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威尼斯雙年展】探索紛雜現實,直擊主題展「百科宮殿」
第55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百科宮殿」(The Encyclopedic Plalace),策展人馬西利亞諾·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從義大利裔的美國藝術家瑪里諾·歐力堤(Marino Auriti)的概念出發,打造出一座宏觀的記憶劇場。百科宮殿網羅超過150位的專業藝術家與未經專業培訓的局外人(outsider),展現人類對於知識的欲求。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追求過程中,從宇宙到個人心靈冥想間的距離,發揮膽妄的想像力,一步步為無邊的知識拼上一塊又一塊的拼圖,讓圖像與影像重新作為世界知識的方式,讓當代藝術如同百科全書般,成為人們探索與認知現實世界的一種基礎工具。
義大利裔的美國藝術家瑪里諾·歐力堤(Marino Auriti,1891-1980) 在1950年代向美國專利局提出一項博物館建築設計概念,名為「世界百科宮殿」(IL ENCICLOPEDICO PALAZZO DEL MONDO;The Encyclopedic Palace of the World)並打造出一座共有136層樓往上堆疊,總高度約11英呎(約341公分)的圓柱摩天樓模型。歐力堤在其技術聲明的創作願景中寫道,「這個建築是博物館的全新概念,設計旨在含納任何領域人們的所有作品、發現以及後續的跟進,……從車輪到衛星的一切。」
歐力堤的世界百科宮殿從未真正地被建造出來,但是歐力堤身為一個擁有建築師夢想與哲學家靈魂的自學成才創作者,在藝術學院的圍牆之外,提出一個古老卻永不封陳的慾望:一間博物館,網羅世界上所有的偉大發明與發現;一間博物館,全能全知、世界知識掌握的烏托邦。
從當代藝術審視知識與時空關係
歷經半個世紀後,歐力堤的概念啟發了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馬西米利亞諾-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 1973-,下圖)。現年40歲的吉奧尼來自義大利,現為美國新美術館(New Museum)副館長與策展人,是威尼斯雙年展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主策展人,卻深具實戰經驗,早在2003年為該屆威尼斯雙年展「La Zona」單元任策展,2004年成為「歐洲當代藝術雙年展」(Manifesta,又譯為宣言展)共同策展人,在2010年更成為首位出任「光州雙年展」的歐洲籍策展人。
吉奧尼在本次策展中關注人類與宇宙、學術與創意、高端與低端、專業與業餘間的圖像關係,透過人類學的研究方式,重新梳理當代藝術與文化系統。由此延伸,聚焦在「虛構的境界」(the realms of the imaginary)與「想像力的功能」(the functions of the imagination),吉奧尼將圖像拉出為本次展覽的重點面相,試圖解答:「在外部圖像充斥的時代,什麼空間是留給內在的圖像-對於夢想、幻想與願景?當世界本身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圖像的時候,創造一個世界的圖像的重點是什麼?」
跨領域的互文對話
將策展理念化為操作型定義,吉奧尼在威尼斯雙年展中,首先挑戰了當代藝術對於「藝術家」的定義範圍。吉奧尼網羅來自全球37個國家的158位藝術家,讓本屆藝術家數量達到歷屆平均的近兩倍之多;其中,多數為歐、美藝術家,非歐美者佔14%。
無論是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預言家,甚至包括幻術家,他們用個體的感知與想像,探索自我與宇宙、個體與群體、特殊與普遍間的矛盾關係,目的無非都希望勾勒一個世界,得以展現宇宙間無限的變換與內涵,即使某些時候最後得出的作品、圖像顯得過於個人化,吉奧尼透過將藝術家們的圖像差異平面化,讓作品與其身處的空間結合在一起,讓它們之間形成一種「劇場關係」,供觀者審視、感受。
交錯符號梳理百科系統
然而,「百科殿堂」本身包涵著兩個衝突的概念,既是廣博地網羅人類知識的百科,卻又是一個非一般人能夠踏入的宮殿,矛盾之間凸顯出了一個問題:百科,關乎知識與空間,到底是一種珍奇異物的陳列室(Cabinet of Wonder),抑或是緊繫著現代主義、啟蒙思想的一種科學方式?
而本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終身成就獎獲獎者奧地利藝術家瑪利亞·拉斯尼克(Maria Lassnig,下圖)長期透過系列自畫像表達身體如何傳達心靈不安、激動與絕望的狀態。此外,還有美國藝術家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策劃的展中展。
博物館興發於西方殖民的過程中,博物館見證並收藏著國家擴張的軌跡,同時也是知識宰制的據點。也因此,博物館被視為一個知識的殿堂,是科學、理性、現代化下的產物,唯有透過蒐藏越多的文物、標本,知識的資料庫才有擴充的可能性。
歐力堤的世界百科宮殿從未真正地被建造出來,但是歐力堤身為一個擁有建築師夢想與哲學家靈魂的自學成才創作者,在藝術學院的圍牆之外,提出一個古老卻永不封陳的慾望:一間博物館,網羅世界上所有的偉大發明與發現;一間博物館,全能全知、世界知識掌握的烏托邦。
從當代藝術審視知識與時空關係
歷經半個世紀後,歐力堤的概念啟發了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馬西米利亞諾-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 1973-,下圖)。現年40歲的吉奧尼來自義大利,現為美國新美術館(New Museum)副館長與策展人,是威尼斯雙年展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主策展人,卻深具實戰經驗,早在2003年為該屆威尼斯雙年展「La Zona」單元任策展,2004年成為「歐洲當代藝術雙年展」(Manifesta,又譯為宣言展)共同策展人,在2010年更成為首位出任「光州雙年展」的歐洲籍策展人。
吉奧尼從歐力堤的概念出發,將博物館的原型放置到兩年一次的威尼斯雙年展中,在當代藝術中重新審視空間與知識的關係,將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打造成一座「百科宮殿」(The Encyclopedic Plalace),「這是瘋狂的夢想,將知識、圖像和想像串聯起來」。
吉奧尼在本次策展中關注人類與宇宙、學術與創意、高端與低端、專業與業餘間的圖像關係,透過人類學的研究方式,重新梳理當代藝術與文化系統。由此延伸,聚焦在「虛構的境界」(the realms of the imaginary)與「想像力的功能」(the functions of the imagination),吉奧尼將圖像拉出為本次展覽的重點面相,試圖解答:「在外部圖像充斥的時代,什麼空間是留給內在的圖像-對於夢想、幻想與願景?當世界本身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圖像的時候,創造一個世界的圖像的重點是什麼?」
荷蘭藝術家Pawel Althamer展出一組超現實的「塑化威尼斯人」系列雕塑,這組規模龐大的作品是Althamer與他父親的塑膠製造公司共同合作完成。怪異的是,每個雕像都具有平靜的面孔,與肢離破碎的身體,如喪屍般地矗立在展場各處,提醒著觀者內省自身。
跨領域的互文對話
將策展理念化為操作型定義,吉奧尼在威尼斯雙年展中,首先挑戰了當代藝術對於「藝術家」的定義範圍。吉奧尼網羅來自全球37個國家的158位藝術家,讓本屆藝術家數量達到歷屆平均的近兩倍之多;其中,多數為歐、美藝術家,非歐美者佔14%。
有趣的是,吉奧尼側重點不止是雙年展常客,例如美國藝術家布魯斯紐曼(Bruce Nauman, 1945-)、英國藝術家塔奇塔·迪恩(Tacita Dean, 1965-)與美國藝術理查塞拉(Richard Serra, 1939-)等人,他同時也讓當代藝術圈的「局外人」(outsider)與「素人」們加入了這場國際藝術盛會,例如密教組織泰勒瑪(Thelema)提倡人、英國神祕學家亞歷斯特·克勞利(Aleister Crowley, 1875 – 1947)、瑞典抽象藝術家(Hilma af Klint, 1862-1944),來自中國的素人藝術家郭鳳儀(1942-2010)、與香港素人藝術家林穴(1968-)等。
中國素人藝術家郭鳳儀,1942年生於中國陜西,透過自學繪畫,以毛筆勾勒出層層堆疊並向外開展的密麻彩色細線,主題包括宇宙圖,中國三皇五帝、異獸傳說等神祕想像。
無論是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預言家,甚至包括幻術家,他們用個體的感知與想像,探索自我與宇宙、個體與群體、特殊與普遍間的矛盾關係,目的無非都希望勾勒一個世界,得以展現宇宙間無限的變換與內涵,即使某些時候最後得出的作品、圖像顯得過於個人化,吉奧尼透過將藝術家們的圖像差異平面化,讓作品與其身處的空間結合在一起,讓它們之間形成一種「劇場關係」,供觀者審視、感受。
交錯符號梳理百科系統
然而,「百科殿堂」本身包涵著兩個衝突的概念,既是廣博地網羅人類知識的百科,卻又是一個非一般人能夠踏入的宮殿,矛盾之間凸顯出了一個問題:百科,關乎知識與空間,到底是一種珍奇異物的陳列室(Cabinet of Wonder),抑或是緊繫著現代主義、啟蒙思想的一種科學方式?
奠基於「什麼都蒐集來」的策展概念,吉奧尼在軍火庫展區(Arsenale)聰明並細緻地採用符號交錯的策展手段與策略,讓觀者在自然與人工之間,有系統地梳理矛盾。軍火庫展區入口處擺放歐力堤的「世界百科宮殿」建築模型,最後透過完美的空間結構呈現美國藝術家Walter De Maria(1935-)的作品「阿波羅的迷魂藥」(Apollo's Ecstasy, 1990,下圖);綠園城堡展區(Giardini)的則是以瑞士精神分析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的《紅書》(The Red Book)作為開場與結束,紅書是榮格創作於1914年到1930年間,私密地記錄了個人的夢境、靈魔與精神追尋歷程。前者梳理「矛盾」,後者探討「冥想」,都揭示出藝術家在自己關注的創作主題上,展現身為一個人之於身處世界的野心、理想與概念框架。
其中,兩個展區的展品,幾乎皆以系列式完整呈現,例如美國漫畫家克拉布(R. Crumb)的《創世紀》(The Book of Genesis Illustrated by Robert Crumb, 2009)以全本呈現;法國評論家羅傑凱盧瓦(Roger Caillois, 1913-1978)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188塊拋光石頭;瑞士藝術家Peter Fischli and David Weiss的百件小型泥土雕塑;奧地利社會哲學家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 1861-1925)的黑板繪畫(various blackboard drawings, 1923)等。
Roger Caillois從石頭中發現關於宇宙的哲學思想,前後也出版兩本關於石頭的哲學著作,《Pierres》(Stones)與《L’Écriture des pierres》(The Writing of Stones)。
而本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終身成就獎獲獎者奧地利藝術家瑪利亞·拉斯尼克(Maria Lassnig,下圖)長期透過系列自畫像表達身體如何傳達心靈不安、激動與絕望的狀態。此外,還有美國藝術家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策劃的展中展。
百科全書象徵集結完整的特質,「百科宮殿」透過藝術置入尋常物品的敘事方式,與觀眾進行多層次對話,從宇宙的哲理思辨、宗教的心靈啟迪、政治的明諷暗喻等層面模糊局內與局外的界線。在「百科宮殿」中,沒有絕對的完美,但無知絕對是追求任何知識時候的必要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