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的城市拓撲學—垂直村落的社會批判視野
以Winy Maas為首的荷蘭MVRDV國際建築事務所, 向來致力提出解決現代建築與都市議題的策略, 並提倡以「數據景觀 (Datascape)」工具來進行研究和設計進行研究和設計。MVRDV的 的建築特色是以堆疊 (stacking) 與混合 (mixing) 的方式垂直搭建出複雜的多元構造,這種「住宅中的住宅」與「城市中的城市」的巢狀結構特徵可謂「碎形幾何 (fractal)」,讓人聯想到散落於世界各地且逐漸消失的水平「村落」,一種擁有高度完整性猶如宇宙般的世界。目前MVRDV在中山創意基地展出的「明日博物館TheVerticalVillage垂直村落」建築展 ,試圖發展一種全新形態的都市居住學,以亞洲地區綿密之特殊生活情境為對象,勾畫出極富亞洲生活風格的「城市村落」居住美學。
十九世紀以來,由於工業化、政治民主和都市化的快速變遷,工人和農民大量湧入機械文明設備的所在地,使該場域逐漸形成現代城市,也使得原先居住於都市中的布爾喬亞文明得以擴散。其中,都市化的進程造就聚居於都市的景況,表現出特殊的生活型態,而且因人類生產方式與經濟發展的因素,使得早期的採集與遊牧轉變為部落,進而成為大都會。從社會變遷與歷史發展的歷史角度來看,都市化已成為一個歷史性與全球性的趨勢。
在此趨勢下, 城市應當如何被界定?是否有其發展的規律可循?全球化進程與技術進步對在地城市產生了何種影響?又造就了何種的發展景況?一系列的問題正在現代城市變遷的論述中成為重要議題。荷蘭MVRDV國際建築事務所目前在中山創意基地展出的「明日博物館TheVerticalVillage垂直村落」建築展,結合了裝置、紀錄片、互動軟體裝置,試圖對都市化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提出解決策略。
「群樓攻擊」下的現代化都市
社會學家Louise Wirth曾以「都市狀態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為命題,描繪現代都市生活的共同特徵,他認為一個城市的人口規模、密度與異質性將共同發展出一種「都市性」的文化。面對不斷增生的大城市問題,人際關係適應性地發生變化,城市居民、他人的道德與社會之間的連繫也弱化了;也就是說,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人們抱怨著都市化所造成的諸多問題,卻僅能一直悲觀地觀看此一趨勢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然而,在現代忙碌的生活中,人們很少意識到個人生活模式和世界歷史的軌跡之間其實存在著一種微妙的連結,以致忽略了個人與整體社會間的互動關係。現代化都市發展向來呈現出其矛盾的性格,一方面期盼社區高度發展,另一方面卻渴望藉由文化保存的力量,維持既有社會脈絡中的獨特表徵;而大部分的都市發展情況都在「群樓攻擊」(block attack) 之下,將傳統都市村落摧毀。
為了因應全球化浪潮的侵襲,世界各國主要都市皆出現了文化同質化 (cultural homogenization) 的發展態勢,文化表徵相互交雜之後,在地 (local) 的特色不僅難以保存,更因全球資本主義的作用而消失殆盡。而奠基於「在地主義」(Localism) 文化遺產保存,殘留者成為「博物館式的村落」(如四四南村) ,更因人口過度密集化的都市問題,促使人們的居住空間在無法橫向擴展的情況下,朝向天際「縱向」延伸,並逐漸發展成「天台漫遊的村落」(如台北都會的頂樓加蓋) 。此一發展態勢驗證了社會學家「過度都市化」的觀點,其提呈出因人口過度密集以及城市效能間的不協調,人們因而產生一種被剝奪感與不安定感。
MVRDV構築「城市村落」居住美學
荷蘭MVRDV國際建築團隊向來致力提出解決現代建築與都市議題的策略,他們在中山創意基地所策畫的「明日博物館TheVerticalVillage垂直村落」建築展 ,不僅凸顯出城市「拓樸學」(Topology) 的視野,發展出一種全新型態的都市居住學,並以亞洲地區綿密之特殊生活情境為對象,勾畫出極富亞洲生活風格的「城市村落」居住美學。「垂直村落展」更進一步描繪現代城市生活中的社區精神,如個體化、高密度、群眾性、彈性化及公共性等關鍵觀念。易言之,此一城市拓撲學即是探討在連續性變化中的城市變形現象。
Wright Mills曾以「社會學的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試圖喚醒世人將個人與個別的問題,連結到整體社會、結構變遷的思想和想像的能力之中。根據米爾斯的看法,個人唯有定位在自己的生活脈絡之中,才得以瞭解自己的生活經驗,並衡量自身生活的環境與命運。由此推論,每個社會都應擁有一個獨特發展的歷史系譜,「垂直村落」的創作團隊便以系列性的主題呈現出對現代都市生活的批判視野,並以一種獨特了解事物的方式與觀看視野,對都市發展問題提供了特殊的探究方法;「想像」則經由創作團隊的藝術創作而成為可能,從掌握歷史與期發展的脈絡中扭轉傳統的視野,並提陳一套未來城市生活的想像能力。此外,藉由「想像」,「垂直村落」展期盼可以扭轉傳統制式建築的想法,讓創作者藉由自身處境的生活方式與自由的幻想,而使得個體化與差異化完成許多可能的模式。
若著眼於多元的人類文化所展現的空間形式 (patterns) 及其交互作用 (interactions),我們可以發現,當文化表徵超越了國界藩籬,人們在城市中的生活持續地被跨國資本主義把持時,人們便會建構出定型化的風格,作為劃分生活模式的分類範疇,並藉此來認識與瞭解週遭社會的景況。簡言之,現代社會的生活充滿了不和諧的狀態,尤其是在技術/科技介入生活各個層面之後,人類生活世界與科技之間的交互關係變得更加含混交織。在此一景況下,儘管人們的生活更為便利,卻因日漸人工化的景觀而引發了更多深層的不滿,進而呈現社會變遷下物質文明與非物質文明的不均衡發展。垂直村落式的新住宅形式是否能改變沃斯的社會想像,一反其所謂都市作為大而永久且異質人口密集的地方,都市中的社會問題造就社會病態發展趨勢之論述,值得我們觀察與省思。
編輯/龍傑娣
在此趨勢下, 城市應當如何被界定?是否有其發展的規律可循?全球化進程與技術進步對在地城市產生了何種影響?又造就了何種的發展景況?一系列的問題正在現代城市變遷的論述中成為重要議題。荷蘭MVRDV國際建築事務所目前在中山創意基地展出的「明日博物館TheVerticalVillage垂直村落」建築展,結合了裝置、紀錄片、互動軟體裝置,試圖對都市化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提出解決策略。
「群樓攻擊」下的現代化都市
社會學家Louise Wirth曾以「都市狀態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為命題,描繪現代都市生活的共同特徵,他認為一個城市的人口規模、密度與異質性將共同發展出一種「都市性」的文化。面對不斷增生的大城市問題,人際關係適應性地發生變化,城市居民、他人的道德與社會之間的連繫也弱化了;也就是說,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人們抱怨著都市化所造成的諸多問題,卻僅能一直悲觀地觀看此一趨勢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然而,在現代忙碌的生活中,人們很少意識到個人生活模式和世界歷史的軌跡之間其實存在著一種微妙的連結,以致忽略了個人與整體社會間的互動關係。現代化都市發展向來呈現出其矛盾的性格,一方面期盼社區高度發展,另一方面卻渴望藉由文化保存的力量,維持既有社會脈絡中的獨特表徵;而大部分的都市發展情況都在「群樓攻擊」(block attack) 之下,將傳統都市村落摧毀。
為了因應全球化浪潮的侵襲,世界各國主要都市皆出現了文化同質化 (cultural homogenization) 的發展態勢,文化表徵相互交雜之後,在地 (local) 的特色不僅難以保存,更因全球資本主義的作用而消失殆盡。而奠基於「在地主義」(Localism) 文化遺產保存,殘留者成為「博物館式的村落」(如四四南村) ,更因人口過度密集化的都市問題,促使人們的居住空間在無法橫向擴展的情況下,朝向天際「縱向」延伸,並逐漸發展成「天台漫遊的村落」(如台北都會的頂樓加蓋) 。此一發展態勢驗證了社會學家「過度都市化」的觀點,其提呈出因人口過度密集以及城市效能間的不協調,人們因而產生一種被剝奪感與不安定感。
MVRDV構築「城市村落」居住美學
荷蘭MVRDV國際建築團隊向來致力提出解決現代建築與都市議題的策略,他們在中山創意基地所策畫的「明日博物館TheVerticalVillage垂直村落」建築展 ,不僅凸顯出城市「拓樸學」(Topology) 的視野,發展出一種全新型態的都市居住學,並以亞洲地區綿密之特殊生活情境為對象,勾畫出極富亞洲生活風格的「城市村落」居住美學。「垂直村落展」更進一步描繪現代城市生活中的社區精神,如個體化、高密度、群眾性、彈性化及公共性等關鍵觀念。易言之,此一城市拓撲學即是探討在連續性變化中的城市變形現象。
Wright Mills曾以「社會學的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試圖喚醒世人將個人與個別的問題,連結到整體社會、結構變遷的思想和想像的能力之中。根據米爾斯的看法,個人唯有定位在自己的生活脈絡之中,才得以瞭解自己的生活經驗,並衡量自身生活的環境與命運。由此推論,每個社會都應擁有一個獨特發展的歷史系譜,「垂直村落」的創作團隊便以系列性的主題呈現出對現代都市生活的批判視野,並以一種獨特了解事物的方式與觀看視野,對都市發展問題提供了特殊的探究方法;「想像」則經由創作團隊的藝術創作而成為可能,從掌握歷史與期發展的脈絡中扭轉傳統的視野,並提陳一套未來城市生活的想像能力。此外,藉由「想像」,「垂直村落」展期盼可以扭轉傳統制式建築的想法,讓創作者藉由自身處境的生活方式與自由的幻想,而使得個體化與差異化完成許多可能的模式。
若著眼於多元的人類文化所展現的空間形式 (patterns) 及其交互作用 (interactions),我們可以發現,當文化表徵超越了國界藩籬,人們在城市中的生活持續地被跨國資本主義把持時,人們便會建構出定型化的風格,作為劃分生活模式的分類範疇,並藉此來認識與瞭解週遭社會的景況。簡言之,現代社會的生活充滿了不和諧的狀態,尤其是在技術/科技介入生活各個層面之後,人類生活世界與科技之間的交互關係變得更加含混交織。在此一景況下,儘管人們的生活更為便利,卻因日漸人工化的景觀而引發了更多深層的不滿,進而呈現社會變遷下物質文明與非物質文明的不均衡發展。垂直村落式的新住宅形式是否能改變沃斯的社會想像,一反其所謂都市作為大而永久且異質人口密集的地方,都市中的社會問題造就社會病態發展趨勢之論述,值得我們觀察與省思。
編輯/龍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