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大馬的隱然熱度:Latiff Mohidin 60年特展

馬來西亞從 1957 年自英國獨立以來,愈來愈多的藝術家帶著國際化的思維,回到色澤婉約的大馬故土,在這塊多雨、多花草的微熱土地上,用畫筆嘗試塗抹馬來西亞的歷史定位與地理形象、詮釋多元文化中當代的現實與想像。馬來西亞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 Latiff Mohidin,現正在吉隆坡的國家視覺藝術畫廊(Kuala Lumpur National Visual Art Gallery)舉行 60 年特展,想親炙亞熱帶藝術、對它們有多些了解嗎?或許就從這位馬來西亞當今身價最高的在世藝術家開始吧!
平行的大馬藝術史觀
 
綜觀馬來西亞的藝術史,很難找到一條清晰的敘事脈絡;隸屬多元種族的藝術家,就算是面對同樣的土地或文化主體,仍各自闡述分歧的立場與概念,構築了今日大馬藝術多線平行發展的面貌。藝術史觀察家 Redza Piyadasa 的研究中指出:「馬來西亞從19世紀英國殖民時期開始,就引入了個人化、表現自我的現代繪畫風格,但因為當地伊斯蘭民族對西方普遍不信任的氛圍,直到 20 世紀初時,當地藝術家才漸漸開始進行相關的藝術活動,並在 1920 年代由自然田園畫派起始,接納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立體主義的概念。而 1950 至 1960 年起,創作者大量吸收轉化西方藝術研究理論,以情感豐沛的抽象主義作品表現為主;1980 年至今,年輕藝術家引入後現代主義元素,以更具創造性的方法,在作品中處理馬來西亞持續面對的社會學、政治、種族、環境和性別等種種問題。」


1962 年的作品《Flower in a Tree》,鮮豔純粹的色澤顯現了歐洲的東方浪漫主義傾向。
 
觀想生命與環境的藝術家
 
在馬來西亞森美蘭(Negeri Sembilan)出生的 Latiff Mohidin(1938-)長期不輟的創作歷程,則為整個東南亞的藝術縱軸下了恰到好處的註腳。現年74歲的Latiff Mohidin藝術創作生涯,從10歲在新加坡被稱為「神奇小子」就開始了,經由柏林、巴黎、紐約的學院派洗禮後,回到星馬地區繼續以獨特風格的創作發聲。而本次在吉隆坡國家視覺藝術畫廊展出的一百多件作品,以成型(Formatif)、冥想(Meditatif)、手勢(Gestural)時間序列分出三大類別,囊括他知名的 Pra Berlin(1951 -1959)、Berlin(1960 - 1964)、Pago-Pago(1964 - 1969)、Mindscape 1(1974) 、Langkawi(1976 - 1980) 、Mindscape 2 (1982)、Gelombang(1988)、Rimba(1997)和 Voyage (2001)等時期,勾勒這位風格多變藝術家的完整作品構面。
 
自然的吟哦與探詢
 
自稱「鄉村男孩」的 Latiff Mohidin,創作內容被熱帶的風土氣候及環境影響至深,而東南亞的淳樸的鄉野氛圍,就成為他所探索與表現的主題。他在1960年左右的作品中,昆蟲與植物是兩個最重要的題材,Latiff Mohidin在Pra-Berlin和Berlin時期的早期作品中,正呈現了他在10年後確立風格的摸索過程。
 

《Pago-Pago》(1965)是 Latiff Mohidin 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

以明確且棱角分明的色塊線條詮釋自然,是 Latiff Mohidin 獨有的強烈風格。作品《Flower in a Tree》(1962)顯現了歐洲的東方浪漫主義傾向。他憑藉著細微的觀察提到:「那些令人難忘的角、雷達、卷曲的觸鬚、蘆薈般的尖刺——它們都來自於昆蟲!」本次展出的許多草圖,讓參觀者能夠了解「Pago-Pago」系列的演變,而油畫作品從龍舌蘭、熱帶植物到建築結構取材,鮮豔的顏色與複雜的表現手法,環環相扣的建造出圖騰柱般的圖像系統。除此之外,Latiff Mohidin 也以整體地景角度綜觀來詮釋 Pago-pago,在作品《Pago-Pago Kelam》(1966)裡,陰暗的赭石色調、強烈對比、展現了他從微觀到巨觀的創作演變。
 
心景由內省的繽紛而來
 
在冥想展區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必定是心景「Mindscape」系列作品。心景系列創作於 Latiff Mohidin 的現實生活轉捩期間,進入婚姻、穩定的事業後, Latiff Mohidin 的作品脫離與自然互動的生澀和真誠,與己對話的歷程表現在作品中顯得完美無瑕而超然出世。透過抽象的呈現、豐富柔和的色澤,繪出一個又一個的圓頂拱門,讓色彩與形式自由流動,嘗試引領觀看者進入 Latiff Mohidin 全神貫注的內省過程。


「Mindscape」心景系列作品代表了 Latiff Mohidin 生涯中轉折與沉思的時期,屢屢在拍賣會上受到矚目。
 
反璞歸真:從省思到行動
 
經過長期的向內自我觀想之後,Latiff Mohidin 再度開始以入微的觀察力將自然呈現在畫作中——以極為巨觀的觀點。他在 1990 年代的 Gelombang 與 Rimba 晚期作品中,以抽象、強而有力的筆觸和濃厚的色彩,描摹密集潮溼的熱帶家鄉;不同的是,Gelombang 以鮮麗色彩呈現熱帶夢幻,而Rimba時期的作品色調相對樸實,暗色系的筆畫在畫布上牽絲扳籐,製造出屏息的空間感。最後,在 Voyage 時期作品中,我們已經可以看見 Jackson Pollock 行動繪畫對 Latiff Mohidin 造成的影響:紛飛的形狀與筆觸,在量體巨大的畫作上展現無拘束的自由與莫可名狀的寂寥美。


在 Voyage 時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得出行動繪畫藝術對 Latiff Mohidin 的影響。
 
總的來說,穿越時空 60 年的 Latiff Mohidin 特展,所呈現的不僅是藝術家自身的成長與改變歷程,也是東南亞當代藝術發展史裡,如何受西方學院派理論影響的實際案例;安靜純白的吉隆坡國家視覺藝術畫廊裡,一層層旋繞向上的,是靠近赤道的國家時空背景裡頭,當代藝術隱隱加溫的熱度。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