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大展直擊—從有葉到無葉的六旬光陰
今年第一季正式導入台灣的 Dyson 無葉扇,徹底顛覆了「電扇」在一般民眾心中之形態。
編輯/陳秉松
工業設計發展有趣之處,在它對於「改善人們生活」這件事,顯得直接而不拐彎抹角。還記得炎炎夏日冰果室內嘎嘎作響的老電扇嗎?從民國 38 年大同製鋼機械公司 (大同公司之舊稱) 開始在台灣販售電扇開始,這種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機械,已然存在超過 60 個年頭。今年第一季正式導入台灣的 Dyson 無葉扇,徹底顛覆了「電扇」在一般民眾心中之形態。
走進「國際工業設計展」展館,不僅能觀賞到大同電扇的復古幽情,同時能體驗科技造就下的新世代無葉扇。由英國工業設計師 James Dyson 所設計的 Air Multiplier,因其外形與結構而被稱為「無葉扇」,但就其名稱意義來看,應稱為「空氣倍增機」。傳統風扇屬於一種較為老實的等價交換,送風面想吹出多少風,馬達就得開多強,進風面就得吸入多少風量。但 Air Multiplier 運用巧妙的氣流力學設計,將底座進風到送風這段過程,作出放大 15 倍的高效能。這意味著馬達不需再造得那麼大、開得那麼強,就能以小耗能吹出大風量。
工業設計發展有趣之處,在它對於「改善人們生活」這件事,顯得直接而不拐彎抹角。還記得炎炎夏日冰果室內嘎嘎作響的老電扇嗎?從民國 38 年大同製鋼機械公司 (大同公司之舊稱) 開始在台灣販售電扇開始,這種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機械,已然存在超過 60 個年頭。今年第一季正式導入台灣的 Dyson 無葉扇,徹底顛覆了「電扇」在一般民眾心中之形態。
走進「國際工業設計展」展館,不僅能觀賞到大同電扇的復古幽情,同時能體驗科技造就下的新世代無葉扇。由英國工業設計師 James Dyson 所設計的 Air Multiplier,因其外形與結構而被稱為「無葉扇」,但就其名稱意義來看,應稱為「空氣倍增機」。傳統風扇屬於一種較為老實的等價交換,送風面想吹出多少風,馬達就得開多強,進風面就得吸入多少風量。但 Air Multiplier 運用巧妙的氣流力學設計,將底座進風到送風這段過程,作出放大 15 倍的高效能。這意味著馬達不需再造得那麼大、開得那麼強,就能以小耗能吹出大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