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芬蘭建築巨擘Alvar Aalto大型回顧展首登台!《創造即生活》集160+展品,呈現北歐設計的人文與生活美學 芬蘭建築巨擘Alvar Aalto大型回顧展首登台!《創造即生活》集160+展品,呈現北歐設計的人文與生活美學

芬蘭建築巨擘Alvar Aalto大型回顧展首登台!《創造即生活》集160+展品,呈現北歐設計的人文與生活美學

芬蘭建築巨擘阿爾瓦.阿爾托的臺灣首度大型回顧展即日起至明年1/25登場忠泰美術館!逾160件手稿原件、模型等作品,帶領觀眾走進他與兩任建築師妻子愛諾與艾莉莎,那一同經歷日常與創作交織的精彩生命旅程。
忠泰美術館與芬蘭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Alvar Aalto Foundation)共同策劃,攜手推出臺灣首度大型回顧展《創造即生活──愛諾、艾莉莎與阿爾瓦.阿爾托》,展覽集結超過160件手稿原件、模型與設計作品,聚焦阿爾瓦‧阿爾托與前後兩任建築師妻子——愛諾(Aino)、艾莉莎(Elissa),如何在合作中共同塑造建築與設計的理念,並展現北歐文化對自然、光線與日常生活空間的深切關注。
 
這場回顧展並不只是聚焦在 Alvar Aalto 的個人成就,而是更進一步揭示 Aino 與 Elissa 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她們對於「Alvar Aalto」這個名字背後的設計傳承,實際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展覽從他們一生的「家」與「共創」視角,探索建築、設計與日常的交會。對他們而言,「家」不只是日常起居的場域,也是辦公與工作的空間,更是孕育靈感與創作的核心所在,充分體現阿爾托三人「創造即生活」的理念。
 
《創造即生活》展出逾160件手稿原件、模型與設計作品等,深入探索建築師的生命與創作歷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展場空間運用曲線、原木材質,呼應 Alvar Aalto的設計語彙 ©忠泰美術館 
展覽呈現豐富的模型、手稿原件與設計作品。(左圖 ©MOT TIMES/右圖 ©忠泰美術館 )
 

Aaltos:三位芬蘭建築師共築的人文設計典範

 
提到「Alvar Aalto」,設計迷總能立刻想起幾件代表作,像是赫爾辛基的「芬蘭大廳」、森林中的「帕伊米奧療養院」、「彎木椅 Paimio Chair」與「Savoy 花瓶」,每一件都展現了他跨越建築、家具到工藝設計的全方位實力。以人性化與功能性為原則,Alvar 將建築視為一件完整的藝術品;在家具設計上,他結合實用與美感,並以系列化生產的方式,呼應 Artek 品牌「讓設計融入日常生活」的核心理念,期望人們能在家中享受更美好的日常。
 
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Alvar Aalto Foundation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然而,這位現代主義大師的成就,其實可以說是三位建築師共同協力的成果。Alvar 與兩任妻子 Aino 與 Elissa,在前後超過半世紀的設計生涯中,攜手完成了約 300 座建築,逐步發展出溫潤、獨具特色的有機風格。在成為「阿爾瓦之妻」之前,Aino 與 Elissa 早已是獨立且才華洋溢的建築師,正因為她們的參與與專業,才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Alvar Aalto」,更以「Aaltos」代稱這段共同打造的設計傳奇。
 

愛諾‧阿爾托(Aino Aalto)

Aino 是 Alvar 的第一任妻子,也是比他更早踏入建築領域的專業建築師。自1920至1940年代,兩人以夫妻檔的方式攜手發展設計事業。Alvar 在許多書信中習慣將 Aino 的名字放在自己之前,可見他對她專業的尊重與重視。1935年,夫妻倆共同創立了知名家具品牌 Artek,由 Aino 出任首任設計總監,為品牌奠定了至今依然清晰可辨、經典雋永且具有高度工藝水準的風格。她的現代價值觀與強烈的社會關懷,尤其展現在兒童保育相關的空間設計裡,例如幼兒園、健康中心與婦產科診所。
 
愛諾.阿爾托(Aino Aalto)©Alvar Aalto Foundation
 

艾莉莎‧阿爾托(Elissa Aalto)

Aino 病逝後,Elissa 進入事務所逐步成為 Alvar 的得力助手,隨後成為他的第二任妻子,並在設計實務上展開緊密合作。自 1950 年代起,她深入參與事務所的核心業務;1976 年 Alvar 過世後,Elissa 更主導事務所與專案發展,同時積極參與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的運作,確保這份設計遺產與精神能夠延續下去。
 
艾莉莎.阿爾托(Elissa Aalto)©Alvar Aalto Foundation

這三位建築師在不同時期接力合作,從住宅、公共建築到家具、燈具,逐步形塑了「Alvar Aalto」的人文建築風格──以人為本、尊重自然,並追求理想的生活型態。他們活躍 於1920 年後芬蘭獨立與現代化初期,以自身文化為出發點,用建築回應時代與國際社會的需求,體現民主精神與生活美學的重要性,並成為北歐現代建築與設計史上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
 

從「家」延伸到「城市」,以人為本的設計實踐

 
芬蘭以「千湖之國」與高森林覆蓋率聞名,其獨特的自然環境深刻影響了當地居住文化。Aaltos 在設計時,總是將自然元素融入建築之中,使人得以在空間裡感受北歐文化對自然、光線與生活質感的重視。本展以「家」作為起點,聚焦三人打造的五處住宅建築,不僅展現對居住空間的細膩處理與對自然的尊重,更映照出芬蘭的生活哲學——將「家」視為與自然共生、孕育理想生活的溫暖場域。
 
而這份以人為核心的關懷,也延伸至他們眾多公共建築的實踐。無論是圖書館、療養院還是文化中心,阿爾托夫婦始終重視人的身心需求,透過空間設計回應閱讀、療養、聚會等不同情境下的體驗,讓建築成為能撫慰人心、提升生活品質的存在。一起來看展覽中呈現的重點作品:
 
展場一隅 ©忠泰美術館
 

芙蘿拉夏日之家|Villa Flora

1926年,Aino 為家人於湖畔設計了一處避暑勝地。她從義大利旅行中的觀察汲取靈感,並以木材、草皮與自然植栽塑造田園風情,讓建築與周遭環境渾然天成,體現了芬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日常哲學。
 
芙蘿拉夏日之家 ©Alvar Aalto Foundation
 

阿爾托之家|The Aalto House

由 Alvar 與 Aino 共同設計的獨棟住宅,不僅是他們的家屋,也是建築師事務所的工作室。天然材料與大面窗戶將室內外連結,營造出貼近自然的生活質感;在不同區域,透過材質細節區分功能。建築現今由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營運,作為博物館向大眾開放。
 
阿爾托之家 ©Alvar Aalto Foundation


帕伊米奧療養院|Paimio Sanatorium

位於芬蘭西南部松林中的療養院,是 Alvar Aalto 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他從結核病患者的需求出發,以不對稱側翼引入陽光與新鮮空氣,並在照明、聲音、家具與室內細節上用心調整,打造出一座兼具治療與慰藉的「療癒建築」。
 
帕伊米奧療養院  ©Alvar Aalto Foundation
為結核病患者打造的療癒建築—帕伊米奧療養院模型,以及病房衣櫃展件。(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維堡圖書館|Viipuri Library

現位於俄羅斯的維堡圖書館,以讀者的閱讀體驗為設計核心。館內特設五十七扇天窗,讓自然光灑落卻不刺眼,營造明亮舒適、層次分明的閱讀環境。
 
維堡圖書館 ©Alvar Aalto Foundation
維堡圖書館剖面模型,呈現天窗採光與彎曲的頂蓬設計 ©忠泰美術館


塞伊奈約基文化暨行政中心|Seinäjoki Cultural and Administrative Center

這座位於芬蘭西部的文化與行政中心,由教堂、市政廳、圖書館與劇院構成完整的城市核心,扇形建築造型、陶瓷瓦片外牆,以及階梯式景觀布局,皆是典型的阿爾托建築語彙。Alvar 過世後,Elissa 接手完成此計畫,體現他們對城市設計與公共生活的長遠關懷。
 
塞伊奈約基文化暨行政中心 ©Alvar Aalto Foundation
 

從材質到設計的細節實驗

 
Alvar Aalto 不僅關注空間形式,更透過材質與細節的實驗,探索生活感知的可能性。透過此次回顧展,觀眾可以看見他在設計中,刻意保留紅磚肌理,顛覆傳統公共建築平整灰牆的制式印象;與陶瓷工廠合作開發軸狀瓷磚,使建築表面呈現光影律動;並攜手金屬工藝師希爾沃寧設計 Artek「蜂巢吊燈」與多款銅製家飾。
 
阿爾瓦.阿爾托開發的軸狀瓷磚 ©忠泰美術館

在居家生活層面,阿爾托夫婦取材自然圖騰,設計出多款印花布料,將建築語彙延伸至日常器物。而在與 Elissa 共同打造的「穆拉察洛實驗住宅」(Muuratsalo Experimental House)中,兩人將湖畔夏屋化作生活實驗場,從庭院裡磚塊的鋪排,到親手設計的小船,都貫徹了「創造即生活」的精神。
 
阿爾托夫婦取材自然圖騰,設計多款印花布料 ©忠泰美術館
自由型態的「阿爾托花瓶」 ©忠泰美術館
穆拉察洛實驗住宅 ©Alvar Aalto Foundation
 
為了讓觀眾能親身感受北歐設計巨擘的日常之美,展場特設一區擺放多把經典家具「Stool 60」等經典家具。觀眾可以坐下來,望著窗外綠意與燈光投射的柔和氛圍,愜意地想像 Aaltos 曾經營造過的那份恬靜與自在。
 
展場開放觀眾親身感受阿爾瓦.阿爾托的傳奇作品「Stool 60」等經典家具 ©忠泰美術館
 

雙展區接力串起 Aaltos 建築與生活的完整視角

 
展覽規劃雙展區:忠泰美術館售票主展區展出逾160件手稿原件、模型與設計作品,完整呈現三位建築師的生命軌跡與創作歷程,展期至2026年1月25日。自10月4日起登場的 NOKE 忠泰樂生活三樓 Uncanny 衛星展區則免費開放,延伸探討其家具設計的理念與應用。展期間亦將推出專題講座、專家導覽等系列活動,更多資訊請見美術館官方網站。
 
《創造即生活──愛諾、艾莉莎與阿爾瓦.阿爾托》
 
主展區|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展覽日期|2025.8.16(六)-2026.1.25(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8:00(週一休館)
 
衛星展區|NOKE忠泰樂生活 3F Uncanny(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3樓)
展覽日期|2025.10.4(六)- 2025.11.30(日)
開放時間|週日至週四 11:00-21:30、週五至週六 11:00-22:00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