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台灣設計展〈彰化行〉分區導覽!「A區 彰化」從製造的智慧開始——走進十種設計想像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行〉首度登場,以「未來式企業思維」為策展核心,從製造出發走入生活。A區彰化展區帶你探索十座展館,感受設計如何串連產業、文化與城市未來。
2025 台灣設計展首度來到彰化,將於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26 日 盛大展開。以「彰化行(((CHANGHUA)))」為題,象徵這座城市從歷史的「行口」走向未來的「智庫」,在設計的引領下,透過「生產地景、流通運轉、多重產業」三大基石,營運一座象徵百年智慧的「彰化行」。
本屆由經濟部及彰化縣政府共同主辦,展覽跨越 彰化(A1-A10)、鹿港(B1-B3) 與 彰南(C1-C6) 三大展區,共 14 個展館,每一處都以不同的角度詮釋「行」的精神——不只是移動,更是實踐、傳承與創造的過程。在這趟旅程的開端,彰化展區成為能量最為充沛的起點。它如同一座充滿節奏的工廠——機械與情感並行,製造的聲響被轉化為設計的語言,構築出一座充滿創造力的城市風景。
彰化展區主視覺(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展區展館分佈(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展覽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展區的開場如同一個核心中樞——「彰化行」的總行。這裡建構了一座名為「彰化 AI 智庫多維模型」的數位系統,保存城市的集體記憶,也預測未來的文化樣貌。科技與藝術在此交織,將資料轉化為故事,讓人窺見一座城市的心智正在被點亮。


AI 智庫模型的光影互動裝置(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展覽地點|彰化藝術館
「彰化的設計,源於生活的日常。」這句話揭示了整個展區的精神。 從田野到工廠,從手作的細節到餐桌的煙火氣,設計在彰化不是裝飾,而是一種生活智慧的展現。展覽以溫柔的語氣述說土地與人的關係——匠人與青年並肩,傳統與創新共行,讓「設計」成為城市呼吸的節奏。


彰化藝術館展場一隅(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展覽地點|彰化縣立美術館 1F、3F
在「台灣製造」之前,有一個更早的故事:彰化製造。 展覽以「八角」為象徵,提煉出八種關於製造的精神——靈活、協作、默契、傳承……這些特質構成了地方產業的靈魂。觀眾能看見代代相傳的職人工藝,也聽見電話調貨、口頭出貨的默契節奏,那是一種來自勞動的浪漫。


八角結構展牆與產業影像(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展覽地點|彰化縣立美術館 5F
如同一台強大的擴大器,設計在這裡被放大到極致。 展覽展示了臺灣中小企業透過設計導入與創新思維所激發的轉變。從產品到服務,從產線到品牌,設計使原有能量倍增,讓產業的創意被世界聽見。這裡不只是成果展,而是一場關於「設計如何改變經濟語言」的宣言。


設計導入成果展區(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展覽地點|彰化縣立美術館 5F
彰化與日本兵庫的九組產業與設計師攜手共創,將傳統製造轉化為生活靈感。 「厚製」象徵技術的深度,「BOLD」代表勇氣與創造力。展覽以跨域合作為舞台,重新定義產品與製程的關係。觀眾在作品之間穿梭,能感受到手感與思考並存的厚度——那是一種屬於製造者的詩意。


台日合作作品(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展覽地點|彰化縣立美術館 5F
「行」不只是前進,而是共創。 展覽邀請觀眾化身城市設計者,在遊戲化的互動平台中構築理想中的彰化。每一次組合、每一個模塊,都是對未來城市的想像。這場互動實驗讓人理解:城市的未來不是被建造,而是被「同行」出來的。


互動平台與觀眾體驗畫面(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展覽地點|彰化市武德殿
在古老的武德殿裡,「修煉」被賦予新的意義。 展覽以循環設計與科技應用為核心,探索人類如何在變動的環境中重新鍛鍊與世界相處的方式。材料的再思考、製程的革新與系統的反省,共同構築出一套面向未來的心法。這裡的「武」,是一種柔韌而堅定的生活哲學。


武德殿場域外觀及展區內(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展覽地點|中興莊眷村文化園區 1F
在舊眷村的一樓,年輕策展人們打造了一家只賣靈感的百貨。 「靈感選物店」串連彰化青年品牌,讓創意、生活與地方文化在此共生。每一件物品都帶著故事,從手作器物到數位設計,都是對「如何生活」的提案。這裡的熱鬧,不是商業的喧囂,而是創意萌芽的聲音。


選物店內部與青創品牌展示(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展覽地點|中興莊眷村文化園區 2F
順著樓梯往上,冒險開始。 「探索青樂園」讓觀眾化身在地創新角色,在互動遊戲與敘事之間展開好奇的旅程。這裡沒有既定路線,每一次選擇都是成長的契機。透過參與,青年、地方與未來被重新連結,創造出屬於彰化的新故事。
展覽地點|高賓閣 + 小西商圈
節奏輕快、色彩明亮的「spot! spot! 走遊圈」以設計改造商圈為主題,帶領人們在城市的呼吸間散步。 從小西商圈出發,一圈又一圈的創新聚合,讓文化內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設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隱藏在街角的窗花、手沖咖啡的香氣與人潮的笑聲中。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從製造的智慧出發,彰化展區描繪出一座正在行進的城市。 設計不只是美學語言,而是一種使地方得以呼吸的能量。當機械聲與對話聲交疊,當創新與傳承共行,這座城市的故事仍在繼續。下一站,鹿港與彰南——從文化的深呼吸,到生活的柔光流動,「行」仍在延續,而設計,正是這趟旅途最柔軟卻最有力的語言。
>> 2025 台灣設計展〈彰化行〉分區導覽:
「A區-彰化」從製造的智慧開始——走進十種設計想像
「B區-鹿港」穿越信仰與工藝的時光——感受文化再生的深呼吸
「C區-彰南」在自然中呼吸——從綠色產業到永續生活的未來之行
本屆由經濟部及彰化縣政府共同主辦,展覽跨越 彰化(A1-A10)、鹿港(B1-B3) 與 彰南(C1-C6) 三大展區,共 14 個展館,每一處都以不同的角度詮釋「行」的精神——不只是移動,更是實踐、傳承與創造的過程。在這趟旅程的開端,彰化展區成為能量最為充沛的起點。它如同一座充滿節奏的工廠——機械與情感並行,製造的聲響被轉化為設計的語言,構築出一座充滿創造力的城市風景。


A1|彰化行
策展團隊|光癮嗜艷科技藝術、叁式展覽地點|彰化縣立圖書館
展區的開場如同一個核心中樞——「彰化行」的總行。這裡建構了一座名為「彰化 AI 智庫多維模型」的數位系統,保存城市的集體記憶,也預測未來的文化樣貌。科技與藝術在此交織,將資料轉化為故事,讓人窺見一座城市的心智正在被點亮。



A2|是,彰化
策展團隊|光癮嗜艷科技藝術展覽地點|彰化藝術館
「彰化的設計,源於生活的日常。」這句話揭示了整個展區的精神。 從田野到工廠,從手作的細節到餐桌的煙火氣,設計在彰化不是裝飾,而是一種生活智慧的展現。展覽以溫柔的語氣述說土地與人的關係——匠人與青年並肩,傳統與創新共行,讓「設計」成為城市呼吸的節奏。



A3|八角產業學
策展團隊|中間研究室展覽地點|彰化縣立美術館 1F、3F
在「台灣製造」之前,有一個更早的故事:彰化製造。 展覽以「八角」為象徵,提煉出八種關於製造的精神——靈活、協作、默契、傳承……這些特質構成了地方產業的靈魂。觀眾能看見代代相傳的職人工藝,也聽見電話調貨、口頭出貨的默契節奏,那是一種來自勞動的浪漫。



A4|設計創新擴大器
策展團隊|天晴設計展覽地點|彰化縣立美術館 5F
如同一台強大的擴大器,設計在這裡被放大到極致。 展覽展示了臺灣中小企業透過設計導入與創新思維所激發的轉變。從產品到服務,從產線到品牌,設計使原有能量倍增,讓產業的創意被世界聽見。這裡不只是成果展,而是一場關於「設計如何改變經濟語言」的宣言。



A5|厚製生活 BOLD
策展團隊|周育潤設計工作室展覽地點|彰化縣立美術館 5F
彰化與日本兵庫的九組產業與設計師攜手共創,將傳統製造轉化為生活靈感。 「厚製」象徵技術的深度,「BOLD」代表勇氣與創造力。展覽以跨域合作為舞台,重新定義產品與製程的關係。觀眾在作品之間穿梭,能感受到手感與思考並存的厚度——那是一種屬於製造者的詩意。



A6|未來《行》
策展團隊|Co-Assembly、ES Design展覽地點|彰化縣立美術館 5F
「行」不只是前進,而是共創。 展覽邀請觀眾化身城市設計者,在遊戲化的互動平台中構築理想中的彰化。每一次組合、每一個模塊,都是對未來城市的想像。這場互動實驗讓人理解:城市的未來不是被建造,而是被「同行」出來的。



A7|未來習武所
策展團隊|築點設計展覽地點|彰化市武德殿
在古老的武德殿裡,「修煉」被賦予新的意義。 展覽以循環設計與科技應用為核心,探索人類如何在變動的環境中重新鍛鍊與世界相處的方式。材料的再思考、製程的革新與系統的反省,共同構築出一套面向未來的心法。這裡的「武」,是一種柔韌而堅定的生活哲學。



A8|靈感選物店
策展團隊|Plan b 第二計劃展覽地點|中興莊眷村文化園區 1F
在舊眷村的一樓,年輕策展人們打造了一家只賣靈感的百貨。 「靈感選物店」串連彰化青年品牌,讓創意、生活與地方文化在此共生。每一件物品都帶著故事,從手作器物到數位設計,都是對「如何生活」的提案。這裡的熱鬧,不是商業的喧囂,而是創意萌芽的聲音。



A9|探索青樂園
策展團隊|Plan b 第二計劃、日目視覺藝術展覽地點|中興莊眷村文化園區 2F
順著樓梯往上,冒險開始。 「探索青樂園」讓觀眾化身在地創新角色,在互動遊戲與敘事之間展開好奇的旅程。這裡沒有既定路線,每一次選擇都是成長的契機。透過參與,青年、地方與未來被重新連結,創造出屬於彰化的新故事。
A10|spot! spot! 走遊圈
策展團隊|黑生起司展覽地點|高賓閣 + 小西商圈
節奏輕快、色彩明亮的「spot! spot! 走遊圈」以設計改造商圈為主題,帶領人們在城市的呼吸間散步。 從小西商圈出發,一圈又一圈的創新聚合,讓文化內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設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隱藏在街角的窗花、手沖咖啡的香氣與人潮的笑聲中。



從製造的智慧出發,彰化展區描繪出一座正在行進的城市。 設計不只是美學語言,而是一種使地方得以呼吸的能量。當機械聲與對話聲交疊,當創新與傳承共行,這座城市的故事仍在繼續。下一站,鹿港與彰南——從文化的深呼吸,到生活的柔光流動,「行」仍在延續,而設計,正是這趟旅途最柔軟卻最有力的語言。
>> 2025 台灣設計展〈彰化行〉分區導覽:
「A區-彰化」從製造的智慧開始——走進十種設計想像
「B區-鹿港」穿越信仰與工藝的時光——感受文化再生的深呼吸
「C區-彰南」在自然中呼吸——從綠色產業到永續生活的未來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