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MVRDV 在台新作「Nature Rocks!」:屏東佳樂水改造計畫,以多座岩石建築群巧妙融合森林與海洋 MVRDV 在台新作「Nature Rocks!」:屏東佳樂水改造計畫,以多座岩石建築群巧妙融合森林與海洋

MVRDV 在台新作「Nature Rocks!」:屏東佳樂水改造計畫,以多座岩石建築群巧妙融合森林與海洋

MVRDV 在台新作曝光,攜手黃偉城建築師事務所打造屏東佳樂水改造計畫「Nature Rocks!」,以多座仿生岩石建築巧妙融合森林與海洋,重塑地景與遊憩空間。
(Photo Credit:MVRDV)

台灣最南端的海岸,位於屏東縣滿州鄉的佳樂水風景區,曾是台灣旅遊勝地。這裡經千年海風與海浪雕塑出的砂岩奇岩,是衝浪愛好者、地質迷與天文觀測者的寶地,但隨著設施老化,加上疫情衝擊,園區人氣不若以往,亟需一次全面翻新。為此,屏東縣政府啟動「佳樂水國際山海體驗園區環境營造計畫」,經評選後,由荷蘭建築事務所 MVRDV 與台灣黃偉城建築師事務所的「Nature Rocks!」設計方案脫穎而出,成為園區地景再造的總體規劃主軸。
 

以仿生岩石建築縫合森林與海洋

「Nature Rocks!」以自然岩石的形體與紋理為靈感,提出一套兼具旅遊基礎設施與自然保護的整體設計構想,因此它並非只是一處遊客中心,還引入一套嶄新且完整的景觀步道與公共空間系統。建築猶如自然生成般錯落於森林與海岸之間。團隊將原本筆直的道路重新整理,打造「岩石般」的遊憩動線,縫合被切割的森林與海岸界線,使地景與建築融為一體。
 
園區內三座主要建築分布在入口斜坡,形成迎賓空間:最大的一棟設有接待櫃台、咖啡廳與紀念品商店;第二棟提供展覽與環境教育空間;第三棟則為公共設施如廁所。最大建築的屋頂平台不僅可遠眺海景,夜晚還能觀星。戶外斜坡配合多層平台與小型廣場,成為市集、活動及景觀欣賞的多功能公共空間。

(Photo Credit:MVRDV)

(Photo Credit:MVRDV)
 

這就是「Nature Rocks!」:建築呼應自然,凸顯石頭特色

「韌性與再生」是「Nature Rocks!」的核心理念。鋪面刻意留有縫隙,引導雨水排流、降低暴雨與颱風破壞,並促進植被生長,讓小型動物自由穿越森林與海岸。景觀採漸層式種植策略:由高大茂密的原生林逐步過渡到耐鹽矮化濱海植栽,營造生態廊道。建築主要以混凝土為材料,並活化再利用拆除建材,表面可讓青苔與植栽附著,呈現建築與自然共生的生命力。
 
MVRDV 創辦人 Winy Maas 表示:「目前的佳樂水呈現自然與人工的明顯分界。人工步道將地景一分為二,削弱了森林與海岸的連結。我們希望觀光設施能像自然生成般生長,而非外加的都市構造。我們打破直線的單調,讓建築呼應自然,凸顯石頭的特色——這就是『Nature Rocks!』」
 
在園區其他區段,MVRDV 將原有道路改造成無障礙且兼容步行、自行車與接駁車的友善動線,不僅提升可及性,讓所有人、車輛都能夠輕鬆抵達景點,也重新界定動態與休憩空間。沿途觀景平台、瀑布與海景眺望區,還將增設小型岩石建築與涼亭,兼具觀景、休憩與販售的功能。

(Photo Credit:MVRDV)

(Photo Credit:MVRDV)
 

使自然地景成為建築主導,實踐「自然引導設計」

MVRDV 擅長將公共空間、城市介面、自然生態與社會文化融合,近年成為台灣地方政府與建設團隊青睞的國際建築事務所。目前團隊在台灣完成的專案作品包含台南河樂廣場、台南新化果菜市場,以及正在與即將進行的:雲林虎尾水塘場、天母住宅樓「Out of the Box」、屏東佳樂水改造計畫。值得一提的是,屏東佳樂水並非 MVRDV 首度在台進行風景區整體地景規劃作品,而是於 2023 年奪得方案,正在進行的「雲林虎尾水塘場」才是團隊首件在台地景改造之作。

(Photo Credit:MVRDV)
 
不論是佳樂水改造計畫,抑或是已完成或正在進行的台灣建築作品,MVRDV 都致力展現如何以尊重自然、兼顧永續的方式,讓自然地景主導建築,實踐「自然引導設計」的理念。他們再次證明,一件優秀的建築作品,不僅追求華麗的形式,更能與自然和諧共生。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