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青春記憶,蕭青陽、AKIBO唱片設計展盛夏開跑
「有一天,我會和我的偶像一同老去。」
──蕭青陽
繼去年在高雄駁二、北京798文創園區展出「I I IDOL」(我我偶像)後,台灣最擅長打造歌手明星「面子」的兩大唱片封面設計師蕭青陽、AKIBO回歸創作根源,放大關注對象,從「偶像」到「土地」,今年7月將在華山以「I I ISLAND」(我我寶島)為題,從1980年代創作至今與超過200位藝人合作的1000張唱片中精挑細選出最具有「藝術性」的唱片設計,包含入圍葛萊美的《故事島》、《我身騎白馬》等,展覽至9月初。蕭青陽《故事島》以白色蕾絲為靈感所設計的封面包裝,不只聚焦在台灣,更細膩訴說全球的美麗與遭逢的災難。蕭青陽將他所關注的社會議題融入唱片設計中,帶入了設計師的社會責任,讓這個作品不僅入圍葛萊美,也獲得德國紅點best of the best設計大獎、美國芝加哥Good Design設計獎、全美獨立音樂等大獎,也被德國紅點博物館、芝加哥建築與設計博物館收藏。(Photo credit:蕭青陽)
有別於一般平面設計展的靜態展出,更透過音樂、多媒體、裝置、表演,將「I I ISLAND」打造成所有音樂愛好者的同樂會,AKIBO說:「這些唱片是要送給我們的好朋友們,不只是視覺創作,更結合了你我的青春記憶。」這場像音樂圈同樂會的展覽,目前也邀請了濁水溪公社、929樂團、陳明章、胡德夫等人於現場演唱,也有黃子佼、陳珊妮、吳念真、吳寶春等座談活動,活動仍持續增加當中,蕭青陽說:「真的就像一場好朋友們的聚會!」。
一手打造伍佰、陳昇、五月天等天王級歌手,被台灣設計唱片界稱為「教父」的AKIBO所使用的設計語彙打造了一個世代的視覺、聲音記憶。(Photo credits:AKIBO)
值得一提的是,兩人各自精選10幅最具代表性經典唱片封面作品,在展中以200 x 200 公分輸出大氣勢呈現,蕭青陽有立體唱片設計作品如《卡片教堂的鐘聲》、《故事島》等比例放大裝置展品,而過去參與多項公共藝術創作的AKIBO除了首度展出創作手稿外,也將展出最初創造的三位機器人「AkiAkis」系列。
AKIBO的裝置作品機器人也常出現在他的唱片設計裡。(Photo credits:AKIBO)
走過唱片最輝煌的時刻,他們不只與偶像一同老去,也面對當前音樂圈面對數位浪潮的轉變,蕭青陽說:「在過去唱片真的很繁榮,整體業界的創作力是很驚人的。現在比較有束縛感,沒那麼多施展的空間,但我是心滿意足的,走過那樣瘋狂的年代,現在就像是收割,邊做唱片,邊把以前的回憶拿出來,讓一起走過的人感受曾經有過的故事。」
陳綺貞的第一張專輯《讓我想一想》在1998年發行,也是蕭青陽女兒恬恬出生的那一年,專輯內頁的兩款花布紋來自蕭青陽的妻子舒華當時穿的孕婦裝。蕭青陽在作品裡偷渡了自己的故事,也把「新生命的出生」與「新歌手的出道」做了一個有意思的連結。蕭青陽說,與陳綺貞見面時,她偶爾會問:「恬恬多大了?」,也像是對自己「出道多久了」的溫暖提醒。
有意思的是,無論是蕭青陽或是AKIBO,他們的設計都不只是「潮」,而有著更多對土地的關懷,入行逾20年,四度入圍葛萊美唱片包裝設計獎,創作過上千張唱片設計的蕭青陽說:「我們很喜歡表達作品『從土地長出來』的概念,之前我們到北京展出時,有觀眾跟我們說他們感覺到一股『鄉愁』。」AKIBO則說:「這個展覽就像是潘朵拉的盒子,告訴大家設計師珍藏的故事。」
(Photo credit:蕭青陽)
也因此,蕭青陽說,靈感雖多由音樂產生,但土地、島嶼、海洋等意象卻是他們創作常見的象徵與符號,「過去有很多機會到很多國家,想念自己家鄉時,發現這世界越大,就顯得台灣越小,這裡就是一個海島,而我們就是吸收海洋的養分長大的。而且海是會令人上癮的,本來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美感,比如蘭嶼對我來說就是陳建年、台東是胡德夫、蘇澳是陳明章……,這些都是我們土地共有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