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Stool 60到2nd Cycle:認識Artek 90年經典設計的永恆魅力與永續實踐
自然與設計的融合者:Alvar Aalto
Alvar Aalto(1898-1976),近代最具影響力的北歐建築設計師之一,其作品體現自然與設計的完美融合,這位芬蘭建築大師出生於庫奧爾塔內(Kuortane)小鎮,在赫爾辛基理工大學(現為阿爾托大學)完成建築系學業。芬蘭廣袤的森林湖泊,寂靜卻又生機勃勃,Alvar Aalto 的設計理念深受芬蘭豐富遼闊的自然景觀所啟發,生活環境的尺度,深刻影響他的觀看角度。他堅信,真正的創意源於大自然,人類可以在遠離喧囂、無人為干擾的環境中找到自我,這些理念充分展現在他的作品之中。


比如說,他堅持使用天然材料,特別是木材,成為他標誌性的設計特色,像是著名作品 Paimio 結核病療養院、Viipuri 圖書館,這些建築不僅功能完善,亦體現其對人性化設計的追求,滿足使用者真正的需求與舒適度。除了建築設計,更不用說 Alvar Aalto 在家具設計領域的卓越成就,例如一把可以用到天長地久、全球銷售逾 800 萬張的三腳椅 Stool 60。



1935 年,他與設計師妻子 Aino Aalto、藝術史學家 Nils-Gustav Hahl 及藝術收藏家 Maire Gullichsen 共創 Artek 家具品牌,成為 Alvar Aalto 實現其設計理念的重要舞台。他將芬蘭自然之美與現代主義完美結合,保有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深刻洞察,以有機曲線重塑建築與家具輪廓,為同時代設計者、後世建築師與設計師皆產生深遠影響。

■ 延伸閱讀
【一分鐘讀懂設計椅】Alvar Aalto如何突破曲木極限,光靠一塊板材打造堪比鋼管懸臂椅的Artek Tank 400 扶手椅?
經久耐用的樸實好設計
歷經 5 年研究與測試,Alvar Aalto 在 1933 年研發出被後世號稱「圓凳之王」的 Stool 60 三腳椅,他從芬蘭當地白樺森林中挑選木料,經過半年於戶外整理乾燥後,透過切削薄木片疊合,進行蒸氣加熱後黏合彎曲的曲木工藝製作 L 型椅腳與圓面,每根椅腳使用可獨立拆卸的三根螺絲固定,增加更換自由。



儘管 Stool 60 外觀平凡,卻可以恆久耐用。堅守嚴謹標準進行選材、創新工藝,以及結合簡潔現代美學、彈性堆疊收納、椅面增寬可變化用途、令人感到舒適安全的穩定性等面向,皆源自 Alvar Aalto 以人為本的設計哲學,也是奠定 Stool 60 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基石。而當年挑戰曲木極限的「蒸氣加熱曲木」技術,也影響了 Eames 夫婦的 Plywood 系列家具、柳宗理的蝴蝶凳。
Stool 60 簡約實用的本質,易於收納堆疊,隨時光增添使用痕跡呈現另一種美,大量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無論對家具設計認識深淺,幾乎都看過這張椅子,在在體現其普及性,實現 Alvar Aalto 創造「人人都能享受的家具」的初衷。適應性極強的特性,也反應在不分領域的知名品牌與創作者身上,對將自身才華融合 Stool 60 經典符碼躍躍欲試,擦出創意火花。

重新詮釋 Stool 60 的 N 種方法
今年 9 月中旬隨倫敦設計節亮相的「Artek Reimagined By Paul Smith」中,Paul Smith 為三件 Aalto 經典產品 Stool 60、Screen 100 及 Coat Rack 109 帶來全新大膽的版本,揉合其充滿指標性的彩色條紋元素。以 Stool 60 來說,Paul Smith 將原本高達 40 種經典條紋色彩濃縮為 4 種,並精心挑選來自芬蘭樹林的 4 種木材相互搭配,且於芬蘭製造,回應 Artek 與芬蘭森林的緊密關係;將圓凳翻過來,椅面下方則漆上 Paul Smith 慣用的鮮豔克萊茵藍。其他知名跨界合作還有 Tom Dixon、Sepreme、BEAMS、COMME des GARCONS 川久保玲等。





去(2023)年,剛在德國 Vitra Campus 打造八角形木質花園小屋 Tane Garden House 的日本建築師田根剛(Tsuyoshi Tane),同年也推出 Stool 60 睡美人系列(Sleeping Beauty)。他自優雅老去的概念出發,致敬製作每張圓凳所使用的近百年樹齡樹木,對材料、時間與自然過程進行一場深刻思考。田根剛從日本不同地點收集土壤,將未經處理的樺木埋入,研究土壤對未經處理木材的影響,他發現,如果覆蓋在富含鈣的土壤中,木材會呈現黃色調,若是火山土壤與富含鋁的土壤,則讓木材變成黑色調與白色調,藉此轉譯出如同鏽蝕美感的設計手法。




此外,日本建築師元木大輔(Daisuke Motogi)領軍的跨域設計事務所 DDAA Lab 則透過「Hackability of the Stool」展覽探究椅凳的可改造性,這一、兩年曾於日本京都市京瓷美術館、英國 Vitra Showroom London、倫敦展覽空間 Tramshed、米蘭中央車站倉庫 Drop City 等地展出。Stool 60 雖然不是萬能,但是團隊看見其充滿可能性的創造力,如同 Artek 品牌精神 —— One Chair Is Enough,DDAA Lab 思考並質疑:「我們真的需要更多的家具嗎?」的同時,更直接動手嘗試玩出 100 種改造設計,例如變成香檳架、搖椅、檯燈、黑膠唱片機、象棋棋盤、馬林巴琴、牆上掛鐘、掛衣架等,保留原始設計精髓的同時,引入新功能與個人喜好,甚至延長使用壽命。





設計不朽,永續有道:Artek 2nd Cycle
在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下,可持續設計已成為設計界主流,然而當全球永續意識尚處萌芽階段時,資源相對匱乏的北歐諸國早已將珍惜資源視為本能,並融入大大小小的生活場景。除了前面曾提及透過精選在地優質木材以嚴謹工藝製作耐用家具之外,2006 年,Artek 亦啟動了 2nd Cycle 二手設計品計畫,開始在跳蚤市場、拍賣會、舊工廠、學校與造船廠等地尋覓 Aalto 夫妻設計的二手家具,直至 2011 年於赫爾辛基市中心開設實體店,象徵 2nd Cycle 發展地更加成熟,並擴大收購涵蓋範圍至 20 世紀初至今的各類芬蘭設計品,包括燈具、地毯、陶瓷、餐具與繪畫都在其中。



Artek 2nd Cycle 致力於收購、精心整修、上架銷售這些重獲新生的家具與日用品,為它們開啟第二人生,此舉亦延續了 Alvar Aalto 當年的創立初衷,兼顧可持續理念與設計美學,展現屬於北歐設計在具有使用痕跡下依然迷人的亙古魅力,同時讓年輕人更輕鬆接觸、購入這些優質之作,成功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並實踐循環經濟。不僅如此,Artek 2nd Cycle 赫爾辛基店無形間也成為收藏家、一般顧客與設計師的交流據點,讓人們欣賞並購買自然而優雅老化的家具與珍稀物件,向行家取經、交流想法。
適逢慶祝經典設計 Stool 60 與品牌 90 週年紀念,Artek 攜手義大利設計工作室 Formafantasma 合作推出 Forest Collection 系列,其中包含特別版 Stool 60 Villi,再一次傳遞深刻的環保永續精神。Formafantasma 兩位創辦人 Andrea Trimarchi 和 Simone Farresin 選擇帶有木節、昆蟲啃食痕跡、顏色變化的野生樺木製作椅腳,除了呈現大自然原始獨特的「不完美之美」,體現工藝技術與實用性並重的設計理念之外,更有意喚起人們對氣候變遷、工業化對森林影響的關注與思考。









■ Artek
https://www.artek.fi/en/
■ 延伸閱讀
高鄭欽、杜祖業的北歐設計對談:從哥本哈根 3 Days of Design 崛起觀察疫後新能量
建築師不務正業打造出的家具經典!瑞典 String Furniture 的品牌復興故事與永續實踐
向Alvar Aalto經典建築致敬!Artek以「扶手椅41號、Stool 60」推出帕伊米奧療養院90週年紀念系列
現代簡約設計的跨界相遇!丹麥居家品牌Tekla聯手Artek 2nd Cycle系列家具推出限期裝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