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風華新生:京都「宮川町歌舞練場」原研哉、隈研吾攜手設計,賦予百年歷史舞台全新風貌
京都「宮川町歌舞練場」由隈研吾負責建築設計,原研哉擔任藝術總監打造館內指標,新舊交融的空間語彙,為這座百年歷史舞台注入全新風貌。
電影《國寶》風潮再次引領人們注意「歌舞妓」的魅力,在那一屏一息之間,使人更想親眼感受舞台上精湛的演技與優雅舞姿。正巧,京都東山區的宮川町在今年迎來全新歌舞練場,經過約三年時間整修,宮川町歌舞練場在今年 5 月正式開幕,11 月舉行首次公演,是由隈研吾主責建築設計,並由原研哉擔任藝術總監,帶來館內全新的指標設計,其新舊交融的空間語彙,賦予了這座百年歷史舞台全新風貌。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舊的宮川町歌舞練場建於 1916 年,長期作為春季「京おどり」公演及日常練習場所。1970 年改建後,隨著建築老化與耐震問題日益明顯,2022 年開始新建工程,終於在今年正式落成。
新練場地共規劃上三層、地下兩層,總樓地板面積約 5,000 平方公尺。館內最大的「三ツ輪座」可容納 483 位觀眾,舞台間口寬闊、層高足夠,設計時也充分考量了觀眾視線與演員表演空間。旁邊的「花心庵」雖面積僅約八十平方公尺,卻帶有大型露台,適合展覽、講座或培訓活動。樂屋、後台與搬出入動線也都經過細膩規劃,確保演出與活動順暢進行。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館內的指標設計由原研哉主導,L 字型的指標巧妙結合日文縱書與英文橫書,即使材質有所不同,也保持風格統一。不論是在地人或是遊客都能在欣賞傳統藝術的同時,順暢找到各個空間,感受細膩設計帶來的舒適流暢體驗。
建築外觀則承襲舊歌舞練場的大屋頂造型,入口特意保留大正時期的唐破風屋頂細節,並融入木格柵、竹簾等傳統元素,呈現溫潤歷史質感。街區整體規劃也充分地考量到了巷弄動線與視線引導,使建築自然融入花街街景,成為社區文化的一部分。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改建計畫其實還結合結合鄰近小學舊址活用計畫,由 NTT 都市開發負責,小學舊址搖成一變成京都嘉佩樂酒店,而歌舞練場舊址則更新為新歌舞練場與社區設施。其從京阪本線祇園四條站步行約 4 分鐘,阪急電鐵京都線京都河原町站步行約 8 分鐘,鄰近清水寺、八坂神社、建仁寺、鴨川等觀光景點,交通十分便利。可以肯定的是,這將會是下次旅行造訪京都時,必想一探的魅力之處。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
(Photo Credit:Nippon Design Ce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