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傷痕之旅】我的名字叫納粹:歷史的清結(一)
聯合國將每年的1月17日定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而在下個月「國際大屠殺紀念日」來臨之前,MOT/TIMES將以【德國傷痕之旅】〈我的名字叫納粹:歷史的清結(一)(二)(三)〉三篇文章,先為讀者們進行此段歷史相關回顧,讓我們繼續向著未來邁進之餘,仍花點時間反省回顧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以茲紀念那些逝去的苦痛靈魂。
走進位於柏林的猶太博物館,館內放映著一段短片,短片拍攝於二次戰後不久,記者走訪於柏林街頭,隨機問著路上行人:「你經歷過二次大戰嗎?」、「你聽過『大屠殺』嗎?」、「你覺得應不應該討論『大屠殺』呢?」,在這些隨機的抽問中,雖有少部分人因為話題敏感拒絕回答,但大多數人皆願意表達立場,義正嚴詞地指正大屠殺的錯誤,一如聯合國秘書長曾說過:「為了提醒世人大屠殺的教訓,對這一獨特的罪惡,不能簡單地讓它成為歷史並遺忘。」因此將每年的1月27日定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這段對於德國人(或說全人類)來說難以直視的歷史,人類透過紀念館、文學書寫、藝術創作、電影拍攝等,試圖指責這段錯誤、撫慰這道傷痛,而MOT/TIMES特派記者也特地安排一段德國歷史之路,造訪了集中營、柏林圍牆、猶太人紀念館、卡塞爾文件展,帶我們深刻見證了這道血跡斑斑、令人不忍卒睹的傷痕。
走進位於柏林的猶太博物館,館內放映著一段短片,短片拍攝於二次戰後不久,記者走訪於柏林街頭,隨機問著路上行人:「你經歷過二次大戰嗎?」、「你聽過『大屠殺』嗎?」、「你覺得應不應該討論『大屠殺』呢?」,在這些隨機的抽問中,雖有少部分人因為話題敏感拒絕回答,但大多數人皆願意表達立場,義正嚴詞地指正大屠殺的錯誤,一如聯合國秘書長曾說過:「為了提醒世人大屠殺的教訓,對這一獨特的罪惡,不能簡單地讓它成為歷史並遺忘。」因此將每年的1月27日定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這段對於德國人(或說全人類)來說難以直視的歷史,人類透過紀念館、文學書寫、藝術創作、電影拍攝等,試圖指責這段錯誤、撫慰這道傷痛,而MOT/TIMES特派記者也特地安排一段德國歷史之路,造訪了集中營、柏林圍牆、猶太人紀念館、卡塞爾文件展,帶我們深刻見證了這道血跡斑斑、令人不忍卒睹的傷痕。
在過往罪惡中重生的國家——德國
德國,它有著舉世無雙的工藝水準,有著傲視群倫的藝術成就,更有著無與倫比的哲學典範,以及無懈可擊的務實性格。然而,20世紀兩場泯滅人性的戰爭,卻也是由這個國家發動,而東西方長達40年的冷戰,最初也是因這國家在歐洲定位上的衝突而起。
走在柏林的大道上,總能讓人感受到歷史紛陳的氣味,如今從戰敗國的身份裡浴火重生,德國不僅重建了被剝奪的國際國格,咬牙歷經了斷瓦殘垣及列強的分區佔領,如今搖身成為意氣風發經濟強權之一,但在面對歷史審判、背負著「挑起兩次世界大戰」的罪責重擔、與希特勒有關的相關暴行指責下,這些過往儼然仍是德國舉國上下的心魔。
德國曾在1984年5月召開「國際歷史學大會」,用以紀念「德國投降40週年」,主題之一便是血淚交織的「第三帝國時期的滅絕猶太行動」。德國所採納相對直面、誠懇面對過去錯誤的態度,可以從柏林豐富的歷史遺跡與紀念場館看出,如展出德國猶太人2000年歷史文物的柏林猶太博物館(Jüdisches Museum Berlin),建立在納粹德國鎮壓機構蓋世太保與黨衛軍總部遺址的恐怖地形圖(Topographie des Terrors),由2711塊炭灰色混凝石碑(佔地兩個足球場之大)的猶太受難紀念區(Memorial to the Murdered Jews of Europe), 身為冷戰標記性建築的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上兩圖)與查理檢查哨(Charlie Checkpoint,下兩圖)等,彷彿在招喚著不能被時間沖淡記憶的歷史痕跡。
冷戰時期,進出東西德必須經過檢查哨,而查理檢查哨則是至今唯一被留存下來的檢查哨,今已成為觀光景點。查理檢查哨旁有一面面向西柏林的立牌,寫著「YOU ARE LEAVING THE AMERICAN SECTOR.」 (你即將離開美國佔領區),充分顯現冷戰時期一座牆區隔兩種生活的狀況。
走向自我毀滅之路,德意志國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回顧德意志國》一書的作者Sebastian Haffner概括道 (身為一位娶了猶太裔妻子的德國史學家,由他來解讀德國的近代史應該是再適合不過了) :「德意志國看起來簡直是從一開始就把自己推向毀滅。其權力擴張的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捉摸,以致德意志國為自己創造出一個由敵人所構成的世界,最後被那個敵對的世界擊破,並且在敵國之間遭到瓜分。」短短70多年的光景(1871年至1945年)裡,這個在俾斯麥以前幾乎從未發動過侵略戰爭的國家,竟然在如此短暫的時光內,徹徹底底地用一場場慘烈的戰爭編織了一切,一如金蟬脫殻般蛻變成不同的臉龐,幾度鮮明地改變了自己的內在性格與外交政策路線。
在柏林猶太博物館中,展出了猶太人2000多年來的歷史文物,而其中最重要、提醒世人不可遺忘的便是納粹時期對於猶太人的屠殺事件,由牆面上可見諸多殘酷行為、受害者的絕望表情,與最終囚犯被釋放的快樂面貌,形成強烈對比。
一路走來如此諱莫如深、難解吊詭的心路歷程,似乎很難說得清楚「戰爭」之於「國家」的意義,在一次大戰發動前,戰爭被視為外交手段之一(當然也不應輕易使用),而目前世界上看似仍不得不繼續存在著戰爭來看,是否正如同德國哲學大師黑格爾所言:「人類從歷史上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從歷史上學到任何教訓。」
而當各家學派爭先發表對「誰該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負責?」、「納粹的反猶行動獲得群眾支持嗎?」等議題的看法下,其背後更重要的潛台詞似乎是,德國人要如何擺脫「第三帝國」的夢魘、建立自己的「國家認同」與「歷史認同」,為所有德國國民刻不容緩、一致追求的目標。
由2711塊混凝石碑建成的猶太受難紀念區,現已成為遊客觀光、居民日常生活休閒場所,但不時仍可見到有人行經於此掩面啜泣。
時勢造英雄?!納粹德國的興起
不論喜歡與否,沒有人能否認希特勒在那個時代的不凡之處,凡爾賽條約與世界經濟大恐慌將無數貧窮的工人與中產階級推入了納粹的懷抱中,那個「奧地利的下士」,成為了當時唯一可以領導、指引人脫離苦難的救星。在其時德意志「國家」的組成,讓處於內陸弱勢的德意志國不再受英法霸權的壓制,也不需要再被左右的奧國與俄國強權威脅,靠著民族意識抬頭的團結(也因而強大)下,德意志國產生了優越感以及隨之而來的侵略思考。因此,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戰敗,讓德意志帝國的君主制度垮台,落入被列強踐踏的自尊與高額賠償金的經濟黑洞深淵裡,希特勒為他們帶來一盞希望的燈台,這些民眾被領導者精緻的表演魅力所炫惑,所謂民族的絕望,便是民粹的希望。
納粹(Nazi)所抱持的民族社會主義,使奉行國家至上的極權主義與種族主義得以為所欲為,納粹德國成立期間,黨內組織了一個混雜了各種職能的黨衛隊(Schutzstaffel,縮寫為SS),這個令人聞風喪膽以兩個閃電型字母S所構成的標幟機構,是為極盡冷血之能事的武裝打手,因為納粹黨所抱持的「種族純淨」潔癖,SS便能夠以合理化的方式,透過迫害將其所認定「不純」的事物一一消除,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者與持相反意見的政客都是他們的重點肅清對象。因此,在這段期間,約有600萬猶太人、1000萬斯拉夫人與各種其他人種被有組織地殺害了。
紀念碑、博物館的落成,讓我們深刻體會受難者真實的痛
然而,筆者認為,瀏覽了再多的歷史資料也不比親眼看見、親身體驗歷史遺跡來得深刻,在書本上的歷史是白紙黑字,但在紀念場館裡的照片、影像或倖存者的口述詮釋,卻給予了已過時空發聲的機會,賦予了故事鮮明的血淚肌理,好讓「歷史」再也不是死的,因此,筆者將於接下來的兩篇文章,帶著讀者們一同造訪德國納粹集中營、柏林猶太博物館,以實地探巡的方式,讓我們更確切感受這道歷史傷痕,並將明白自己是多麼幸運未曾經歷戰爭的殘酷肆虐,且讓我們將這段不幸的歷史所帶來的慘痛代價銘記於心。
此圖為建立在納粹德國鎮壓機構蓋世太保與黨衛軍總部遺址的恐怖地形圖。
德國,它有著舉世無雙的工藝水準,有著傲視群倫的藝術成就,更有著無與倫比的哲學典範,以及無懈可擊的務實性格。然而,20世紀兩場泯滅人性的戰爭,卻也是由這個國家發動,而東西方長達40年的冷戰,最初也是因這國家在歐洲定位上的衝突而起。
走在柏林的大道上,總能讓人感受到歷史紛陳的氣味,如今從戰敗國的身份裡浴火重生,德國不僅重建了被剝奪的國際國格,咬牙歷經了斷瓦殘垣及列強的分區佔領,如今搖身成為意氣風發經濟強權之一,但在面對歷史審判、背負著「挑起兩次世界大戰」的罪責重擔、與希特勒有關的相關暴行指責下,這些過往儼然仍是德國舉國上下的心魔。
德國曾在1984年5月召開「國際歷史學大會」,用以紀念「德國投降40週年」,主題之一便是血淚交織的「第三帝國時期的滅絕猶太行動」。德國所採納相對直面、誠懇面對過去錯誤的態度,可以從柏林豐富的歷史遺跡與紀念場館看出,如展出德國猶太人2000年歷史文物的柏林猶太博物館(Jüdisches Museum Berlin),建立在納粹德國鎮壓機構蓋世太保與黨衛軍總部遺址的恐怖地形圖(Topographie des Terrors),由2711塊炭灰色混凝石碑(佔地兩個足球場之大)的猶太受難紀念區(Memorial to the Murdered Jews of Europe), 身為冷戰標記性建築的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上兩圖)與查理檢查哨(Charlie Checkpoint,下兩圖)等,彷彿在招喚著不能被時間沖淡記憶的歷史痕跡。
冷戰時期,進出東西德必須經過檢查哨,而查理檢查哨則是至今唯一被留存下來的檢查哨,今已成為觀光景點。查理檢查哨旁有一面面向西柏林的立牌,寫著「YOU ARE LEAVING THE AMERICAN SECTOR.」 (你即將離開美國佔領區),充分顯現冷戰時期一座牆區隔兩種生活的狀況。
走向自我毀滅之路,德意志國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回顧德意志國》一書的作者Sebastian Haffner概括道 (身為一位娶了猶太裔妻子的德國史學家,由他來解讀德國的近代史應該是再適合不過了) :「德意志國看起來簡直是從一開始就把自己推向毀滅。其權力擴張的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捉摸,以致德意志國為自己創造出一個由敵人所構成的世界,最後被那個敵對的世界擊破,並且在敵國之間遭到瓜分。」短短70多年的光景(1871年至1945年)裡,這個在俾斯麥以前幾乎從未發動過侵略戰爭的國家,竟然在如此短暫的時光內,徹徹底底地用一場場慘烈的戰爭編織了一切,一如金蟬脫殻般蛻變成不同的臉龐,幾度鮮明地改變了自己的內在性格與外交政策路線。
在柏林猶太博物館中,展出了猶太人2000多年來的歷史文物,而其中最重要、提醒世人不可遺忘的便是納粹時期對於猶太人的屠殺事件,由牆面上可見諸多殘酷行為、受害者的絕望表情,與最終囚犯被釋放的快樂面貌,形成強烈對比。
一路走來如此諱莫如深、難解吊詭的心路歷程,似乎很難說得清楚「戰爭」之於「國家」的意義,在一次大戰發動前,戰爭被視為外交手段之一(當然也不應輕易使用),而目前世界上看似仍不得不繼續存在著戰爭來看,是否正如同德國哲學大師黑格爾所言:「人類從歷史上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從歷史上學到任何教訓。」
而當各家學派爭先發表對「誰該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負責?」、「納粹的反猶行動獲得群眾支持嗎?」等議題的看法下,其背後更重要的潛台詞似乎是,德國人要如何擺脫「第三帝國」的夢魘、建立自己的「國家認同」與「歷史認同」,為所有德國國民刻不容緩、一致追求的目標。
由2711塊混凝石碑建成的猶太受難紀念區,現已成為遊客觀光、居民日常生活休閒場所,但不時仍可見到有人行經於此掩面啜泣。
時勢造英雄?!納粹德國的興起
不論喜歡與否,沒有人能否認希特勒在那個時代的不凡之處,凡爾賽條約與世界經濟大恐慌將無數貧窮的工人與中產階級推入了納粹的懷抱中,那個「奧地利的下士」,成為了當時唯一可以領導、指引人脫離苦難的救星。在其時德意志「國家」的組成,讓處於內陸弱勢的德意志國不再受英法霸權的壓制,也不需要再被左右的奧國與俄國強權威脅,靠著民族意識抬頭的團結(也因而強大)下,德意志國產生了優越感以及隨之而來的侵略思考。因此,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戰敗,讓德意志帝國的君主制度垮台,落入被列強踐踏的自尊與高額賠償金的經濟黑洞深淵裡,希特勒為他們帶來一盞希望的燈台,這些民眾被領導者精緻的表演魅力所炫惑,所謂民族的絕望,便是民粹的希望。
納粹(Nazi)所抱持的民族社會主義,使奉行國家至上的極權主義與種族主義得以為所欲為,納粹德國成立期間,黨內組織了一個混雜了各種職能的黨衛隊(Schutzstaffel,縮寫為SS),這個令人聞風喪膽以兩個閃電型字母S所構成的標幟機構,是為極盡冷血之能事的武裝打手,因為納粹黨所抱持的「種族純淨」潔癖,SS便能夠以合理化的方式,透過迫害將其所認定「不純」的事物一一消除,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者與持相反意見的政客都是他們的重點肅清對象。因此,在這段期間,約有600萬猶太人、1000萬斯拉夫人與各種其他人種被有組織地殺害了。
紀念碑、博物館的落成,讓我們深刻體會受難者真實的痛
然而,筆者認為,瀏覽了再多的歷史資料也不比親眼看見、親身體驗歷史遺跡來得深刻,在書本上的歷史是白紙黑字,但在紀念場館裡的照片、影像或倖存者的口述詮釋,卻給予了已過時空發聲的機會,賦予了故事鮮明的血淚肌理,好讓「歷史」再也不是死的,因此,筆者將於接下來的兩篇文章,帶著讀者們一同造訪德國納粹集中營、柏林猶太博物館,以實地探巡的方式,讓我們更確切感受這道歷史傷痕,並將明白自己是多麼幸運未曾經歷戰爭的殘酷肆虐,且讓我們將這段不幸的歷史所帶來的慘痛代價銘記於心。
此圖為建立在納粹德國鎮壓機構蓋世太保與黨衛軍總部遺址的恐怖地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