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捕捉歲月流年,張照堂大型回顧展北美館開跑

曾獲國家文藝獎、行政院國家文化獎等多項大獎的攝影師張照堂,走過半世紀,鏡頭下捕捉的人文風景是許多台灣文青們的共同記憶,現年70歲的他,至今創作能量仍旺盛無比,回應當前社會議題所發表的《台灣─核災之後……》系列作品(下圖),讓觀者怵目驚心。目前台北市立美術館正展出他的大型回顧展,展出1959至2013年來創作的400餘件作品,囊括攝影、文件、影片、裝置等,相當值得一看。

  

 

生於1943年台北板橋的張照堂,攝影啟蒙相當早,可追溯至初中時代向大哥借來的「愛麗絲」(Aires Automat)120相機,少年早熟的他,多是取景孩童與大人的側影,所捕捉的影像蒼白、純真卻孤獨,而張照堂日後最為人所知的影像就是他在19歲時,於自家陽台上所拍攝的「無頭」人像,概念式的呈現,模糊了紀實/幻想的邊界,「失首」的象徵,也隱約地對照了1960年代壓抑、失能的社會現況。

  
 

至此以後,「詭譎、荒謬、苦悶、壓抑、蒼茫」等形容詞幾乎成為張照堂的具體寫照,存在主義對社會現況的無力感,很長的一段時間成為張照堂作品中遊離不去的鬼魂,他也曾自言:「後現代主義的空虛與荒無所領會到的存在感,似乎揮之不去,一直尾隨到現在。」文化評論學者郭力昕指出:「這些影像,是1960年代台灣政治氣候與攝影文化悶局裡,迸出的一串獨醒而清越的高音。」

 

身為一個以「隨時走路,即時在場」自許的攝影師,張照堂在1970年代進入中視新聞部擔任攝影記者似乎挺順理成章,在這段時間裡,他的創作與「生活」更加地緊密了。他未曾間斷地捕捉了台灣庶民階層的生活情境與困頓,疏離又貼近地,展現出他深刻的人文關懷,比如展場入口處所呈現的兩幅巨型影像,即是反映了當前社會沸沸湯湯的軍中人權(下圖一)與反核議題(下圖二)。

 

值得一提的是,張照堂近年來的作品,也因科技時代手機、數位科技拍攝的即時性,而讓色彩進入了他的創作之中。此外,在橫跨一甲子的創作歲月中,張照堂也捕捉了許多台灣各領域傑出大師,展中特別設置「歲月容顏」的區塊,張照堂說:「這些都是我敬佩的人物!」綜觀而言,本展極富層次地表現了創作者與時代轉變的密切貼合。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