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展演—成為黃安妮靈魂的蕭賀文
以舞者「蕭賀文」為主題,蕭賀文是人?還是偶是蕭賀文?穿梭在記憶、歷史與虛幻的交錯空間裡,蕭賀文成為一個旅行中的靈魂,來去自由,她能擁抱自己與自己共舞嗎?《蕭賀文》結合偶戲、傳統戲曲、現代舞蹈與數位媒體的展演形式,形塑了人們觀看數位世界藝術展演的經驗模式。
英國小說家赫胥黎 (Aldous Huxley) 曾在《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中這樣描述:人種的延續是在一個生化工廠內進行,藉由人工複製的方式,胚胎在試管中成長,孕育出一群群相似的人,再依不同階級施行不同的催眠教育,創造出一個穩定而平和的生活世界。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小說裡的情結日益真實,關於「賽伯格」(cyborg) 的討論愈來愈廣泛,其所指涉的概念也愈來愈多元;它可以是具有人類軀體形貌的機器人,也可能是具有機器外貌的人類。也就是說,賽伯格可能是由機器人演變成的人類,也可能是由人類變成的機器人,而兩者的「交互轉變過程」才是此名詞的真諦。
當機器人變成人類,意味著機器人能夠產生類人般的靈魂;而當人類變成了機器人/賽伯格,則意味著靈魂可脫離肉體人身,進駐到機器軀殼或是虛擬空間。如此的交互性辯證亦被科技藝術跨領域表演的《蕭賀文》凸顯出來。這個發表於2011數位藝術節的作品,在短短十多分鐘內,透過電腦程式於後端的控制,及兩位音樂吹奏者的陪襯,在極為空靈的氛圍之中,上演人與偶的互動表演,並進而探究肉身與靈魂存有的形上議題。
科技身體
在關於身體的論述裡,身體絕非一個單純的主體,乃社會文化許多面向非常複雜的介入。誠如Maurice Merleau-Ponty所言,身體是在世存有的媒介,對於一個活著的生物而言,擁有一個身體便意味著我被牽涉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更意味著我可以確定我與其他事務、與這個世界彼此互允彼此的存在。延續Merleau-Ponty的哲學觀,當代科技哲學家Don Ihde引薦了關於人們經驗具體化「身體」的觀點,他認為橫亙於「生物性」與「文化建構」之身體觀點之間的是一種「科技的身體」,而此科技的面向中,人們最常經驗到的便是身體角色的「體現關係」。
在《蕭賀文》中,創作團隊將「偶」當成「被觀看的人/物」,並將此「科技身體」當成一個客體般地進行塑造,透過這個虛擬身體來展示普世人們所期望的肉身。創作團隊透過刻意的操弄,讓真實的人 (蕭賀文) 成為偶(黃安妮) 的「靈魂」(無論是作為黃安妮的燈光師,或是兩人共舞);同時,人 (程式設計師) 所設計的電腦程式也成為黃安妮的另一個靈魂。於是,其身體被主體給客體化,同時也被他者給客體化。這種主客體之間的關係,似乎已非傳統主體與他者之間的對位關係;在此展演中,原始分離的肉身與靈魂可藉由展演的過程融合、體現出來。也就是說,任何科技應用或工具形式的演進,都意味著人們對於「我是誰」有更深邃更廣泛的理解。在這個觀點上,《蕭賀文》中「黃安妮」其極為塑膠特質的軀體之紋理表現,及其「東方」的五官特質,似乎在刻意模塑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在科技的世界中,我 (們) 究竟是誰?
靈肉分離
在人/偶的機械展演/操演中,我們可以認知到,這個在特定空間場域中的展演是一種虛構;在悽涼虛無且詭異的氛圍中,透過對「偶」刻意的操弄,觀者有意識地認知,人與偶在彼此交互關係中進行著「表演」的過程,這也探觸了「肉身」與「靈魂」的哲學議題。《蕭賀文》讓人不斷地反身思考的議題是,「機器裡的靈魂」(電腦程式與數位科技) 與「偶」(物質存在的肉身) 之間存在著分離的樣態;肉身在機械馬達與鋼絲的控制之下,其軀殼懸浮於空間之中,而驅動肉身表演的電腦程式卻看似可以獲得永生般地,存在於0s與1s的虛擬空間裡。
此一辯證觀點其實是來自「靈肉分離」的哲學觀點。Margaret Wertheim曾指出,科技的世界因缺少物質性基礎,而將人帶回中古時期現實世界與精神世界二分的二元世界裡。生活在中世紀的人們,對於空間的概念是塊狀且分割的;雖然人們生活在現實的物理世界,但其精神卻寄託在另一個脫俗的世界。而科技空間的出現,其功能正如同中古世紀的精神世界,靈魂歸屬於精神世界,肉身則是受限於現實世界。在現實世界裡,靈魂的純淨清澈時常受到肉身的蒙蔽、甚至污染,唯有脫離肉身的桎梏,才能重返靈魂的最初狀態。
《蕭賀文》伴隨著數位科技的本質,其數位再現形式藉著符號位元將現象分解,讓展演的每一部分都需依賴此一新興的再現形式。也正如其他媒體形式,結合現代舞蹈與數位媒體的展演形式,有其獨特的本質特性,表現出某些獨特的意念,而這些本質 (包含其特質、設計哲學與美學) 不僅存在於當代數位文明的世界之中,更形塑人們觀看數位世界藝術展演的經驗模式。總括而言,當代數位科技已發展出一條將歷史科技之先決條件,視為人類集體意識的清楚路徑,一個藉由科技過程與媒體所組構的集體知覺現象,正在快速成形。
編輯/龍傑娣
當機器人變成人類,意味著機器人能夠產生類人般的靈魂;而當人類變成了機器人/賽伯格,則意味著靈魂可脫離肉體人身,進駐到機器軀殼或是虛擬空間。如此的交互性辯證亦被科技藝術跨領域表演的《蕭賀文》凸顯出來。這個發表於2011數位藝術節的作品,在短短十多分鐘內,透過電腦程式於後端的控制,及兩位音樂吹奏者的陪襯,在極為空靈的氛圍之中,上演人與偶的互動表演,並進而探究肉身與靈魂存有的形上議題。
科技身體
在關於身體的論述裡,身體絕非一個單純的主體,乃社會文化許多面向非常複雜的介入。誠如Maurice Merleau-Ponty所言,身體是在世存有的媒介,對於一個活著的生物而言,擁有一個身體便意味著我被牽涉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更意味著我可以確定我與其他事務、與這個世界彼此互允彼此的存在。延續Merleau-Ponty的哲學觀,當代科技哲學家Don Ihde引薦了關於人們經驗具體化「身體」的觀點,他認為橫亙於「生物性」與「文化建構」之身體觀點之間的是一種「科技的身體」,而此科技的面向中,人們最常經驗到的便是身體角色的「體現關係」。
在《蕭賀文》中,創作團隊將「偶」當成「被觀看的人/物」,並將此「科技身體」當成一個客體般地進行塑造,透過這個虛擬身體來展示普世人們所期望的肉身。創作團隊透過刻意的操弄,讓真實的人 (蕭賀文) 成為偶(黃安妮) 的「靈魂」(無論是作為黃安妮的燈光師,或是兩人共舞);同時,人 (程式設計師) 所設計的電腦程式也成為黃安妮的另一個靈魂。於是,其身體被主體給客體化,同時也被他者給客體化。這種主客體之間的關係,似乎已非傳統主體與他者之間的對位關係;在此展演中,原始分離的肉身與靈魂可藉由展演的過程融合、體現出來。也就是說,任何科技應用或工具形式的演進,都意味著人們對於「我是誰」有更深邃更廣泛的理解。在這個觀點上,《蕭賀文》中「黃安妮」其極為塑膠特質的軀體之紋理表現,及其「東方」的五官特質,似乎在刻意模塑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在科技的世界中,我 (們) 究竟是誰?
靈肉分離
在人/偶的機械展演/操演中,我們可以認知到,這個在特定空間場域中的展演是一種虛構;在悽涼虛無且詭異的氛圍中,透過對「偶」刻意的操弄,觀者有意識地認知,人與偶在彼此交互關係中進行著「表演」的過程,這也探觸了「肉身」與「靈魂」的哲學議題。《蕭賀文》讓人不斷地反身思考的議題是,「機器裡的靈魂」(電腦程式與數位科技) 與「偶」(物質存在的肉身) 之間存在著分離的樣態;肉身在機械馬達與鋼絲的控制之下,其軀殼懸浮於空間之中,而驅動肉身表演的電腦程式卻看似可以獲得永生般地,存在於0s與1s的虛擬空間裡。
此一辯證觀點其實是來自「靈肉分離」的哲學觀點。Margaret Wertheim曾指出,科技的世界因缺少物質性基礎,而將人帶回中古時期現實世界與精神世界二分的二元世界裡。生活在中世紀的人們,對於空間的概念是塊狀且分割的;雖然人們生活在現實的物理世界,但其精神卻寄託在另一個脫俗的世界。而科技空間的出現,其功能正如同中古世紀的精神世界,靈魂歸屬於精神世界,肉身則是受限於現實世界。在現實世界裡,靈魂的純淨清澈時常受到肉身的蒙蔽、甚至污染,唯有脫離肉身的桎梏,才能重返靈魂的最初狀態。
《蕭賀文》伴隨著數位科技的本質,其數位再現形式藉著符號位元將現象分解,讓展演的每一部分都需依賴此一新興的再現形式。也正如其他媒體形式,結合現代舞蹈與數位媒體的展演形式,有其獨特的本質特性,表現出某些獨特的意念,而這些本質 (包含其特質、設計哲學與美學) 不僅存在於當代數位文明的世界之中,更形塑人們觀看數位世界藝術展演的經驗模式。總括而言,當代數位科技已發展出一條將歷史科技之先決條件,視為人類集體意識的清楚路徑,一個藉由科技過程與媒體所組構的集體知覺現象,正在快速成形。
編輯/龍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