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來造紙!來樹火紙博重新溫習紙的溫度
手指在小小螢幕上刷刷刷,每天被高科技數位產品包圍的你,還記得紙張獨有的溫度與味道嗎?隱身在長安東路熱鬧大街上的樹火紙博,透過3個月的時間,走訪南投埔里長春棉紙廠進行田野調查,深入採訪了解這個似乎已是夕陽餘暉但又讓人捨不得離開這溫暖的產業,並透過舉辦「造紙人的故事」特展,讓這群默默守候古老工藝的造紙師傅們親自現身,訴說屬於他們的故事。
作為造紙的第一道程序,撿料要將雜質挑除,以避免紙張呈色不均,需要相當大的耐心,休息時,師傅們會隨手將眼鏡放在白白的原料上以免忘記自己放在哪裡,小小不經意的動作,表現出師傅們工作與生活的密不可分,樹火紙博總監周耀俊指出:「希望透過這個展覽,讓過去隱身在紙張背後的人們被看見,讓大眾知道這個行業辛苦的地方,明白手工紙的價值。」
作為造紙的第一道程序,撿料要將雜質挑除,以避免紙張呈色不均,需要相當大的耐心,休息時,師傅們會隨手將眼鏡放在白白的原料上以免忘記自己放在哪裡,小小不經意的動作,表現出師傅們工作與生活的密不可分,樹火紙博總監周耀俊指出:「希望透過這個展覽,讓過去隱身在紙張背後的人們被看見,讓大眾知道這個行業辛苦的地方,明白手工紙的價值。」
MOT/TIMES去年曾經專訪過的剪紙藝術家Tim Budden這次也有參與創作,這位來自英國的台灣女婿用剪紙放飛春蝶,素白繁複,純淨而美麗。
來自雲林的藝術家李朝倉的創作主題始終關乎人與土地,他也曾經在西螺進行「大地之屋」蓋房子計畫,本次創作則是別出心裁地以斗笠做成的燈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