥克風與表演者的口語、身體接觸的現場收錄聲音傳至電腦,以不同的方式迴路出各段需求的聲效,音樂創作的混音亦隨著表演者變形出音樂的高低音起伏,成為舞作的音樂設計重要基礎,進而推動表演者肢體互動的關係,將視覺與聽覺編排與碰撞出分立、衝突或和諧的可能性。
不一樣的音樂組合帶來不一樣的肢體視覺,讓觀眾體驗者不只是聽覺上的觀感,視覺上也有著濃烈的反應投射。音樂的設計與音樂互動程式介入空間場域的變化,帶來觀眾對舞台想像的延伸。在聲音的創作中,以時間雕塑的方式將環境錄音和原先的音樂創作以整合或因著舞者的需要形式而共存,在劇場的環境中尋找各種可能性,並發展肢體可能性的張力與質感。音樂的設計不是被舞者所控制,而是受到舞者動作的啟發而產生,將舞者從嚴格的編舞架構中釋放出來,開啟了真實與虛擬的對話,這也是音樂與劇場宛如互動的關鍵理念與基礎,從整合與互動間形塑作品的形式與張力。
觀賞與聆聽是一種接納,開放的態度帶來觀眾與舞台互動與共同遊戲方式,並隨著個人經驗而日益精練。舞台的燈光設計與聲音的能量自由流變,共同編織了時間的移動,延伸了劇場的空間與氛圍。音樂的設計與表演者的互動介入空間場域的變化,解構了創作者獨大與觀眾身份壁壘分明的區隔。
表演藝術的對話與隱喻
媒體發言的世界中,手持麥克風的主講者,是一種權威,強調了主從與順從,說者與聽者之間的「互動」顯得牽強。溝通的雙方地位若不平等,只能稱為單方面的「表述」或「命令」,而電話是很典型的互動場域,發話的一方有發言權,聽話的一方要適時反應。「對話」有著互動、即時性,而作品隱喻著「對話」的困難,表達創作者關懷兩者聲音的平等競爭。
而《我沒有說》的舞蹈的架構,則逆反了媒體發言的權力關係。兩位表演者一男一女在不同的片段中,以簡潔分明的肢體語彙影射出不同的關係和想像,透過麥克風的具體形象,結合身體建構出「我沒有說」、「我很想說」、「我要你說」、「我不要你說」等不同的畫面語彙。極簡的佈景將舞者間相互的碰撞,與麥克風的控制形成一種對比,隨著音樂堆疊、累積所發聲的動作,透過麥克風傳遞的語言被去意義化,與現場的後製成為音樂後成為一種「聽覺」,舞蹈隨著被解構後又重構的語言起舞。欲言又止的內在衝突,仍屢屢丟出語言企圖發表意見,肢體在此做了音樂漸強的線條,表達聲音的強弱反應。
音樂挑戰了觀眾的聽覺,肢體對應著觀眾的視覺,聲音與動作是身體兩種情感表達途徑,透過現代科技的應用相互傾聽與對話。聲音試圖找到合理的存在,創作可視為一種「對話」,人們在現實的觀察與內心的質疑中,喋喋不休地爭辯。在掙扎抉擇與反覆詰問之後,化為表演呈現中的詩意。語文跳上舞台,成為表演的戲劇,互動灌溉了觀眾對舞台的想像,創作、表演與觀眾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創作者可以發言回應或在觀看中來回遊走,表演者不再附屬於音樂與舞台的安排,隨著節奏變化與高低音帶來不一樣的肢體視覺。觀眾體驗的不只是聽覺上的觀感,視覺上也有著濃烈的「對話」投射。
表演藝術跨界彙整生活風景
現代表演藝術的發生並非偶然,它因著時代思潮逐漸發展各式的表現型態。每個創作者不斷地透過身體的實驗與摸索,發展新題材與手法為創作找答案。透過董怡芬的《我沒有說》,觀者可強烈地感受舞台是人的藝術,表演者透過聲音、肢體與觀眾溝通。跨界的意義不僅是專長與優勢的組合,而是對自身深刻的了解與掌握。
當代藝術的彙整,不再單一定義的表演藝術場域,劇場空間透過聽覺、視覺、 觸覺的整合,各式媒材的選擇多元且眼花撩亂的創作語彙,橫跨科技、文學、社會等議題,表演空間開放接納各式各樣表現風格,而表演者的身體充滿著奧秘,科技藝術、聲音藝術為舞蹈帶來的發想,結合劇場空間燈光、舞台設計、服裝等豐富元素,將觀看者帶入特殊的情境中。並賦予更強烈的體會並且期待著者舞台的變化。創作不再侷限於個人才華的發揮,而是相互的激盪,合作不再限於共通性,而是不同領域帶來的思考激發。
編輯/張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