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建築能不能有更多實驗性呢?曾是工業生產大國的台灣,於上個年代締造出經濟奇蹟,在我們這個世代則逐漸轉型,嘗試說出品牌的理念,而建築空間在其中則扮演著幫助人們敞開感受的要角。
 
2018 年,剛開業不久的台灣建築團隊「Üroborus Studiolab / 共序工事」,為當時希望在豐富製紙經驗下進一步創造開啟更多實驗與對話平台的「FENKO 鳳嬌催化室」設計空間,不只讓老屋與當代和諧交會,更重要的是,品牌製紙「純粹性」的精神也透過建築手法表露無遺,一舉拿下第十二屆台灣室內設計大獎 TID 金獎。
 
今年,團隊延續對於材質及工藝的實驗精神,經歷兩年之久,將三重一座工廠以「新型態工場」概念改造為結合藝術、展售的「QUAN_泉。場」,突破廠房普遍的封閉感,擷取常民材料,解構後重新整合,在老屋改造及應用上都非常具有挑戰性。
 
在建築剛落成之際,我們跟著共序工事主理人洪浩鈞,一起拜訪這座融入材料實驗、當代概念的新作!
位在新北三重頂崁工業區中,「QUAN_泉。場」前身為電梯輪軸、零件加工製造廠,第二代張先生接手後希望轉型傳統量產代工的營運型態,讓老工廠成為一處可供展演、以及如「電梯選物店」般提供自由設計外形、選擇機具的全客製化電梯服務的開放空間。三層樓規劃包含三樓的展演空間、二樓接待與辦公空間,以及一樓新型態的貨物存放及運輸空間。
 


用當代手法,重新詮釋工業區的常民建築元素

 
走進工業區巷中,「QUAN_泉。場」仿若一幀空白畫布,寧靜的佇立,醒目卻不喧賓奪主,街區中常見鐵皮屋頂、蘑菇頭、室外機、水塔等元素,反而因此被烘托了出來。「這整個建築和空間,我們希望用台灣的元素,經過重新整合後,讓它變成當代的狀態」共序工事主理人洪浩鈞說。
 
對他而言,周遭混雜的狀態,其實就像常民自己動手進行的建築實驗,非常生猛而有機,與周遭對話、連結地方便成了設計的一大重點。然而,如何透過當代美學加以呈現?

長向立面的網布由下而上逐漸通透的漸層效果,讓此側加開窗面後仍保有隱私感。每層網布下方留下一段裙擺般的小緞面,當風吹來時便會輕輕飄盪,反應當下的物理環境。(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光是立面設計,團隊就嘗試了好幾十個版本,最後他們將施工常見的「防塵網布」轉化為長向立面主材質,銀灰色網面帶著金屬光澤,從外望去則如一張純淨畫布,隨風擺動反映周遭環境,並且可為內部過濾上午日曬,於室內映出美麗如水波紋的光影。網布延伸出的雨庇,從巷口端點望去可看見其流線般漸向下收攏,帶來延伸透視感。
 
特別的是,共序工事過去參與「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就曾於新店國小風雨走廊、竹光國中層間美術館使用網布材質,分別以橫向、垂直之佈局方式,作為引入陽光或改變物理風向的介面,這次大面積應用於立面,同樣的材質卻再創造另一層建築語境。
 
(左)處處充滿細節,除了可見雨庇特殊的弧線設計,在網布垂直面與雨庇相接處也設計流暢的倒 R 角圓弧收邊。
(右)網布延伸出的雨庇漸向下收攏的流線感,帶來延伸透視感。地面則鋪上碎石,作為室內與戶外的過渡空間。(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而南側的短向立面,共序工事則使用不鏽鋼材質,以垂直、水平交錯的線條勾勒出另一張「複雜而有機」的臉,呼應街道上常民常用的鐵皮材料、電線桿、電線,以及周遭建築的開窗方式。尤其特別設計深窗框,對內部具有調節西曬陽光、如框景一般迎接周遭環境進入空間的況味。

如此大型的不鏽鋼立面,必須先為上下兩部分預鑄,並進行現場吊掛,對於老屋而言施工相對困難,除了考量牆壁承重,需設置多個連接點而使組裝相對困難外,更因為老屋牆面較不平整、亦有不可移動的管線,都必須現場調整。(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短向立面呼應環境的垂直水平框景與深窗設計。(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在粗獷的工業區中,打造一座充滿細節的建築

 
「QUAN_泉。場」內部延續工業區經常以簡易的鐵皮浪板、鋼構搭建有機複雜又隨性空間的語彙,大量使用鋼鐵材料、並以灰色為主色調,在內部先以鋼骨補強老建築結構後,於樓板開出兩個洞孔,打造全不鏽鋼焊接樓梯、透明電梯,貫穿整座建築。


從剛由門口進入一樓存貨區,雖使用常見的層板燈照明,簡練的線條卻俐落的勾勒出空間延伸感。(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QUAN_泉。場為狹長的街屋,一樓將作為囤放貨物使用。(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空間可見使用了各種不同紋理的鋼鐵,就連管線等細節也漆上呼應的鐵灰色。(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充滿現代工業美感的「玻璃電梯」也是本次別出心裁之作,為了讓電梯本身如同一座獨立的展場,特別設計玻璃牆面包覆電梯體,內部車廂更為少見的側邊全透明設計,上方亦搭配透明天井,讓一般少有機會看見內部輪軸、主機運作方式一覽無遺。此外,電梯也引入國外新的聲控技術,特別打造車廂內無按鈕設計,呼喚「電梯你好」便可聲控開關門、上下樓層。藉由此希望讓來訪的人對電梯設計有不同的想像(其實你也可以為自己的家,客製出與眾不同的電梯)
 
建築團隊親自設計、作為電梯製造商的張先生則提供技術,打造出這座獨一無二的電梯。(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以蜘蛛鋼爪固定外牆玻璃,且不鏽鋼門扇、內部的風扇、無按鈕的介面皆十分簡約,讓大家更可清楚聚焦整體構造。(Photo Credit:Üroborus Studiolab / 共序工事)
 
除此之外,穿梭各樓層過程中,可以發現搭配器具皆選用日常易取得的物件,配置上也盡可能簡潔通透,然而看似簡單的設計,實則處處充滿細節與現場調整。包含各層樓中柱角、樓梯扶手轉折處,皆以圓弧收邊,降低工廠生冷的印象;二樓辦公區特意壓低天花板,有助於使視覺焦點延伸至引入外部風景的深窗;三樓為了補強頂樓地坪結構,則特別重新置入鋼筋網、澆灌水泥。

全不鏽鋼的樓梯,梯階及扶手必須一層層手工焊接,扶手韻律的反射周遭光線,在空間中內斂的創造活潑表情。(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Photo Credit:Üroborus Studiolab / 共序工事)

在施工過程中,特別與鐵工師傅梯討論如何增加行走時的穩定度,後來發現力學上若於梯階側邊向下彎折,即可大幅增加強度。(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二樓接待處的開窗透入長向立面的網布光影。(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二樓接待處大面積開窗,為了增加風壓承受力,於三面落地玻璃連接處增設玻璃翼板,為了視覺和諧感,特別調整立面支撐布網的金屬,與之對齊。(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二樓辦公處與接待處以拉門相隔,可自由調整。(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打開工業區的一扇藝術及建築之窗

 
為了讓傳統的製造業也能走入生活,三樓設定為包含展演、講座、展演等複合機能的無定義空間。近期將邀請廖建忠、李明學、徐瑞謙等三位當代藝術家,共同策畫以電梯工業為主題的藝術展,展覽預計於 7/30 開幕,為期一年展出,同時 7/31 也將邀來建築評論家阮慶岳老師舉辦一場以當代建築、藝術為軸的講座,希望讓這裡不再只是封閉的生產場域,而在工業區中從藝術、建築的角度,成為一處觸發人們一起思考未來工業場域可能性的新生地。

三樓為包含展演、講座、展演等複合機能的無定義空間。(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一樓門口未來或許也能成為鄰里間往來、或其他更開放運用的空間。二樓接待處的窗,夜間透出暖光。(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通透的建築,在工業區中帶來不一樣的空間印象。(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 QUAN _。泉。場
類 型 : 工廠建築
地 點 : 新北市三重區
業主:泉承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執行單位 : Üroborus Studiolab / 共 序 工 事 建築設計事務所
設計統籌 : 洪浩鈞
專案設計 : 黃媛筠
設計協力 : 黃泓維、 賴麒羽、陳淑楹、 吳少博
施工規劃:文華營造有限公司、伸茂園藝工程有限公司
靜態攝影 : 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YHLAA
動態攝影:白昆禾

攝影舞蹈演出 : 劉侑珣
藝術展覽共同規劃 : 廖建忠 I 李明學 I 徐瑞謙
特別感謝 : 業主 - 張先生、張太太、文華營造 - 童宜平、紀澔評、鐵工吳老闆、謝老闆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