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妹島和世為犬島打造展亭「HANA」!宛如花卉綻放,為藝術島嶼構築新聚所 妹島和世為犬島打造展亭「HANA」!宛如花卉綻放,為藝術島嶼構築新聚所

妹島和世為犬島打造展亭「HANA」!宛如花卉綻放,為藝術島嶼構築新聚所

曾因冶煉與採石而興盛的犬島,如今在藝術與建築的持續耕耘下重獲新生。隨著PRADA攜手妹島和世於六月展開「犬島計畫」,全新展亭「HANA」正式啟用,為這座藝術島帶來全新「聚點」與自然共生的想像。
坐落於瀨戶內海並臨近岡山的犬島,過去因產出優質花崗岩「犬島御影」而聲名遠播,20世紀初,銅冶煉與採石業曾為島嶼帶來繁華歲月,人口一度高達5,000人。百年時光流轉,如今島上常住居民僅剩不到50人,但歷史所遺留的工業遺構與地景紋理,卻在近十餘年間,透過藝術與建築的洗禮被重新喚醒,轉化為一座嶄新的藝術之島。
 
致力於透過藝術介入地方、促進地區文化再生的公益財團法人福武財團,自2008年起,便攜手建築師妹島和世與策展人長谷川祐子,為犬島展開一場長期的藝術轉型計畫。從修復改造冶煉廠遺構、開設「犬島精煉所美術館」起步,再到2010年啟動「家計畫」,邀請人們從日常風景中重新發現生活的美好,這不僅成為犬島再生的開端,也是一場讓藝術融入社區、形塑生活場域的實踐。
 
從過往的工業之島轉型成藝術島嶼的犬島。(Photo Credit:Seiichi Ohsawa)
 

與植物共生的生活實驗場

 
隨著藝術與建築的介入,犬島居民與土地之間的關係也逐步轉變。2016年,妹島和世與園藝設計團隊「明亮的房間」(明るい部屋)合作,將一片約4,500平方公尺的閒置荒地改造為「犬島 生活的植物園」,園區內設有溫室、菜園、堆肥區等空間,依據犬島當地的氣候條件,種植栽培著多樣的植物。
 
2016年開設的「犬島 生活的植物園」。(Photo Credit:Akaruiheya)
建築師妹島和世。(Photo Credit:Prada)

這裡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植物園,而是一處以日常為核心的實驗場域。人們可以在此耕作、學習、烹調,參與各式活動,藉由與植物的共處,重新思考生活的方式,逐步形塑出一種嶄新的社區風景,更試圖建構「與自然共居」的未來樣貌。在即將邁入第十年的此刻,園區也迎來了新的風景——由 PRADA 與妹島和世共同推動的「犬島計畫」,於今年六月正式展開。
 
植物園中央有一座溫室。(Photo Credit:川越 健太)
經過溫室旁的蜿蜒小道,便會抵達展亭「HANA」。(Photo Credit:川越 健太)


「HANA」展亭登場,為犬島開啟新頁

 
PRADA攜手妹島和世共同啟動的「犬島計畫」,以「與自然共生」為核心理念,結合藝術、設計與社區活動,為犬島注入新的能力。計畫期間舉辦了一系列公共活動,包含建築師對談、音樂表演、以及使用妹島親自設計的披薩窯進行的披薩工作坊,不僅邀請島民與旅人參與,更嘗試打開藝術場域的邊界,讓交流成為這座島嶼日常的一部分。
 
妹島和世打造的全新展亭「HANA」。(Photo Credit:川越 健太)
 
作為「犬島計畫」的核心一環,妹島和世在「犬島 生活的植物園」中打造了全新展亭「HANA」,並由PRADA捐贈予植物園,成為永久設施。HANA 採用厚度僅 3 毫米的不鏽鋼板作為建築外殼,經彎折加工、船運至島後於現地焊接與拋光,形塑出兩座如花朵般綻放的輕盈展亭,彷彿自然生長於花園之中。其略帶霧感的鏡面表層,映照著周圍的樹影與光線,隨著陽光、花草與人群流動,展現出不斷變化的表情,與園區風景相映成趣。
 
「HANA」以花卉外觀為特色。(Photo Credit:川越 健太)
(Photo Credit:Prada)
 
場域中也設置了兩座名為「臨時漂浮景觀」的土製櫃檯,以建造過程中挖掘出的土壤製成,隨著時間最終將回歸於大地,彰顯出設計中「循環與再融合」的概念。此外,由SANAA設計、靈感取自犬島風景的彩色兔子椅也被捐贈至植物園,為這片原本靜謐的自然場域增添一抹繽紛與趣味。妹島和世表示:「這次能夠在這片土地上,打造一個作為『人們聚集之所』象徵的展館,非常開心。」
 
名為「臨時漂浮景觀」的土製櫃檯。(Photo Credit:川越 健太)
彩色兔子椅爲展亭點綴出繽紛活力的氛圍。(Photo Credit:Prada)

隨著2025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夏季展期的展開,「HANA」的開放也成為犬島與國際觀眾交流的新據點。從工業遺構到藝術基地、從廢墟荒地到共享場域,犬島透過十餘年的累積與實踐,逐步展現出一種藝術、自然與社區彼此交融的嶄新面貌,而這場變化,仍持續地書寫著。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