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完美追求辦公椅的「第一次」耗時四年
Edward Barber 與 Jay Osgerby 曾設計過許多家具、家飾,然而這卻是他們第一次接手設計辦公類家具。想不到吧!由於這是兩人的第一次,因此在研究辦公家具的過程中將各種功能及可能性鉅細靡遺地列入考量,最終以「calm」作為這張椅子的必要元素。然而這麼一個簡單的訴求,卻花了他們四年來追求!

頒獲大英帝國OBE十字勳章殊榮當日。(Photo Credit:Zimbio)
Vitra 除了對設計的熱情與理念不遺餘力之外,生產技術向來嚴謹精準的生產技術並且品質深得人心。片首最先介紹的「Pacific Chair 」有著英式紳士般內斂和柔情的外表。
Vitra 採用新科技製成家具的過程。 (Video Credit:Vitra)
Full Performance Quiet Design
家具的出現在於人的使用,被創造時是如此自然,據悉提出進化論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對現今講究符合人體工學的工作椅也有小小貢獻。由於他本人是個工作狂,必須長期的於工作檯前做研究寫報告,為了椅子移動的便利性和提升工作效率,他在扶手椅的四個椅腳增加了滾輪,雖說辦公椅的出現或許早於世紀中葉,然而達爾文的出發點不僅是為了搭配環境而產生,而是全然站在使用者的實用習慣與舒適度來思考。

「Pacific Chair 太平洋辦公椅」設計草圖 (左) 想像 Barber & Jay Osgerby 的對話,功能齊全、外型沉靜,不似一把機能型工作椅,卻反而比較像是一張扶手椅,各種機關藏在看不見的地方! (Photo Credit:Vitra)

當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一切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吧!卻想不到每一個零件與機關的設計,前前後後卻花了數年才得以順利將椅子導入生產。(Photo Credit:Vitra)
日後辦公椅的需求量增加,從原本的軟墊椅背、椅座、扶手、滾輪,越來越多機能訴求,曾經何時辦公家具已經成了一門專業,講究零件機關、人體工學、耐久坐、透氣耐磨材質的開發等,辦公椅的造型趨向功能性,外露的椅背支撐、各項調節機關、以及符合人體的剪裁形體;反觀「Pacific Chair」囊括各項工作椅的機能,但是從整體外觀上卻看不到任何機關把手或按鈕,當許多工作椅仍強調著醒目可見的功能性造型時,它似乎宣示著:「是的!我就是這麼安靜。」
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嚴選
於 2017年 4 月於加州成立的 Apple Park (蘋果的第二個總部) 從建築、室內設計、採用的太陽能板、抗震的大片玻璃、內部家具無一不是話題,蘋果對於細節的要求已儼然的成為這個時代的設計指標。在某次蘋果公司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與 Barber & Jay Osgerby 的會面中,聽到兩位正著手設計「Pacific Chair 」,相當認同他們「quiet design」的理念,認為這與 Apple Park 的理念相同。


能夠輕易融入空間與室內設計相呼應的「Pacific Chair 太平洋辦公椅」。(Photo Credit:Vitra)
當辦公與居家生活領域區分不再徑渭分明,空間共享的模式日益成熟,大部分辦公椅都是為了強調其功能性而被設計出來,鮮少有辦公椅是為了呼應室內空間而設計。「Pacific Chair」採用了許多弧線,柔和的線條以及為了隱藏零件的俐落造型,能沉穩安靜地融入各種空間。
由於園區不僅是一萬多名員工工作的地方,也是生活的地方,Apple Park 除了採用大片玻璃將自然光與園區周遭的綠樹融入辦公室中,沒幾個月後也讓「Pacific Chair 」成為人人必備的辦公椅,從此讓「Pacific Chair 」一舉成了設計辦公家具類的重要指標之一。
當辦公與居家生活領域區分不再徑渭分明,空間共享的模式日益成熟,大部分辦公椅都是為了強調其功能性而被設計出來,鮮少有辦公椅是為了呼應室內空間而設計。「Pacific Chair」採用了許多弧線,柔和的線條以及為了隱藏零件的俐落造型,能沉穩安靜地融入各種空間。
由於園區不僅是一萬多名員工工作的地方,也是生活的地方,Apple Park 除了採用大片玻璃將自然光與園區周遭的綠樹融入辦公室中,沒幾個月後也讓「Pacific Chair 」成為人人必備的辦公椅,從此讓「Pacific Chair 」一舉成了設計辦公家具類的重要指標之一。

兩人的身高體型迥然的不同,因此可以從不同高低度視角研究辦公椅各項不同的需求。因此「Pacific Chair 太平洋辦公椅」有著不同椅背的高度、材質、機能、顏色可選擇與組合,替每個人客製化打造專屬的工作椅。 (Photo Credit:Vitra)
編輯/ 黃品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