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生活風格 Lifestyle
《找一步Hike and Seek》山海圳跨界創作展:10組台灣藝術團隊,體驗一個房間一段風景的國家綠道大縱走 《找一步Hike and Seek》山海圳跨界創作展:10組台灣藝術團隊,體驗一個房間一段風景的國家綠道大縱走

《找一步Hike and Seek》山海圳跨界創作展:10組台灣藝術團隊,體驗一個房間一段風景的國家綠道大縱走

由林業保育署攜手10組台灣藝術團隊的《找一步Hike and Seek》山海圳跨界創作展揭幕!以台灣山海圳國家綠道為主題,將台北大安區的百年町屋化身為長距離步道,一個房間一段風景,共同打造情境式體驗。
「找一步 Hike and Seek」山海圳跨界創作展於11月9日正式開展。

「對目光所及之外的範圍敞開各種可能性,這樣你所尋覓的自然會出現。」--《三千分之一的森林》
 

打開山海圳,溯源台灣風土的朝聖之路


你是山派還是海派呢?山海圳國家綠道是一條山海通行的雙向道,從海望向山.是一段海拔垂直攀升3,952公尺的旅途;從山走向海,沿途交錯豐富的水路景觀,穿越溪流大圳與濕地,一路抵達出海口。
 
2024年夏天,孩在 Hi!Kidult 集結了10組藝術家,從台南出海口0km出發,前往海拔差3952公尺的玉山,從海到山,一路探勘「山海圳國家綠道」。(photo source:孩在 Hi! Kidult/facebook

山海圳國家綠道是由民間倡議、國家發展委員會規劃,交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以下簡稱:林業保育署)整合14個機關共同串連完成的長距離步道,全長177公里,從海拔0公尺的台江內海爬升至3,952公尺的玉山山巔,山海圳國家綠道一如其名,串聯內海、大圳、原鄉、聖山四大路線,承載著臺灣近代400年的歷史與自然環境,見證了臺灣的島嶼身世,更展現了族群文化的豐富多樣性,堪稱是「溯源台灣風土的朝聖之路」。
 
創作品牌phytooo描述在鹿林山的田調過程:「我們沿著山路望上走,走進雲裡、觀看日照、起風、湧霧,每個轉彎都與山巒交疊出不同風景。」(photo source:孩在 Hi! Kidult/facebook
《找一步Hike and Seek》山海圳跨界創作展將透過藝術的能量來構建綠道沿途的想像,呈現多元的展覽視角。(photo source:孩在 Hi! Kidult/facebook

近期於台北市大安區林業保育署之展示空間──保育小站,所揭幕的《找一步Hike and Seek》山海圳跨界創作展,以藝術為路標,希望透過一個房間一段風景的情境是體驗空間,提升民眾對山海圳國家綠道的認識。展覽自即日起至2025年5月11日。
 
山海圳國家綠道(photo source:孩在 Hi! Kidult/facebook
 

百年町屋化身長距離步道,一個房間一段風景

 
展覽地點「保育小站」建物原為日治時期總督府山林課的宿舍群,展場空間巧妙運用日式宿舍的民居結構,將每個房間轉換成主題式展間,分別以山海圳四大路線為主軸,回望百年前,山林課以此作為據點巡山踏查的探索精神,並在百年後由藝術家透過創作轉譯自然,引導觀者來趟山海圳的藝術之旅,結合鄰近的「勤美0km山物所」,成為城市生活切入山林藝文想像的起點。

本次展覽結合產、官、學、藝界夥伴跨界合作,由林業保育署主辦、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受託執行、孩在 Hi!Kidult 共同策劃。
 
以博物學精神探究山海圳國家綠道,展出藝術家PÊIHU《奇幻博物誌》插畫作品。(photo source: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博物學展區引導觀者一步步邁向山海圳,探索自然生態及動植物有趣的切面,疊加閱讀層次。(photo source: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以藝術為路標,踏上0km啟程


《找一步》山海圳跨界創作展的核心概念,是對既有的萬事萬物進行「再發現」的好奇,創作者像從前的博物學家般走訪踏查,從海出發、隨山巔而下,找尋專屬自己的一片風景。每位創作者經由實地走訪山海圳,親身感受沿途的人文風光,再由其創作視角進行轉譯,將自身感受的內在經驗化為創作風景。
 
植物的魔法,以植物與神話連結想像。(photo source: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博物學展區 臺大植物標本館精選山海圳代表性植物、肯園以氣味找路,5種森林香氣喚醒感官。(photo source: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10 組創作者跨界共創,開啟對自然的想像維度 


10組創作者橫跨纖維編織、剪紙、金工、刺繡、景觀植栽、攝影、插畫、香氛、聲音等領域,他們將田野採集的山海圳探訪經驗,轉化成不同形式的創作,希望讓參觀民眾身歷其境,走進《找一步》展間,搶先體驗山海圳隱藏其中的獨特風景。
 
聖山之路  [161-177km]展區,透過刺繡與金工作品,帶觀者踏上玉山。(photo source: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聖山之路  [158-172km] 臍加厝手路金工《森林微觀》毬果、箭竹與蝴蝶的三件式作品。(photo source: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從台江內海0km出發,途經嘉南大圳,這是山海圳的起始路段:內海之路和大圳之路。纖維藝術家趙麗萍以在地回收蚵殼製成的紗線、魚鱗構成作品《粼粼之徑》,流線型的漩渦意象,以沿途著名景點「西口小瑞士」為造型,透過紗線上魚鱗的律動,再現沿途水路的波光粼粼。
 
內海大圳之路 [0-83km] 趙麗萍以纖維編織創作《粼粼之徑》,使用魚鱗與蚵線手工製成。(photo source: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內海大圳之路 [0-83km] 趙麗萍以纖維編織創作《粼粼之徑》,使用魚鱗與蚵線手工製成。(photo source: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走進一片原野竹林,彷彿來到鄒族神話的森林秘境。這是曾獲義大利波隆那插畫獎的剪紙藝術家Fafa作品《巨之影》,她以圖像重新詮釋亙古的鄒族神話,巨幅的布幔自天頂垂掛落地,娓娓道出鄒族神話動物擎天的故事。
 
原鄉之路 [93-138km]Fafa《巨之影—鄒族神話五畫:擎天·木生·獵陽·大洪水·巨鹿神》細細感受神話與自然交織的文化底蘊。(photo source: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特富野古道 [147-153km] 魏少君《在山的庇蔭中前行》,以紙雕詮釋過往鄒族獵徑的豐富生態。(photo source: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隨著布幅擴展,觀者猶如打開立體繪本,走進楓樹造人、射日神話以及巨鹿傳說的故事中。展間攜手藝術家感官花子以竹子交錯叢生打造阿里山原生的山林意象,蜿蜒在竹林步道中,更能深刻感受鄒族四百多年定居在阿里山與環境交織的人文、歷史、地理脈絡。
 
特富野古道 [147-153km] 感官花子《領地》植栽作品,隱藏角落,等待被發現的神祕角落。(photo source: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山海圳之路  [0-177km] 高啟舜《青山海屋》以巡山員的角色,延伸記憶的曲線。(photo source: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藝術家親自獻聲的語音導覽,深入田調到創作的核心歷程


展間除了藝術作品,10組藝術家也透過語音導覽,分享從田調轉化成創作的歷程,並陸續推出系列講座與工作坊,帶著大家深入山海圳地理人文交織出的地景風貌,開啟對山海圳知識里程的新思維。
 
聖山之路  [161-177km] phytooo《見漸》壯美的金色繡線描繪玉山群峰、感官花子《存在》透過植物的拼接,打造玉山孤寂遼闊之感。(photo source: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找一步 Hike and Seek」山海圳跨界創作展
展覽日期:2024年11月9日至2025年5月11日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11:00~18:00(周一公休)
地址:保育小站-臺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203巷24號
*展覽免費入場,但為保護展場的古蹟特性及作品的獨特價值,入場採用現場報名之限量機制,可於展場開放日之上午11時起至保育小站領取號碼牌後依排定之場序入場(最後入場時間17:05)


新聞資料暨圖片提供/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